大侦探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一

赖建诚作者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经济学畅销通识著作《经济史的趣味》《经济思想史的趣味》的作者。

2020年在哈佛访学一年,李井奎巧遇新冠疫情。上半年的传统课程中断,让他有充裕时间与心情,逛遍大波士顿的景观,也浏览了哈佛惊人的图书馆与博物馆。疫情反而是难得的体验,让他独享宽敞的法学院图书馆。

暑期校园清静的美好时光,他迅速完成这本有深度的科普,解说如何运用统计分析的因果推断技巧,判定众说纷纭的公案。井奎对计量经济学探索多年,掌握各大名家的分析技巧,以及主要期刊的重要论文。他知道如何运用因果推断这把手术刀,剖析各类争辩性的议题,才能得到深度说服的效果。这些精彩多元的主题,在本书中已充分展现,几年后若有增订,内容必可倍增。

这本科普只是他的部分投入,真正长期深入且令人惊佩的,是他在思想史领域的基础性投入,证据之一是他独力中译《凯恩斯全集》内的十卷经典。这是何等的愿力,更是长期蹲马步的硬功夫。期望他再面壁十年,像达摩一样留下影痕。

日本经济学界在20世纪初期,已开始大量做这类基础工作,各种经典早有多种译本可对比。这种十年文献、十年研究的精神,是最应该学习的。经济学界的跟风甚旺,找大数据做统计回归发期刊,是99%学者的追求。我期盼有1%的人,不急着向前看,愿意对先人的智慧温故知新。

经济学界最有名的温故知新者,其实就是凯恩斯。1929年大萧条时,他一方面重思为何无法解决失业与通缩,另一方面积极向先贤求取智慧。感谢早年的经典阅读基础,让他灵光一闪,想到马尔萨斯著作中的一个概念。这位以《人口论》闻名的学者,当时也遇过经济衰退、严重饥荒。他判断主因并非生产不足,而是市场供给过剩,但民间购买力不足,造成无效需求,经济必然崩溃而致百姓涂炭。

被有效需求这个概念“电”到后,机敏的凯恩斯明白良药只有一帖:从取向上说,是政府主动刺激需求;从执行上说,是兴建大型公共建设(水坝、公路、桥梁)、企业减税、降低利率,这些都是现在熟知的凯恩斯派政策。但他会诚实地告诉你,这是马尔萨斯的睿见。最直接的证据,当然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只要在电子文件中搜寻Malthus与efective demand,就可清晰看出这条谱系。

间接的证据是,《凯恩斯全集》第十册,《传记文集》第二篇(第12—20章),是凯恩斯对几位经济学家的怀念。此篇依传主年代排序,所以马尔萨斯居首位。特殊之处是其他传主都只有一篇,而马尔萨斯却有两篇。先是1922年(大萧条之前)的一般传记(第71—103页),接着是1933年6月(大萧条之后),在英国皇家学会期刊《经济学杂志》(Economic Journal)的短文(第104—108页)。此文(107页)有句重要的评价:“马尔萨斯的名字因两件事而不朽,一是《人口论》,二是他睿智直觉的有效需求原理,此事影响深远,但已被众人遗忘。”中文读者有福了,井奎早已译出此书。

每个时代都会发生让人惊愣的事,失措的主因是当时的知识无法应对。遇到过不去的难关,束手无措之前还有个好办法:回头问祖先的意见。每个时代都有智者,都有特殊的经验,这些智慧都汇聚在经典内。聪明的经济学界,何苦在方程式与统计上挤成一团,虽然技巧上能明察秋毫,但对2008年的金融海啸却视若无睹,还劳驾英国女王轻轻问了一句:“为什么没人预见这件糟事?”

大家要学学凯恩斯,在难关处要转头问祖先的意见。重点是平时要对先人智慧了然于胸,六神无主惊慌时,才能找对医生开对药,否则无异于找鬼开药方。这就要靠年轻时掌握的经典大义。

这本因果推断的科普,一方面让读书界理解经济学家的本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井奎下深功夫的是凯恩斯著作。这个双层面向,说明他一方面掌握分析的前沿,也知晓前人智慧的重要性,这是内外兼修、古今贯通的上策。

30年前,我也在哈佛待了一年,也完成一本书稿,对井奎的心境与雀跃感同身受。这一年是我们学术生涯的转折,只是差了一个世代。他的朝气让我感受到岁月的巨轮,他正在奋力奔进,而我已在“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期盼井奎范例,能启发更多的学界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