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白春礼

科技创新是产业变革和经济增长的源泉。科学领域的新发现会促进技术上的新突破,并在强大的经济社会需求的牵引下,驱动产业变革和新经济涌现,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从人类发展的需求和重大问题的挑战出发,使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创新是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当前,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变革,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新经济正在重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催生产业重大变革,引发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世界历史发展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关乎国家命运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如果能成功把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就有可能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快速跃升,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一)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选择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风险因素的冲击,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威胁,特别是在一些高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比如,我国芯片进口额已经连续多年超过石油,操作系统、高端光刻机仍被国外公司垄断。只有实现科技上的自立自强,突破国外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封锁和制约,才能真正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好地保障现代化国家建设发展所需,因此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是必然选择。

在新一轮的科技演进中,各学科、各领域呈现出多点突破、群发性突破的态势。在信息科技领域,以芯片和元器件、计算能力、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处于重要突破关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开发、区块链等新技术成为新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相互融合的步伐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制的智能分拣机器人,1小时分拣包裹7.2万件,极大地提高了物流行业效率,目前已经在全国多地投入运行。中国科学院也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广泛应用量子通信可在根本上解决通信的安全问题,量子计算机一旦突破,将推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药物设计等多个领域实现飞跃式发展。新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产品形态、产业模式,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

(二)科技创新是支撑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经济背景下,产业的发展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塑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赋能千行百业。从无人驾驶到智慧交通、从直播带货到智慧物流、从5G通信到数字货币、从网络扶贫到数字乡村,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据统计,数字经济在发达国家经济中的占比达60%以上,目前,中国的数字经济占全国经济的36.2%,对GDP的增长贡献力达67.7%。

目前我国的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政策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中央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性部署,科技创新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无论是培育新动能、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国家安全,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我国需要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制优势,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科技创新是提升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抓手

国家实力归根到底是由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的。经济竞争和国力竞争已前移到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根本目标是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考察近代以来主要科技强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培育和发展建制化的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建立完善支撑科技发展的重要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等,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让重点机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引领带动国家创新体系中其他主体、其他单元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国家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新经济正值快速发展的浪潮,其核心就是知识经济、智慧经济,而知识和智慧的具体载体就是科技创新。因此,在这样的大时代和大趋势下,对于国家、产业、企业,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逻辑起点,紧紧扣住科技赋能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二、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瞩目成就与新时代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占有了重要一席,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一)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踪追赶向并跑领跑的战略性转变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要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在全社会科技创新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科技创新加快从跟踪追赶向并跑领跑甚至原创引领的战略性转变,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4%。2020年,我国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超过2.8万亿元,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在量子信息、凝聚态物理等若干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实现了国际上的并行、领跑,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全球卫星导航、大型客机、深地、深海、核能等战略性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深空、深海等一些战略必争领域抢占了制高点,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相关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5G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特高压输变电等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2020年,“嫦娥五号”发射成功,首次完成我国月表采样返回;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此外,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正式开放运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量子计算原型系统“九章”成功研制、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深潜。当前,我国专利授权量、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的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

(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科技发展趋势看,各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广泛扩散渗透,重大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与产业联系越来越密切,技术变革正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十三五”期间,中央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北京、上海、粤港澳等科创中心加快建设,21个国家自创区和169个高新区成为地方创新发展“领头雁”,高新区生产总值从8.1万亿元增长到12.2万亿元,5年增长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从7.9万家增长到22.5万家。2020年,全国169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41.8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8.4%。新冠肺炎疫情后复产复工,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各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要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形成科技与经济在各方面的相互衔接、精准对接、耦合互动。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自2014年“率先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突破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包括深部资源探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和新冠疫苗与抗体研发、寒武纪/龙芯智能多核处理器、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新型存储器件及集成、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以合成气制乙醇为代表的化石资源转化利用、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新冠肺炎基础及其转化研究、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水文过程、作物杂种优势遗传机制及植物能量代谢和环境应答调控机制等。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企业销售收入共计24350亿元,新增利税共计2983亿元,先后孵化培育了中科曙光、国盾量子、“寒武纪”等18家上市公司。这些成果有力地支撑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需求。

(三)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科技创新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核心元素。客观来讲,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面临以下挑战。

一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原始创新产出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产业处在中低端,基础型、原创型、高价值和核心专利相对较少。2019年,我国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收入与支出之比仅为0.19,远低于美国(2.75)、日本(1.78)、德国(2.24)等创新强国。2009—2019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260.64万篇,居世界第2位,但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0.92次,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68次)。这些均反映出我国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不平衡,基础研究在重大理论突破、重大研究方法创新和引领相关学科发展方面的成果较少,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差距比较明显。

二是战略高新技术短板明显。部分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全球互联网标准由美国主导;芯片设计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要依赖国外,高端光刻机仍被国外公司垄断;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的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95%以上的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在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中,32%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美国对我国的科技发展进行全面压制,从对高技术出口进行严格管制、限制中国投资美国科技公司,发展到对中国重点高科技企业进行精确打击,严格限制高科技领域交流、学生出国学习等。

三是人才队伍培养存在不足。我国的高水平领军人才总体数量不多,学科领域分布结构也存在问题。据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共6167人次,美国2650人次入选,中国大陆770人次入选,排名世界第2位,我国“高被引科学家”在22个大类学科中,仅化学、材料、工程3门学科就达183人。我国高水平专业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短缺,影响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的大学这几年进步很快,但在教育质量、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总体来看,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要正视短板和不足,树立底线思维,找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找准突破口,扬长避短,因势利导,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加快科技创新引领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

科技创新是促进新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打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技术性堵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通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

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遵循科技、经济相互促进的原则,系统谋划科技强国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形成科技强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后续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指导。基于国内新经济发展的急迫需求和突出问题,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确保科技创新始终围绕中心工作、适应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服务新经济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市场主体的统筹协同和融通创新,协同部署产业链和创新链,畅通创新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联结,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促进并支撑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提高创新链的整体效能。

(二)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任务

具有先导性、颠覆性、带动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产业变革的“地基”,是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实施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任务,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支撑新经济发展。通过加大对重点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引导和组织优势力量下大力气解决一批关键性技术难题,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突破基础软硬件、先进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着眼长远发展,重视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深地深海、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重点领域,系统布局一批具有战略性、颠覆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战略性技术储备。

(三)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科技长远发展的根基。当前很多关键性技术难题,究其深层原因往往是基础研究根基不扎实。要着力优化学科布局,加强数学、物理、信息等重点基础学科建设,注重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协调发展,强化跨学科之间深度交叉融合。建立一支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使命的科技创新“国家队”,加强基础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树立创新自信,鼓励广大科研人员挑战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不断拓宽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产出更多高水平原创科研成果。逐步扭转科研活动中原创能力不强、大量资源和精力用在从事跟随型研究的现状,鼓励科研人员加强跨学科团队合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中提炼重大科学问题,从科学原理、问题、方法上集中进行攻关,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四)建设引领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主体

高水平的创新主体是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科技创新促进新经济发展的先锋队。要在符合国家科技发展目标、解决经济发展紧迫需求、引领未来发展的重大领域上,集聚全国科技创新资源,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统筹推进一流科研机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强化国家科研机构的体系化能力、集群化特点、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建设围绕国家使命,依靠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提升服务国家需求和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推动科技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重大平台、项目、孵化载体建设,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创新型科技龙头企业的资源倾斜,支持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最大程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打通科技和新经济发展之间的障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努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强化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调动企业对市场需求灵敏的“触觉”,发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向市场价值转化的推动作用。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推进科技评价改革,制定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奖惩制度,将人、财、物等资源向科技创新一线倾斜,建立健全科研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构建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

作者简介:

白春礼先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校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The Alliance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Organizations,ANSO)主席,中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等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