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伤害性
愤怒跟嫉妒一样,是基督教所讲的七宗罪之一,有时嫉妒也可能是愤怒的原因,例如嫉妒他人的成就,有感于自己怀才不遇而愤怒。不过,嫉妒的对象是他人,而愤怒的对象却可以是自己,例如感到自己的懦弱而愤怒,当然,大部分愤怒的对象都是他人。愤怒会引致冲突、吵架甚至暴力,后果可能很严重。从佛教的角度看,愤怒可以归入三毒之一的“嗔”,乃毒害心灵之物。佛教认为,愤怒的原因往往是一些执念,而愤怒则会令我们陷入狂乱之中,怀恨地出言攻击,还可能在行动上伤害对方,产生了意、口、身三方面的恶业。《星球大战》(Star Wars)这部电影也强调愤怒是来自黑暗面的强烈情绪,天行者就是由于愤怒而掉进了黑暗面,变成了黑武士维达,此可谓“由怒生恶”。
思惑
佛教将三毒归入思惑,是思想出了问题,思惑共有五种,乃修行者必须克服的。
的确,愤怒可以导致一个人完全失控,继而做出鲁莽的行动,例如一怒之下杀人。即使不是那么严重,我们不也是常常在愤怒过后,后悔自己的恶言恶行吗?而历史上亦不乏因愤怒而影响大局的事件,例如明末时,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因爱妾被李自成抢走,于是冲冠一怒,放清兵入关,促成了改朝换代。又例如三国时,刘备因为好兄弟关羽被杀,盛怒之下要向东吴进军报复,不理会诸葛亮的劝告(当时曹操刚死,这是联吴伐魏的良机),结果大败而回,不但损失了领土,还为此染病而死。由此可见,愤怒会妨碍理性思考,做出错误的判断,盛怒中更不宜争辩,有人甚至主张要停止思考,或是离开现场,让自己冷静下来。在但丁的《神曲》中,犯愤怒之罪的人会堕入充满烟雾的地狱,寓意就是理性受愤怒的情绪所蒙蔽,缺乏清晰性。
至于迁怒则可能导致另一个问题,我称之为“层压式的愤怒转移”。为什么我们会迁怒他人呢?就是因为你不敢向惹怒你的人抗议,于是你会选择一个比你弱势的对象发泄,而这个受害者亦可能会迁怒于比他更弱的对象,如此类推。这样老板会怪伙计,伙计会向他的孩子发脾气,孩子会欺负比他更小的孩子,而这个小孩子也会虐打他的小狗。我怀疑很多发生在学校的欺凌事件,就是来自这种层压式的愤怒转移。提到学校,想起小学时我们会将老师分为两种,一种是恶的,另一种是不恶的,恶的老师不但会骂人,还会施以体罚,其中有一位陈老师十分凶恶,很多同学都怕她,因为她会用力抽打你的脸庞,留下一个红掌印在你的脸上,现在回想起来,她使用了过分的暴力,也许她本身也是迁怒的受害者。
对基督徒来说,愤怒不但不好,还是罪,于是有些人会尽量压抑自己的愤怒,如果真的发怒,也会因此而内疚。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也强调凡事要忍,避免冲突,总之是大事化小,小事为无。然而,强行压抑愤怒是会伤害身体的,根据中医的说法,怒气会伤肝。的确,有时将怒气宣泄出来是畅快的。其实《圣经》没有完全否定愤怒,正如《以弗所书》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即使愤怒,也不可以做出害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