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昌黎文集校注(简体版)(全三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复志赋
并序

贞元八年擢进士第,十一年犹未得仕,东归,十二年,始佐汴州。明年,又辞以疾。此赋句法步骤离骚,往往相似。晁无咎尝取此赋于变騒

既从陇西公汴州〔一〕,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二〕,退休于居,作复志赋 。其辞曰:

〔一〕陇西公董晋也。按行状:贞元十二年七月,拜检校尚书左仆射、汴州刺史。受命遂行。公及刘宗经韦弘景实从之。辟公为汴州观察推官。其曰“明年七月”,则十三年作也。

〔二〕“负薪”,贱者之称。礼记:“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又:“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曰:‘某有负薪之忧。’”郑氏注:“忧,亦作疾。”公羊 云:“大夫病曰犬马,士病曰负薪。”公病作此赋,故云。〔补注〕姚范曰:赋末诸语,疑公在亦有因言不从而辞以疾者。

居悒悒之无解兮〔一〕,独长思而永叹〔二〕;岂朝食之不饱兮,宁冬裘之不完。

〔一〕“悒”,音邑,忧也。:“良增悒悒。”“解”,或作“辞”。

〔二〕“叹”音滩。云:“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轲而艰难〔一〕;当岁行之未复兮,从伯氏以南迁〔二〕。凌大江之惊波兮,过洞庭之漫漫〔三〕;至曲江而乃息兮〔四〕,逾南纪之连山〔五〕。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六〕;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之南〔七〕。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八〕;窥前灵之逸迹兮〔九〕,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一〇〕

〔一〕“坎轲”,不平易貌。:“坎轲多辛苦。”“轲”,音可。“坎”,或作

〔二〕岁行十二年而一复,大历十二年,公从兄南迁韶州,时年十岁,故云“岁行未复”也。“伯氏”,兄称。:“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三〕按: 地理志:“洞庭岳州 巴陵县。”郭璞山海经云:“洞地穴,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也。”“漫漫”,大水貌。:“归海流漫漫。”“漫”,谟官切。

〔四〕 地理志韶州曲江县

〔五〕 一行以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分南北纪,在南纪之外焉。 云:“滔滔 ,南国之纪。”“南纪”字,诗多用,如“南纪风涛壮”,“南纪阻归楫”,“相国生南纪”之类。

〔六〕“孤”,谓孤儿;“嫠”,谓寡妇。左氏传云:“莒子杀其夫,己为嫠妇。”谓卒于韶州,公从嫂归葬河阳。“携”,户圭切。“嫠”,音厘。“旋”,以宣切,还也。“孤嫠”,一作“嫠孤”。

〔七〕本,无“将”字。“于”下有“大”字,或又无“之”字。今详文势,皆非是。建中二年,成德魏博山南平卢节度相继称乱。三年,王武俊李希烈反。四年,泾原 姚令言犯京师,德宗奉天朱泚奉天兴元元年,李怀光反;如梁州。公以中原多故,避地江左

〔八〕本“古”作“诂”,“为”作“焉”,非是。

〔九〕“灵”,一作“修”。

〔一〇〕“任”,音壬。

考古人之所佩兮,阅时俗之所服〔一〕;忽忘身之不肖兮〔二〕,谓青紫其可拾〔三〕;自知者为明兮〔四〕,故吾之所以为惑〔五〕。择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师〔六〕;君之门不可迳而入兮〔七〕,遂从试于有司;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八〕;竞乘时而附势兮〔九〕,纷变化其难推;全纯愚以靖处兮,将与彼而异宜。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朝骋骛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一〇〕;谅却步以图前兮〔一一〕,不浸近而愈远。

〔一〕云:“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服”,亦佩也。考古之所佩,与时之所服,言当世之士,不及古人远矣;惟己可庶几古人也。“阅”,作“阙”,非是。

〔二〕“之”,或作“而”,非是。

〔三〕夏侯胜谓诸生曰:“经术苟明,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刘孝标辨命论曰:“视 之豹变,谓鸷猛致人爵;见 之朱绂,谓明经拾青紫:岂知有力者运之而趍乎!”公此语,事本夏侯胜传,而意取刘孝标论。

〔四〕老子:“知人者知,自知者明。”

〔五〕“吾”下,或有“志”字,非是。

〔六〕京师在西,故云“西征”。公贞元二年自宣城至京师。“既”,或作“冀”。

〔七〕“迳”,或作“径”。

〔八〕“羌”,起羊切,或作“差”,非。“所”,或作“四”。 云:“羌众人之所仇。”“羌”,人发语端词,犹言卿何为也。

〔九〕“附势”,或作“射利”,或只“附”字作“射”字。班彪曰:“乘时射利,商人之功。”此借用其语以讥世也。

〔一〇〕扬雄长杨赋云“并包书林”;剧秦美新云“发秘府,览书林,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班固宾戏云“婆娑乎术艺之场,休息乎篇籍之囿”。“骋”,或作“驰”。楚辞:“朝骋骛乎江皋。”作“驰”非是。

〔一一〕“却”去约切,退也。家语 儒行篇:“是犹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也。”前汉 刘向传:“犹却行而求及前人也。”

哀白日之不与吾谋兮,至今十年其犹初!岂不登名于一科兮〔一〕,曾不补其遗余。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二〕;排国门而东出兮〔三〕,慨余行之舒舒〔四〕。时凭高以回顾兮,涕泣下之交如〔五〕;戾洛师而怅望兮〔六〕,聊浮游以踌躇〔七〕。假大龟以视兆兮〔八〕,求幽贞之所庐〔九〕;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一〇〕。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为乎之都〔一一〕;小人之怀惠兮,犹知献其至愚;固余异于牛马兮,宁止乎饮水而求刍?伏门下而默默兮〔一二〕,竟岁年以康娱〔一三〕。时乘闲以获进兮〔一四〕,颜垂欢而愉愉〔一五〕;仰盛德以安穷兮,又何忠之能输?

〔一〕贞元八年,公登第。

〔二〕云:“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三〕贞元十一年,公东归。

〔四〕“慨”,或作“嗟”。

〔五〕“之”,或作“而”。 大有卦:“厥孚交如。”

〔六〕“戾”,郎计切。 :“我客戾止。”“洛师”,洛阳也。

〔七〕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注“从容也”。云:“聊浮游以逍遥。”“踌”,音畴。“躇”,音除。

〔八〕“大”,或作“火”。

〔九〕“幽贞”,隐者。:“幽人贞吉。”“庐”,寄也。曹植节游赋曰:“非吾人之所庐。”颜延年拜陵庙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一〇〕“誉”,音欤。〔补注〕曾国藩曰:将跌入佐,先出潜伏一层;笔势跳跃,而志之所以复,亦必以此志为张本。

〔一一〕“夫子”,谓董晋也。“之都”,汴州也。公贞元二年丙寅,始自江南入京师。十一年乙亥春,三上宰相书,不遇。夏,东归。秋,至洛阳。十三年丙子秋,从董晋汴州辟署试校书郎,为泗州观察推官,凡十余年矣;故上云“至今十年其犹初”。

〔一二〕“下而”,或作“下之”。

〔一三〕“竟”,或作“卒”。

〔一四〕“闲”,何艰切,暇也。又居苋切,空隙也。楚辞 九章篇:“愿乘闲而自察。”

〔一五〕“而”,或作“之”。

昔余之约吾心兮,谁无施而有获〔一〕?嫉贪佞之洿浊兮〔二〕,曰吾其既劳而后食〔三〕。惩此志之不修兮,爱此言之不可忘〔四〕;情怊怅以自失兮,心无归之茫茫〔五〕。苟不内得其如斯兮,孰与不食而高翔?抱关之阨陋兮,有肆志之扬扬〔六〕伊尹之乐于畎亩兮,焉贵富之能当?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讼以成章〔七〕。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八〕

〔一〕本,“谁”作“惟”,下又有“德”字,云:本谓陈无己去“德”字,今本复讹“惟”为“谁”,其误甚矣。今按:此句本用楚辞“孰无施而有报,孰不殖而有获”之语。词意既有自来,又与上下文势相应,故嘉祐 本与诸本多如此。乃是韩公本文相传已久,非以意定也。本之缪如此,而信之,反以善本为误,今不得不辨也。又,嘉祐杭本世多有之,而其不同处皆不录,岂其偶未见耶?抑忽之而不观也?

〔二〕说文:“洿,浊水不流。”孟子:“数罟不入洿池。”“洿”,汪胡切。

〔三〕无“既”字,非是。

〔四〕“修”,作“循”。云:人书“修”近“循”。楚辞亦有误者。今按:人书字之误,说是也;然此乃“修”误作“循”,非“循”误作“修”也。“修”犹修好、修怨之“修”,盖因旧增新之意耳。

〔五〕“之”,或作“而”。

〔六〕“扬扬”,诸本多作“阳阳”。后汉 范式传云:“晨门肆志于抱关。”史记 晏婴传:“志气扬扬。”公当是用此语。“君子阳阳”,则注谓“无所用其心”,非公所用字也。

〔七〕“斯”,或作“聊”。“讼”,或作“诵”。

〔八〕“望”,音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