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性张力作为一个普遍概念的可能性

性张力太强固然产生了许多弊端,但如果完全没有性张力,对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也不利。这或许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先秦时代而礼教出现,构成性张力另一极的根本原因——只要这一极不被强化过分,情形本来可以比较令人满意。由此引导到这样一个问题:性张力之说完全是依据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情形而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更普遍的概念有无可能?

性张力问题,归根到底,可以说就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西方学者也在这方面作过各种思考,例如,英国哲学家罗素(B. Russell)认为:

那些没有严格的道德约束的人,势必会沉溺于过度的性行为之中,这种行为最后将带来一种疲惫和厌恶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自然会产生一套禁欲的理论。当嫉妒和性疲乏同时出现时,而它们往往是同时出现的,反对性的热情就会变得极为高涨。我认为,在那些非常淫乱的社会中所以会产生禁欲主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12)

他注意到了淫乱与禁欲的对立这一事实,但在谈到原因时,对于体会到性疲乏的纵欲者和鼓吹禁欲理论的道学家是否总是同一批人,他似乎含糊其词。当然,少数“浪子回头”的事例确实是有的,中国古代“以淫止淫”之类的说法也近于此意,但是这种现象不具有普遍意义。

英国动物学家、后来因《裸猿》等书而大获人类学名声的莫里斯(D. Morris)说:

看到这一系列两性问题上的限制与反限制措施,你可能不禁感叹,既然如此,还不如返璞归真倒来得干脆些,何必在同一间屋子里又放冷气又烧火炉呢?按前所述,采取限制措施的理由已经够明白的了:抑制性放荡,防止对偶关系破裂。可为什么不在公开场合进行全面的限制呢?为什么不把生物的、人为的种种性信号一概限制在配偶之间的私下场合呢?(13)

他认为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类性机能高度活跃,很难限制住;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因为性还有许多其他社会功能。后面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男女大防之礼教极有启发意义——礼教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倾向于废弃性的除生殖(至多还有固偶)之外的一切社会功能,这与西方历史上的禁欲主义理论也十分相似。

在性方面的制约、平衡是所有社会都面临的共有问题,不独中国古代而然。因此,性张力作为一个研究性文化时的普遍概念,应是可能的。但在这方面深入讨论下去,必将远远超出本书的范围,故本书以下各章的论述,仍以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情形为限,即使有言及西方情形之处,大多仅着眼于提供参照。


(1) 关于这类说法之大谬不然,将在本书第六、七章中作进一步讨论。

(2) 霭理士(H. Ellis)原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第266页。

(3) 注意,朱东润将冯小青视为林黛玉那样的文学形象,并非真实人物;但潘光旦等学者则认为冯小青及其传说皆有真人真事依据。潘光旦专以她为精神分析学之个案,著有《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新月书店(1927)。

(4)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121页。

(5) 福柯:《性史》(第一、二卷),张廷琛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第11页。

(6) 《性史》,第9页。全书引文中的着重号为本书作者所加。

(7) 个人与他所属民族面临的情境当然不会总是一致的。例如,当社会上就总体而言性张力尚不很强的时代,某些个人在某个时候仍可能处在甚强的张力之下,反之亦然。

(8) 全面的深入研究,将在我的另一本书中展开。

(9) 周作人:《谈虎集》卷上,《重来》。

(10)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第1131—1134页。

(11) 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李零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444页。引文参照英文原版(Sexual Life in Ancient China,Leiden,1974)作了少量修改。

(12) 罗素:《婚姻革命》,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第27—28页。

(13) 莫里斯:《裸猿》,余宁等译,学林出版社(1987),第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