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丝绸之路”的名称虽然是1877年才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创造,但这一道路系统实际早已形成,对其在今新疆和中亚部分的明确记载则见于两千余年前的《汉书·西域传》:“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这段简洁全面的文字,明确记录了汉朝时名为西域南道、西域北道的交通干线以及所经的重要地标。除了众所周知的玉门关、阳关外,最重要的地标就是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葱岭是两条干线的交会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名称在古籍中长期沿用,但具体状况往往语焉不详,或者显得神秘莫测。显然,在传世的有限记录中,多数并非亲历者的实录。就是亲历者,部分也是出于估计、推测、臆断、耳闻,甚至纯属想象。
现在帕米尔高原分属各国,边境管控严格,当代人不易走遍整个高原,更难以精准复原通过葱岭的古代交通路线的具体走向,它经过哪些山口、哪些河谷。曾经过葱岭的张骞、法显、宋云、玄奘、高仙芝、马可·波罗等人经历过何种险阻,目睹过哪些景象,我们只能凭或多或少的文字记载推测和想象。
侯杨方教授自2013年4月首次登上帕米尔高原,就确定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精准复原丝路的宏大目标。迄今为止,这项考察已经进行了十几次,他的足迹遍布了境内外整个帕米尔高原,几乎踏遍了所有重要的丝路山口和河谷,所经之处都有精准的GPS定位与轨迹记录,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视频。
每次考察前,他都阅读、钻研大量古今中外文献、地图,然后在现场考察检验、复原重建,在此基础上写就此书,用文字、地图与图像呈现给大众一幅帕米尔丝路的生动画卷。
在帕米尔丝路中,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记录最完整翔实,最符合当时的地理状况,是精准复原丝路的主要线索。本书用真实的影像与实地考察的体验,重新诠释、还原了《大唐西域记》中帕米尔部分的真实情景以及玄奘的切身体验,而不仅仅是文字的校注、词句的解释和意义的疏通。
翻阅此书,我真羡慕侯杨方这代人的际遇。要不是改革开放,要不是国家对科研和高校的重视和投入,要不是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何来这样的机会?1982年9月,我与周振鹤作为首批博士研究生,经学校特批去新疆考察,在公安部门办了三次边境通行证,从喀什搭乘货运车到塔什库尔干县,又花八十元(相当于我一个半月的工资,当时真担心这笔钱不能报销)租了县邮电局的一辆小吉普车才到了红其拉甫山口,终点只能在中巴界碑。我们唯一的装备就是从系里借的一个普通照相机,而我那时根本不会使用,多亏周振鹤给我留下几张黑白照片。
我也佩服侯杨方的勇气和毅力。他初登帕米尔高原时已四十二岁,比我到红其拉甫山口时还长了五岁,但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决心更大,信心更强。看了他与向导合骑一匹马冲过激流,成为考察队中唯一到达乾隆纪功碑遗址的一段记录,我不禁自问:要是我在现场,会冒这个险吗?尽管我曾是侯杨方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尽管我也号称到过地球的“四极”(南极、北极、阿里高原、乞力马扎罗),但在这方面只能自叹弗如。也正因为如此,我相信本书只是他同类著作中的第一本,绝不会是最后一本。
葛剑雄
庚子年端午节于上海浦东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