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春期:9~18岁孩子正向教养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身份认同的发展

为了获得身份认同,青少年开始变得和童年时不一样,开始追求与父母的不同。他们似乎想通过言行举止来表达“我和小时候不一样了,我和你们(父母)不一样了,我的行为也和你们希望的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青少年会尝试各种形式的自我定义,比如服装、房间装饰及休闲方式。青春期女孩有时可能对爱情小说和社交网络更感兴趣,而青春期男孩有时可能对色情文学和电脑游戏更感兴趣。这些表达方式对青少年来说是新鲜的,但在文化层面上却经常受到父母的质疑。到底有多少东西是父母应该调整心态去面对的?

差异化对父母来说可能是可怕的,因为它与传统上熟悉的、在儿童时期就被接受的那些东西格格不入。当青少年的“第二家庭”影响越来越大时,这种差异就更是被放大了。所谓“第二家庭”,是指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玩的同龄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想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青少年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又需要保持归属感,聚在一起就拥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可能某一天,父母发现从学校回来的女儿把头发染成了“炫酷蓝”,这是朋友们出于好意,占用午饭时间在浴室里帮她改头换面的成果。父母可能会因此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无法理解青少年正在形成的信仰、品位、价值观和爱好。当父母对陌生事物的容忍度受到挑战时,他们就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这些变化。而对于青少年来说,还有更多的个性化表达值得一试。

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父母与日益独立的青少年保持联结,即非评价性纠正(non-evaluative correction)和事后教育(after-the-fact education);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父母与渐趋不同的青少年保持联结,即以兴趣弥合差异(bridging differences with interest)和处理不兼容差异(working with incompatible differences)。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