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君主建立功名的四大条件
本节对应《韩非子·功名》,讲明君建功立业的四个基本条件,即天时、人心、技能、势位。后面用较大篇幅解释势位的重要性。《孟子》《孙膑兵法》都提到过一个今日的人们很熟悉的组合:天时、地利、人和,韩非所列天时覆盖了天时、地利,人心即可视为人和,韩非子则增加了技能与势位两大条件。
一、天时
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译:不顺应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使冬天里结出一个谷穗。
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译:掌握了天时,即使不努力,庄稼也会自生。(出自《功名》)
天时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天道,即客观规律;另一层则是环境大势。对于处事而言,天时就是指不能改变但能利用的外部因素。
人要成事,逆天是不成的,循天道、循大势、和光同尘才有可能有所作为。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虽然称霸天下,也未有取代周天子的想法,这是那个时代的大势。周室虽已衰败,但在“全天下”的观念影响下,人们还很难接受一个诸侯取天子而待之,所以齐桓、晋文之强,也只能称霸而已。几百年过去后,秦灭六国,秦王称皇帝,则其时代已是另外一种大势,全天下的观念中已无周天子分毫(这就是古人说的气数已尽),各国战乱不已,建立统一的大国家已是时代与人心所向。灭秦后,西楚霸王项羽也功败垂成,在于他的选择逆了天时,既然秦始皇已经开启了郡县制大势,项羽的梦想却还是回到分封制天下,自己满足做一个霸王,这是他败于刘邦的根本。如果他起初就以建立郡县制天下为目标,不会有刘邦的汉中复起。诸葛亮反复北伐至死,他自己也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想法。客观地讲,他也是取忠义而逆天时,所以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很快消亡了。
做企业,天时也很重要。王安电脑竞亡于IBM,柯达在数字摄影时代寿终正寝,诺基亚由山巅堕入谷底,都是企业在战略上违背了天时,即时代发展之趋势。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摆柜台的走出很多企业,更多人掘得首桶金,踩中了天时的节奏而已。阿里巴巴的崛起始于支付宝的横空出世,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陌生交易的信用保障问题,也算是踩中了天时的节奏。
二、人心
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译:违背了人心,即使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不能逼迫人使出全部的力气。
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译:得人心,则即使不敦促,人们也能自我勉励。(出自《功名》)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我觉得过于泛泛去理解所谓人心,于实操意义不大,要么陷入迂阔,要么置若罔闻、倒行逆施。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人心。
例如秦结束了几百年的春秋战国分裂局面,有个广泛被认同的说法,那就是民心所向、历史大势所趋。但继续深入思考,会发现真正推动天下归并的其实是“士心”。“士”是战国期间迅猛崛起的一个群体,他们有视野、有能力、有手段。往高处说,他们心怀天下,为天下在寻找思路,这点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中不难看出;往低处说,“士”想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干,能够建功立业。正是他们比较直接地推动了天下合一,诸君可以看秦国兴起到灭六国所用的人才,商鞅、张仪、魏冉、范雎、吕不韦、尉缭子,等等,都不是秦国本土人,多是三晋人,这些人选择秦国是因为秦国能给他们施展抱负的平台。韩非子尽平生所学给秦王上书,作为一个韩国公族后裔,不能说他爱秦国不爱韩国,是他看到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例如一个政权不得民意时,看起来一个个的个体,即使有牢骚,也不能怎么样,一旦风云际会,人心产生共振,威力则变得如地震海啸,势不可当。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两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分裂,北方则为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占据,但最后华夏还是重新统一了。后又有燕云十六周,自后晋而历后汉、后周、北宋、南宋、元朝长达三百多年不为华夏所有,但最后还是在朱元璋手里回来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首句总结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描述现象,往内里思考,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基因,这就是人心。
历史上不乏强势政权通过外力手段强行塑造人心的情况,但这些做法,纵使一时得逞,终不会长久,因为它是违背人性的。这就像用外力可以把树枝压弯、压斜,但树枝之天性始终是要向上生长的。
合乎市场需求、客户需求的商业模式才会有机会。
韩非子虽然指出了人心的重要性,但其论述所著笔墨并不多,特别是在前面我所言文化意义上的“人心”上关注不多,这也意味着韩非子不太重视文化意义上的教化。或者说韩非子认为只要依法治国,民得其安、其乐,人心自然就有了(如果法治能做到完美,也的确如此),而并未提倡在法治外,另外再去经营人心。但历史证明,法家在实践中,在得人心方面的确做得不好,所以暴秦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分崩离析、土崩瓦解。我想韩非子本人肯定并不认可秦政之过暴,但从韩非子重刑轻赏的理念来看,在一个帝国庞大的官僚系统实际执行中,几乎必然地不能拿捏好尺度,进而流于残暴。
另一方面,儒家提倡的仁政、德政,固然从理论上避免了重刑观念,但现实中,若法治力度弱,国家基本的保障民众生存条件的秩序都很难做到。基本的生存条件是广大民众的实利所在,若这都保障不了,表面化的、经常通过个别小恩小惠体现出来的所谓仁政措施实际上也不会有作用。所以,以仁政的精神,构筑和执行完善的法治体系,或许才是去法儒两家之短、取法儒两家之长的应有选择。
三、技能
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译:有技能可依靠,即便不急于求成,事情进展也会很快。(出自《功名》)
技能指治国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掌握了得当的方法和技巧,治事不急于求成,也会以很高效率完成。
我一直以为“技能”这个词是个属于现代的词汇,没有想到先秦时就有这个概念了。这意味着,并不是一直到18世纪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提出来之后,才有了专业技能能够提升组织效率效能的认知,韩非子两千年前就留意到了技能专业化才能让组织高效。
四、势位
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毋穷之令,故曰明主。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注:言“势”的作用要大于人的能力。
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译:人臣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注:言组织动员能力须建立在领导者有势位的前提下,否则难有作为。(出自《功名》)
法家所言的势主要指权势、权位,势随权在。韩非子用对比、比喻手法,浓墨重彩地强调了“势重”与“位卑”、“有势”与“无势”的区别,从而突出“势”的重要性。君主无势就是没有动员能力,即“人主之患在莫之应”,如此则做不成事的。
我认为,势的实质是影响力,是动员能力。行政性权力是其中一个来源,可以称为之硬权力,马克斯·韦伯把这种权力分为法定权力、传统权力、神授权力三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软权力,依靠的是来自专业或道德或偶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