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讨价还价
去药监局开会的时候,我认识了弟弟在医药公司时的同事老菊。
说起弟弟的事来,他为之叹息的同时,传授了一些药房经营的秘诀给我。
他告诉我要把握好上下班,孩子上学放学,乡村大集等几个个客流高峰时间段。
他说,在服务上,只能说好,不能说孬。
每逢农历一和六,是许家湖人赶集的日子,集场子就设在大路旁的一片小树林里。
在这个约定俗成的日子里,附近村民早早地就把家里需要交易的东西拿到集市上来。
天才刚刚放亮,出摊的人就陆陆续续赶到相应的交易场所,迎接第一笔生意。
这第一笔生意在买卖人看来,它不仅关系到一天的心情,也预兆一天来生意的好坏。
在过去,如果家中要来客人,或要办置红白公事,都需要提前看好黄历,看看到底哪天是集,也好提前备好新鲜酒菜。
而如今,镇子上虽然也开了好几家大型超市,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了很多。
但依然阻挡不了许家湖人赶集的热情。
这不仅是因为许家湖集上有许多超市里所没有的土杂特产。
还因为赶集这件影响农村人生活的大事,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许家湖人的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家湖集的住址也是几经变迁。
在开篇的时候说过,许家湖集的前身其实是王庄集,也叫大槐树集。
在我的记忆中,集市早期位于一条通往学校的街道上。
沿街的门头,时称“供销社”,是属于集体的(国营的)。
除了供销社这样的商店,逢集这天,说书的、唱戏的、剃头的、打铁的……几乎无所不有。
那时赶集的人,大多都是挎着篮子步行而来的。
特别是年集的时候,那种人挤人,小孩被挤到大哭的场景,如今已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音符。
那时候因为家里穷,母亲都是赶在快罢集的时候检点“贱货头”。
比如有烂巴的苹果,掉了粒的葡萄,买回家让我和弟弟大饱口福。
因为生活拮据,缺吃少穿,尽管母亲糟糠粗饭省吃俭用绝不会浪费一粒粮食。
但我和弟弟依然饿得骨瘦如柴,所以这些掉了粒的烂葡萄、烂苹果,就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最好的美食。
近期,听说许家湖集又要搬迁了,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片住宅小区。
怀着对集的留念,我也在药房开门前赶了一班早集。
赶集的老面非常多,其中有位老人还喊出了我的乳名。
“大鹏,你不在药房待着,怎么也来赶集了?”
我回头一看,我不正是我小时候的死对头槐武郎的父亲嘛。
槐武郎的父亲说着非要把菜送给我,说是自己地里出的,说什么都不肯留钱。
又来到鸡市,打老远就有人招呼:“大兄弟,买只鸡呗,在沂河边果园里散养的大公鸡”。
但我还是不肖一顾地避开了,因为我之前就听说过,现在有些赶集的人,买了鸡场里喂饲料的鸡冒充农家鸡来卖。
“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我发现一位大爷的鸡品相看上去不错,不仅腿细,尾巴上的鸡毛鸰也很长。
再说人家就挎了两只鸡,应该不会有假。
于是,我就指着那只鸡说:“给我抓一只吧,随便哪只都行。”
这位大爷看起来比较实在,他说:“你看这只行吧?我卖23一斤,我刚来,还不知道别人卖多少钱。”
这还没把鸡绑好呢,杀鸡的就赶过来了:“杀鸡吗?杀一只三块钱。”
这人一边杀鸡一边问:“多钱买的啊?”
“呵呵,23一斤”
在一旁挎着篮子卖鸡的一位大娘听说我23一斤买的,急的把大腿一拍:
“你看我这鸡,在树林子里养的,会飞,都是在树上上宿,比你买的还好,才18一斤!”
确实也是,许久不赶集,都是在超市和商场里买东西,所以就没了问价的习惯。
杀完鸡,我又来到了卖鸡蛋的地方。
同样,卖鸡蛋的老乡打老远就招呼:“来看看我这鸡蛋,大峡谷果园里散养的小笨鸡下的”
有了买公鸡的经验,我就凑上来问:“这鸡蛋多少钱一斤啊?”
“11块钱一斤大峡谷的,你看看我这鸡蛋,多新鲜啊~”
在问价的同时,我细细地打量了一番。
这一篮子一篮子的鸡蛋看上去都不错,不仅个头比“洋鸡蛋”小了很多,颜色也是纯天然的那种。
而且在鸡蛋下面还铺了一层软软的野草,看起来非常惹人喜爱。
但是我也听说有人拿了小个的洋鸡蛋冒充笨鸡蛋的。
所以也不好辨别到底哪个是好的,心想,干脆谁说的好听就买谁的吧。
卖大峡谷鸡蛋的大娘说得好听,动作也快,没三两句话的空就给装了一袋子。
旁边的一位大妈也招呼:“大兄弟也买点我的吧,这是我自己家养的,你看这鸡蛋多新鲜啊。”
“行,也给来一袋子吧,比比谁的好,下次再来买谁的”
我这边正在掏钱结账呢,一群挎着篮子的大娘将我围了起来:“
也买点我的吧,也买点我的吧,你看我这鸡蛋……”
我心想,这下完了,只是问了价,咋就忘记还价了呢?
怪不得卖鸡蛋大娘往袋子里装鸡蛋的动作那么快呢。
其实,在集市上,讨价还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你如果不去讨价还价,反而不正常了。
这种讨价还价的方式,不仅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买卖双方的公平性和交易的自由性,还在无形中调节了供需平衡这个难题。
所以说,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的雏形。
就好比在原始社会,人们把用不了的猎物、瓜果、皮毛拿出来与人交换,换来一些自己急需的东西。
后来,交易的地点和时间被固定下来,慢慢的,时间久了,就发展成了现在的集市的样子。
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从刀耕火种,又到发明和使用更先进的生产资料。
人类富余的生活物质就渐渐多了起来,单纯的货物交换,已满足不了人们的交易需求,于是,类似使用钱币的交易方式就诞生了。
而在人类还没有形成使用货币之前,由于没有太多的货物,也没有产生供需矛盾,因此就没有市价暴涨暴跌甚至经济危机这一说。
那么问题来了,自从诞生货币之后,受利益的驱使,供需平衡被彻底打破。
与之相关的生产力过剩,商品积压卖不出去,继而工人失业大闹bg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随之而来了。
这些问题一直累积到1825年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于是,在这种社会背景影响下。
有人开始反思资本社会的种种弊端并探求革新社会制度的方法。
终于,有一位后来影响世界的伟人诞生了,他就是卡尔马克思。
他最终以一部资本论和gcd宣言等作品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说到底,那种看似原始的讨价还价,其实是一种纯天然的供需平衡调节剂。
若问物价,供多买少势必降,供少买多势必升。
在买方市场,顾客就是上帝。
这是因为顾客有着与商家大肆讨价还价,借机压低商品价格的资本——反正你不做,还有很多人在做。
而在卖方市场,商家常常囤货居奇,借机抬高物价。
同样也是因为商家存在顾客“有刚需”的有利条件——反正你不买,有的是想买的。
就算价格再高,能买到已是庆幸。
通常,在讨价还价中,买方和卖方的心理,都是彼此不近情面地压榨对方,考验对方的心理承受压力。
还记得我爷爷在做木匠时候,看中了一块难得的好木料。
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他还是觉得价格不够便宜,便对商家说:“要不我再去别处转转吧。”
结果爷爷在木材市场转遍了所有角落,还是没有遇到他想要的木料。
于是,他又一次返回了一开始看中的那块木料的地方,而此时,这块木料早已名花有主。
而买走这块木料的主顾,由于有了前面几个买家的压价,所以他得到的价格是最划算的。
所以在很多时候,买方和卖方的期望值与实际交易值总是背道而驰。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男神、女神级的青年人,到最后反倒成了剩男、剩女。
在利与弊、得与失的取舍之间,一些无节制的讨价还价的后果,也是诱发极为严重的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诱因之一。
这也是过于注重价格而忽视品质氛围下结下的恶果。
所谓价格优势,无非是生产经营成本的一再压缩的一种外在表象。
一旦成本压缩酿成质量事故的蚁蚀之堤像雪花一样崩塌。
那些还在咬牙注重品质的“良币”们,或许已不复存在了。
而在这场劣币与良币的较量中,劣币和良币都被商家颠覆了其本来应有的价值,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这无疑也是大多数买家和卖家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于是,国家负责市场监管的部门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