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功在千秋
李世民翻阅着整一篇文章,却是看不到他想看的东西。
于是,他问:“魏征,这篇商道是何人所作?怎么不见署名?”
这么好的文章,一定要找出是谁写的,可是无论他怎么找,也找不出是谁写的。
这么一问,直接将魏征问懵了。
房玄龄跟着也说道:
“能拿出这般惊世骇俗的治国之策者,说明此人定是奇才,是为国士也!一定不是泛泛之辈,魏征,你便与我们说说,此人是谁吧。若是可以,此人当为朝廷所用,将此神策推行之!此策,功在千秋!”
他们认为,一定是一个强大的人写的,一定不是泛泛之辈,至于也是有名头的存在。
能得到李世民认可的人并不多,显然,这个人仅是凭借一篇文章就得到了认可,这是难得可贵的地方。
李世民点头表示,若那人在民间,如果是魏征举荐,那他也一定会重用之。
至少是三品起步,这三品官地位可是十分之高的,有些人在朝廷呆了一生,也得不到五品官职。
他一开口就要给他三品,还仅是一篇文章。
如果是在朝廷为官,他甚至可以许他一个宰相当当。
程咬金跟着也说:“可不是,这么强大的人,怎么不让他入宫中来?而是拿着他的作品与陛下看?是见不得人?还或者他是隐世高人?”
还有人道:“我大唐许多年没有出现一个新的国士了!若是可以,定是宰相之职无误!”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很想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同时,他们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纸会是褶皱的?
好文章,不是应该善待之吗?难道这其中发生了点什么?
这些人若是知道,他们口中的国士便是方言的话,那脸上的表情一定是十分精彩。
任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有会是这样的。
此时,最为着急的又是无奈的,恐怕是魏征了。
他道:“陛下,这一篇商道是臣在路过东市的时候捡到的!”
此话一出,所有官员都震惊了。
捡的?
“那褶皱是?”
“是臣不小心弄到的,当时事出紧急,臣以为有人要对臣不利,所以用力过度……对此,臣亦是羞愧不已……”
这也难怪,怪不得会是充满着褶皱。
长孙无忌这时说道:
“也就是说,魏征你在民间随意捡起的一张纸?就成了治国神策?你这是糊弄谁呢?故意编出这么一个故事?是那个作者真的见不得人吗?敢写出来,就没有胆子站出来吗?还是想让陛下亲自去请?那人好大的面子啊!”
魏征却是怼道:“当时可是有数百个百姓看到,那一张纸正好飞到我脸上,我怎么会说谎?我真不知道,作者是谁,我也在寻找他!你不要妄加揣测!那真的没有意思!”
许敬宗笑了,直接怼道:“那纸怎么不飞到我脸上!?怎么不飞到程大将军脸上,偏偏是到你脸上?”
魏征不想与这两人说太多,因这两人天生带有偏见。
接着又道:“陛下,只要能治好大唐,从何得来,有什么重要的?臣也想寻出作者,但当时情况紧急,臣也是为了让陛下验证一下这商道,果然,它也得到了陛下的认可,这一点上,真让人欣慰。”
魏征的话,让李世民听了十分之爽。
但是长孙无忌却还是出来说道:“陛下,若是按这一篇文章所说的一般,那就等于是破釜沉舟式的改革,如此一来,怕是会引发大唐上下的轰动,此事一定要三思而行!不可因为这上面写得好了,我们就去相信,而且这一张纸来路不明,若是敌军留下的呢?那我们不是要上当了?”
魏征不满的说:“长孙无忌,你是对陛下没有信心吗?陛下好坏分辨得清,不会因你这一些话而改变的。”
“哼,魏征你别乱讲,我是出自于安全考虑,怎么敢质疑陛下呢?”
“那陛下说了,此为神策,你还在那里否定什么?”
魏征这一次的反击真是精彩,令得长孙无忌一下子无语可说。
房玄龄是向着魏征的,他道:“我们当下之计是先商高士廉这个治国神策怎么运用!然后再来去寻找这个作者不是?”
这一下子,所有官员直接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坚持魏征的看法。
而另一派,像是长孙无忌与许敬宗等人则是认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直接吵了起来。
最后李世民开口道:“够了,传令下去,将这篇文章抄千份,由你们去研究一下具体的施行方式,明天早朝每个人都要说出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能得到这一篇治国神策,他感觉到十分幸运。
既然有了这一份指导思想,那就让它发挥出它的价值。
未来,大唐将屹立不倒。
这篇文章上写的,对于治国之策,只是一些名称罢了,具体的事宜,也按照实际情况出发。
而这些事便是文武百官要做的事。
如果他们连这些都做不到的话,那就不配为高官了。
此时,所有人感觉到空前的压力。
但凡是里面的每一个点子,都会让人感觉到陌生。
这得有多么强大的觉悟才能写出这个的文章。
可是李世民都这么说了,大家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众臣等齐呼:
“遵旨!”
李世民接着又说:
“至于这一份书稿的作者,便由房玄龄来寻找,无论如何,都要寻出他来,朕要重用之!并且诏告天下,让天下人得知,他是大唐的福星也!”
李世民一定会为自己说过的话,感觉到尴尬。
因为对方正是他不想看到的方言。
房玄龄出面道:“遵旨!”
文武百官齐呼。
“至于魏征此次贡献神策有功,赏黄金百两!”
魏征大喜。
“谢陛下!”
同时也惹得众人等眼红不已。
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呢?
“好了,退朝!”
完后,李世民起了身,宣布退朝。
一众官员等退出了太极宫。
他们不敢离开皇宫,而是在外头等待,等着一千份文章出来。
至于房玄龄则是与魏征两人出了皇宫,去往东市寻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