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成年人思维里的童年印记
人类个体从婴幼儿变成成人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整个物种心理演化过程的缩影。即使是成年人,我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带有孩童思维的种种印记。所以,让我们复习一下孩童时候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何成年人也会在推理中产生各种推理谬误。
顺化与调试:从儿童看成人的两种认知框架
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两个用得上的概念,一个概念叫“顺化”,一个概念叫“调试”。它们是由儿童心理学大师让·皮亚杰提出的。
万物都可顺化为我的认知框架
什么叫“顺化”呢?就是指,人类会按照大脑中已有的认知框架去认识新事物。举个例子,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经常吸吮东西,为什么?因为他的概念框架相当简单,这世界上只有两类东西,一类是“可吸吮的”,另一类是“不可吸吮的”。他把万事万物都放在嘴巴里吮一吮,看看有没有奶水出来,就是试图把万事万物都归类到这两个箩筐里。
很显然,这是个非常粗陋的解释世界的框架。对于此类粗糙的分类框架的滥用,就会导致“范畴谬误”,就是把不同性质的事物都放到同一个框架里面去了。
世界可以调试我的认知框架
“调试”的意思是指,人类为了能够认识新事物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框架。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认知阶段了。
婴儿成长到某个阶段,就不仅仅是吮东西了;他会尝试着去舔舔、咬咬东西,去体会这个对象的质感。这就说明,他的概念系统在慢慢地丰富,他知道除了吮以外,世界还有其他可以感知的维度,比如可以咬的东西、舔的东西等等。而这一概念系统的丰富化,本身是与婴儿来自世界的反馈相关的:正是因为来自世界的反馈如此丰富,所以,主体的概念系统才必须跟着丰富起来。
而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来自世界的调试往往是指:你接触到了一个新的对于外部环境的描述,而且你发现,该描述系统要比你原先以为的那个世界更加复杂,而且更有说服力。通过接受这样的新描述系统,你的思维框架也就丰富了。
很显然,一个能不断进行概念系统的调试的人,就能够做到虚怀若谷,不停地挑战自己旧有的知识。
从儿童心理看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下面,我就来讲一下皮亚杰所提到的孩子从零岁到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下面这四个阶段,依然与每个成年人都有密切关系,因为孩童时期的遗存思维痕迹仍然留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
感知运动阶段:确定词项与物体之间的稳定联系
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在1岁时,婴儿会形成“物体恒存”的观点。什么叫物体恒存呢?就是说,你给他看个玩具,这个玩具在他面前晃一晃,然后,你再将其藏起来,他就会到处找玩具。这就说明他很清楚,一个玩具即使藏起来,它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暂时看不到了。这就说明他已经初步形成了“物体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一个观点。
这一观念与推理的关系是:推理要求推理的各个要素都能够稳定地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认为这个“玩具”所对应的真正的那个玩具现在有了,等会儿又没了,那么,“玩具”这个词项本身的意义就定不住了,接下来,整个推理的大厦就会崩塌。
前运算阶段:以我心度他心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时间比较长,从2岁延长到7岁。在此期间,孩子已经能够使用语言及符号,已经能够讲故事。但问题是,他没有办法揣度他人的视角。
什么叫揣度他人的视角?就是要放弃自我中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想问题。比如,你给小朋友看富士山的画,而画中的富士山上,有一个小朋友站在山顶看山脚。你问他:现在画中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画外的小朋友,只能说出站在他的立场上所看到的山,而不能设想画中的小朋友在山顶上所看到的山脚的场面,因为他尚且不能够揣度他人的视角。
另一方面,他也没有办法掌握“守恒”的观点。什么叫守恒的观点呢?举个例子:拿一个圆筒状的容器,里面倒上水,然后把圆筒状容器里的水一滴不剩全部倒到圆锥状的容器里面。虽然水量不变,但显然圆锥状的容器水位线是与原先容器里的水位线不一样的。但小朋友发现这两个液面的高低不同,他就觉得这两个容器里的水量也是不一样的。他没办法掌握守恒。
无法掌握“守恒”这一点,与无法掌握他人视角这一点,两者又是彼此相关的,因为二者都意味着主体尚且无法消除自我中心主义。不过,不少成年人在处理相对复杂的推理的时候,也不能消除自我中心主义。这就会催生各种推理谬误。
具体运算阶段:世界是经验的归纳
从7岁到11岁,心智发展所对应的阶段,就是具体运算阶段。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克服自我中心主义了,而且能够初步地理解守恒性。不过,这一阶段的儿童和成人之间还有一些小差别: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你让他做一个演绎推理比较难,而归纳推理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
我们知道,归纳推理的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而没有100%的可靠性。比如你今天看到一只乌鸦是黑的,明天看到另外一只乌鸦是黑的,足足看了1000只乌鸦都是黑的,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第1001只乌鸦就一定也是黑的呢?你虽然并不完全确定,但你会觉得它大概也是黑的。这种推理,这一阶段儿童也能做。然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演绎推理就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它们有时候就跟不上相关的推理思路。
有意思的是,在前文我们阐述逻辑之理、语义之理与经验之理的次序,是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实际次序相互颠倒的。从讲道理的角度看,逻辑之理构成了其他道理本身的逻辑前提,所以必须先说清楚。但是孩童的思维要跟上纯粹逻辑思维的需求,则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好比说:数学是几乎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但很多人都会抱怨数学好难。所以,学理上的基础性,绝不意味着教学意义上的易上手性。
形式运算阶段:对思考的过程进行思考
下面一个阶段,叫形式运算阶段,大约从11岁延展到16岁。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可以更好地进行纯粹的逻辑推演,譬如三段论推理。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还有一项心智能力是以前不具备的,叫“元思考”能力。“元”是指更高层面的意思,所以,“元思考”的意思也就是对你思考的过程进行再思考,这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对于解题思路的表达”。
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们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好像最近的人生路走得不是很顺,我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我得思考一下,把正面的经验与反面的教训全部总结一下。”当你进行这种思考的时候,就是在从事“元思考”。
哲学就是一种元思考,哲学就是对我们思考天下万事万物的思想方法本身的思考,所以,虽然现在我们貌似只是在讨论心理学,但是我们也会对心理学和逻辑、哲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元思考。
利己与节俭,可在思考中被消除吗?
讲到这里,我必须要指出:很多成年人的心智仍然不是很成熟。即使是受过良好逻辑训练,只要一不小心,思维就会掉到孩童的水准。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孩童的方式来想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省力。
幼儿心理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用感知来判断。第二个阶段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在第三个阶段中,孩童所看到的万事万物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性了,但是他们一定要用一个具体的对象来为这个符号进行注解——这样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直观化。
只有心理发展到第四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心智所面临的任务才足够抽象,而这样的任务也才是最挑战我们继承自原始人的古老心理架构的。所以,按照“利己”和“节俭”这两个原则,我们会时不时地往后退几步,按照前三个阶段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思维。故此,即使作为成年人,我们仍然需要特殊的训练,让第四个阶段的思维模式能够在我们脑子里扎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