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然语文观课说
夫观课者,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听课”。听课变“观”课,评课“议”课。亦即听评课变成了“观议”课。虽一词之差,其内涵丰富了很多,“观”包括视和听,既要用耳,也要用眼,还要用脑用心。过去的“听课”主要是听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听课者往往坐在教室后面。而“观课”是既要用耳朵,更强调运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除了语言和行动,还包括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评课”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体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改变一线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强调彼此是平等的参与主体,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倾听、理解对方的义务。“评”课的课堂是教师展示专长和特色的舞台,教师献课主要以“表现展示”为献课取向,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中的课堂是参与者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教师主要以“改进发展”为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为了发展,主动争取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
观课评课要有同行互助。要把观课评课作为同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鼓励教师们随时进行相互之间的观课评课。观课评课要有交流来访。在校际交流中,随时做好向来访的同行展示课堂教学的准备,同时也积极地前往其他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学习。
观课评课是由其必需的诸种要素构成的活动。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观课评课应当根据课的基本构成,采取解构的方式,把课的要素作为审视课堂、解读教学的基本观察点,分别对这些要素进行观察与判断。
观课之机要在于先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追求,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最后归宿,是一堂课的核心成分,所以,它必然成为观课评课的第一要素。教学目标的观察与评判标准是:一是系统与完整,即根据三维目标去系统建构的课堂教学目标。二是具体与明确,即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具体明白、切忌笼统。三是实在与有效,即教学目标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并最终达成。
观课之重点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服从于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因此,要把教学内容作为一堂课的重要观察对象。教学内容的观察与评判有标准:一是合实际,即教学内容切合教材实际(因材施教)和学生需求(因材施教)。二是重点突出,即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密切相关的材料及内容应当鲜明而厚实。三是难点清楚,即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应当得到有效解决。
观课之巧妙在于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指课堂教学的程序。它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地获得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从教学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观察与评判亦有标准:一是层次分明,即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教学步骤清晰。二是连贯流畅,即教学步骤承接紧凑,教学过程流畅。三是结构严密,即教学步骤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展开并最终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观课之重点是观察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生成课堂教学活动的手段,支撑着课堂教学的运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重大,因此,教学方法也是课堂教学观察评价的重要一环。教学方法的观察与评判亦有标准:一是恰当合理,即教学方法的选择切合教材及学生特点,符合方法的特有功能。二是丰富多样,即合理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学习及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三是灵活高效,即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值。
观课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判断和评价,但是,只有细致观察和判断课堂教学诸方面的状况,才能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综合性评价。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因此,观课评课不能只从课的技术性元素去思考,更重要的还在于对教师与学生这一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关注。对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表现可以分别考量。
教师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观课评课,也就是观师评师。对教师的观察与评价,主要在于教师行为与教师素养。
教师行为,即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及其课堂组织行为。根据有效教学的理论,教师行为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即有效的教师行为决定有效的教学结果。有效的教师行为,应该是以组织、引导、参与为基本特征的行为。组织,即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而不只是给学生解释学习内容;引导,即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而不只是给学生提供现成答案;参与,即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而不只是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教师素养,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表现于教师的教学决策水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根据有效教学的理论,教师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师行为的质量,因此,教师素养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应的重要基础。
教师素养的观察与评价在于三点:教学理念,即形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及教师组织学生顺利开展课堂学习的专业技能;教学态度,即教师对待课堂教学的情感倾向及其表现状态。
观课之目的是对学生的观察与评价。学生是课堂教学发展与培养的对象,是课堂学习的行为主体,因此,从教学效果这一课的根本要素去说,观课评课的焦点应当集中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习结束后所表现出来的进步。对学生的观察与评价,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
观学习行为,即学生作为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行为表现。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当是学习行为的发生者。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应根据课程标准倡行的学习方式,从自主行为、合作行为、探究行为三个方面去考量。
观学生发展,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的进步。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系统建构的三维目标,应当从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和人文建构等方面去考量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观课评课中,对教师与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应当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课堂教学要素结合起来;对学生发展的观察,则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课堂教学要素结合起来。
观课评课理应注重文化建设。观课评课不仅是研究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是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应当把观课评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观课须辩课。听课、评课是教师的日常生活。观课、议课是专业学习。观课、辩课是合作研究。所谓辩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方面,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理解,真正促进辩论双方的共同提高。辩课能有效克服评课中信息单向交流、缺乏双向及时互动;弥补说空话套话,走过场,议课中老师各说各话、没有共鸣等缺陷。
辩课须有目标:一是促进相互理解;二是在于求同辨异;三是在于深度挖掘;四是在于共同提高。
辩课倡导实践第一原则,不唯理论。辩课平等对话原则,不唯专家。辩课的各方要坐在同一平台上,因为只有大家地位是平等的,氛围才能是民主的,思维才能是自由的,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深度参与。课辩对课不对人。我们要辩的是上课老师提供的案例,而不是人。辩课中可能把课辩得面目全非,但是这堂课跟上课的老师已没有关系。注重过程原则,不唯答案。辩课能达成共识更好,说明我们在辩的过程中达到了求同存异;暂时不能形成共识也没关系,我们追求的是在辩的过程中大家一直在思考,通过思考你可能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也可能以后才会明白某个道理。
辩课要心有辩点,有序深入。虽然为了辩论的即时性、创造性,一般不会预置辩点,但辩手可根据观课目的预设辩点,这样可以避免泛泛而谈,也能防止辩论跑题。辩课应不计输赢,注重实质。辩手不宜太注重辩词上的输赢。辩论精不精彩,是要比谁看得准、看得清,谁有更深入的思考,谁有更多的措施。辩课应有理有据,不纠缠不休。辩手在辩论过程中,说话要讲究依据,用当堂的观课记录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不宜装腔作势咄咄逼人,也不应该固执己见。辩手应该抱着开明交流的心态,积极地探讨,以求在教学上获得更明确的认识。
观课要有以下五种意识:
观课重在对话,对话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对话者首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入的位置”。其次,对话强调对他者的尊重,在对话中要看到他人,在交往中使他人成为对话者。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既可克服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唯唯诺诺心态,又可防止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实现真实的倾听和切磋。
观课需要欣赏。观课是以对授课者这个主体的尊重为基础的。授课是一种劳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是艺术性的劳动。在这一过程中,授课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带着尊重、欣赏的意识,观课者能充分地感受到授课主体的优点,体会到授课者的成功的喜悦,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感觉到其中存在的价值,以及暴露出的问题。如果观课者怀有不以为然的态度,那么观课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
观课应交流积极。观课前可了解与授课相关的情况,如观课活动主题、教师情况、教学预设、学情程度等,也可以了解授课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带着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探索进行观课。有了这些交流的基础,观课时可以有较好的切入角度。
观课前后都应该有交流,并且观课前交流的作用往往是超过观课后交流的。
观课要树立分享意识。观课者要把授课者的工作成效视同己出,积极地参与到授课者的工作之中,才能分享到授课者的成功。这样的意识有利于发挥观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避免观课者陷入被动听课的境地。
观课理应有援助意识。任何教师对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即自己已具备某些优势,还存在着某些不足,需要向别人学习。带着“援助”的意识,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观”别人的优势“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可以使观课的效益最大化。
观课要有较好的收获,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即观课前的准备、观课中的表现和观课后的交流探讨。
观课前,反对匆匆忙忙不做任何准备的观课,提倡观课者做有准备的观课。
观课准备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般性的准备。观课前了解情况,如熟悉教材、教案、练习册,设想一下如何上好这堂课。甚至可以了解一下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包括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班风班貌等。第二个层次是自己先上上这堂课。备好课之后,找个班级自己试着上一下,对这堂课的总体把握会较清楚。这两个层次的工作综合起来,观课准备是较充分的。第三个层次是以前两个层次作为基础,在征求授课教师的意见后,形成探讨的问题或主题,带着问题或主题去观课。
观课者在观课的过程中应具备三种角色:授课者角色、学习者角色和观课者角色,而且要根据情况随时实现这三种角色的转换。一是授课者角色。观课者观课时,对授课者课堂的出色表现或不足之处要客观分析,不能不顾现实情况无限设想授课者的能力而做出不恰当的判断。要设想自己就是授课者,面临课堂的某种情况时可能的处理办法,或能达到的程度,才能准确判断,充分肯定授课者的优点,使观课有收获。二是学习者角色。观课者有时也可设想自己为学生,课堂上要怎样学习才能有较高的课堂效率。如今,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地为学生设身处地,重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真正地关怀每一个学生。因此学习者的角色也是观课者时时要扮演的角色。三是观课者角色。既然是观课,观课者角度还要贯穿于观课过程。“旁观者清”,“观课者”角度有利于冷静地对待课堂上的一切。观课者在课堂上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认真观察,注意搜集课堂上所能捕捉到的信息,特别是可视线索,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语言,因为这些现实没有“重来”的机会;二是记录,最简单的记录方式是笔录,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录像机技术做记录,还可以采用录音技术进行声音记录,但各种方法都有利弊,要综合使用;三是要注重深入地分析思考,以比较高的视角俯视课堂,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观课后要注重交流反思。观课后交流的焦点是课题内容、教学处理过程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但观课者、被观课者不要急于下结论,应对原先计划的内容展开探讨。通过交流反思,使一堂课有新的建构。一堂课下来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树立“问题是我们的朋友”的理念,在交流讨论过程中直面问题、分析问题,但切忌把讨论会变成批评会。因此交流反思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与其问“你觉得这一堂课怎么样”,不如问“针对事前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你(我)想先谈哪(这)一个环节(部分)”,罗列观课的有关资料,再仔细讨论,集思广益。比如,观课和授课教师都有兴趣探讨学生能否掌握某一个课题,那么,交流反思重心就要放在:授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从“课题”的哪一方面入手,向学生提了什么问题,学生是怎样回答的,是谁回答了什么问题,教师分别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观课者拿出当时的这些情况,提出自己当初的设想,突出现在的思考,与授课者一同探究、研讨,直至“重构”和“重建”出更好的教学设计。在观课的互动中追求课堂教学的“重构”和“重建”,这是观课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目的。
通过交流反思,要使某个问题有质的突破。交流反思要处在“观课”的具体情境下,观授双方都“审视”自己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一种突破问题的贯通感,才能提升自己的理念,实现双赢。老师唱独角戏时,学生只需要聆听;老师是设计者时,学生是表演者。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学生是主体;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学生也是主体。观课者在教育教学方式的观课及其交流中,不断地审视和反思已有的经验,整合自身教学中那些带有不确定性的思维或技能,把新的理论和方法内化与应用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中的生动写照。这样追求教学的交流反思,是以教师的成长为宗旨的。
观课者言——语用方塘一鉴开,情趣智慧共徘徊;观课那得美如许,为有课标活水来。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字词句篇寻常物,解用多是绝妙词。循循善诱只等闲,听课容易评课难;玉经雕琢方成器,评课细节品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