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与点评 : 高中语文经典篇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诵读品析,传青春豪情——《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一

曾绣青

(学情文本定位)

这首词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它以豪迈激昂的格调引领本单元其他几首诗词。我校为北京市海淀区重点高中,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在北京市高中学生群体中相对较好,对语文学习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好的习惯。本课文字并不艰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字面意思并不困难。但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诗词诵读量较少,且重在机械记忆与练习,往往未能在阅读中充分展开联想和感悟,真切地感受诗词中的形象,体悟诗人的情感。

我校多数高一新生对诗词形象意境的美,常常是有感于心,而未能发之于口,不能用较为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品读感受。因此本课的学习将承上启下,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品评、记笔记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启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诗词长于抒情,读诗词的目的之一是感受和体会思想情感,培养语文素养中的审美能力,积累丰富多元的情感体验。由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诗歌的情感意象,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并鉴赏分析表达技巧,而本词中青年毛泽东的胸襟与气魄对当代学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把握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注意词中渲染、烘托等表达效果,这将有助于指导、带动学生对其他几首诗的阅读和鉴赏。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落实这一能力要求,带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鉴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诗人情感内涵,结合创作背景,揣摩诗词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本词上下阕两幅画面,都写得雄阔壮丽、自由奋发、豪气凌云,一反过去诗人的“悲秋”的传统。全词在一问一答之间,抒发了青年革命者战天斗地、慷慨激昂、包举宇内的壮志豪情。

1. 诵读与体会。引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记忆在心,为我所有,充分感知并进入诗人营造的艺术境界中。学生领悟全词时,情绪应该始终是高昂的,词中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春豪情,应深化到学生的青春热血中,成为他们今后前行的动力。

2. 品味与描述。提高学生阅读诗词的能力素养,需要反复品味语言。本词可谓字字传神、句句有景。本课学习的凝结点,应在于诗人究竟选用了怎样的字词来表现与众不同的秋日壮志豪情。需要以品味鉴赏为路径,引领学生充分领略并描述词中深邃独到的思想、饱满激越的情感和瑰丽磅礴的艺术气象。

画面不能复活心中,再现眼前,就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和深入的理解。教给方法,做出示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诗词的品读鉴赏,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说出来,写出来的,才能更有效地沉淀积蓄成营养,进而养成习惯,提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标设定)

1. 通过多次诵读,感受本词的意象意境,体会理解词中抒发的革命豪情,分析本词情景交融的特点。

2. 通过品味词中的“领”字和“击”“翔”“竞”“遏”等独特用字,鉴赏本词炼字炼句的妙处。

3. 熟读背诵,准确默写,写出感想,积淀素养。(文本特色解读)

在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作诗填词,像是“余事”,但他往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立足天地空间和社会现实,仰观宇宙之奇,俯察万物之理,具有诗人兼哲人的禀赋。他的诗词,风格激越雄壮,豪迈奔放,《沁园春·长沙》是其青年时代登上诗坛的第一首词,抒发了他年轻的理想抱负。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之地,1925 年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之作。

作者在秋日“独立”,超越伤感,雄视万方,触景生情,又能叩问天地,思考的是“谁主沉浮”的时代命题。词的上阕从不同视角(远近俯仰),着绚丽色彩(“红遍”“碧透”),点面结合,极尽绚烂地描绘了一幅生机蓬勃的湘江秋景图。前三句中人物、时令、地点,一应而出。紧接着一个“看”字,从“万山红遍”一直“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气读之,荡气回肠,是一种壮阔之气、自由之气、奋发之气。画面凝重浓烈,充满强劲的搏击力度,猛烈地叩击着诗人的心胸,他发出了天地宇宙之沉雄叩问——这锦绣江山,谁主沉浮?激昂情绪,排空而下,把人们思绪带入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当中,眼前自然浮现一幅幅难忘的战斗图景,由此过渡到下阕。

下阕的“恰”字,从“同学少年……”一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股接涌而来的当年情景,一股奔腾激扬的少年岁月。诗人极力书写年轻的革命同学一起读书、一同探索,朝气蓬勃的青春之歌,奋发慷慨的家国之情。最后将回忆凝结在“曾记否”三句,思绪拉回现实,庄严思考自己的历史责任,惊涛骇浪中的英雄搏击,生动形象,回答上阕,言有尽而意无穷。“领”字,使得全词结构清晰,感情凝聚深沉;“看”字七句,为抒情烘托了背景,渲染了气氛;“恰”字七句,描绘往昔战斗生活,回答上阕叩问,为词末言志蓄势铺垫,卒章显志,全词大开大合,一气呵成。全词充满自由奋发、昂扬向上之感,这是大多数读者会有的整体感觉,解读的重点就在于探索诗人是如何表达出这一感觉的。

经过细读不难发现,词的下阕直抒胸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奋发语言,给人昂扬之感。而上阕主要是写景,除了“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直接道出“自由”外,其余意象的生机蓬勃之感何来?我们知道,诗词中除了意象,选用精确的动词和形容词,常有一字千金之效。本词上阕“击”“翔”“遍”“染”“透”“争”“竞”等独特用字,令自由之感应运而出。

1.“击”“翔”二字,被认为是全诗最妙的两处,是体现自由奋发状态最重要的两处。鹰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本是客观存在,但诗人赋予其主观意态。“鹰击长空”,雄鹰像人一样搏击、奋斗于长天,奋振健羽,自由飞翔;“鱼翔浅底”,鱼也像鸟儿一样飞翔,自由得无遮无拦,任意遨游,轻快自如。这两句,一为拟人,一为拟物,化用于《诗经·大雅·旱麓》中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变客观描述为主观自由,化用极妙。尤其是一改“渊(深水)”为“浅底”,——清澈见底谓之“浅”。柳宗元《小石潭记》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清澈“空游”,阻力极小,那么像鸟儿般自由自在任其飞翔,可谓诗人神来之思。与上文“漫江碧透”看似处处深绿不可测,但在诗歌表现中,主观联想,无理而妙!正如李泽厚所说:“审美感受经常是朦胧而多义,但它同时又异常细致而精确。这是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非语言所能传达的心理感受的精确。”

2.“遍”“尽”“透”“争”“竞”等字,层层渲染自由勃发之态。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解读:“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地尽染,漫江的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而且“仅仅这六件事(指山红、林染、江碧、船行、鹰飞、鱼游)本身,是得不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写,关键在‘遍’‘尽’‘透’‘争’‘空’‘竞’这几个字。”其中的“竞”字,不仅是万物竞相自由,更有全都实现了生命自由展示之意,更衬出后文“怅寥廓”三句的深沉思索与感慨。

3. 江天如此辽阔,自然如此蓬勃,人间又是如何?苦难的中国,不幸的百姓,何时方能“竞自由”?这大约才是青年革命者的创作意图和心迹路程。这样,下阕中的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实乃“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在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身上的实现和展示。“同学少年”之典故出自杜甫,但内涵更丰,最后三句更显出青年人意气风发的革命气概。“击水”指游泳,毛泽东一生好游泳,更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壮诗句。

(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

1. 导入:激发兴趣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作为政治家、军事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人格涵养,造就了诗人毛泽东别具一格的诗风。有作家这样评价毛泽东的诗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在此,“大”可以理解为一种壮阔之美,一种生命的力度。

2. 初读:整体感知

本课的学生活动以诵读和品评为主,因此诵读环节关系到理解和表达诗意,甚至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诵读训练:吐字有力,读出节奏感,读准此词高昂豪壮的基调,用声音来传递你对全词的初步理解。教师可用领读的充沛感情点燃学生的青春热血。

3. 概括:梳理结构

全词分上下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之问。

全词结构大致可分为:

(1)“独立寒秋……橘子洲头”:人物、时令、地点;(2)“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湘江秋景图;(3)“怅寥廓……谁主沉浮”:小结与过渡;(4)“携来百侣曾游……浪遏飞舟”:描绘少年才情图。

二、品读描述

1. 了解:创作背景

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 年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之作。

2. 再读:感受画面

诵读训练:读好特殊节奏,感受豪情气魄。通过语言文字唤起自己的联想想象,再现词中画面。这首词内容是现代的,形式却是传统的,常有省略和跳跃,想象的顺利展开,需要依托一些关键词。这类词往往或形象地描绘了画面场景,或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多为动词或形容词。在诵读中可作适当的重音处理。

3. 赏析:揣摩用字

诗人创作讲究炼字炼句,即反复斟酌、锤炼、推敲语言,使之生动传神,为诗文增色,这就是所谓“一字千金”。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问题一: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品析”的方式,自由品读。说说上阕中哪个字或词最能体现词人气魄之“大”,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教师备答:

(1)“独立”:站立、挺立,用于诗篇之首,突出诗人卓尔不群的个性。一幅以诗人为主体,以江洲为背景的巨幅画面,奠定了全词壮阔的基调;(2)“红遍”:万山红得非常彻底,范围极广;

(3)“染”: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层林被染得深透,化用“晓来谁染霜林醉”;(4)“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既写了船,又写了人,展现出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5)“击”:拟人手法,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迅猛矫健的有力身姿;(6)“翔”:既写了“鱼”,又写了“水”。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飞翔一样。突出其“轻”与“快”;(7)“竞”:不仅是万物竞相自由,更有全都实现了生命自由展示之意,是对前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

(8)“怅”:面对如此壮美的秋景,为何怅然?结合背景,深层探问,看锦绣江山,问百姓命运、国家前途;

学生的语言能力要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回答是零散的,内容会有重复,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整合,得出较为综合的认识。依据学生实际,落实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感悟诗歌意境的方法,在鉴赏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筛选、概括和整合的能力。

问题二:词中的哪个字可以概括本词秋色的整体特点,请简要说明。

教师备答:

“竞”字写出了万物在寥廓的宇宙空间,彼此有着极大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它不仅写出了秋的风貌,展示出了秋的神韵和生机勃勃,更体现出了强健自由的生命状态。并由此过渡衔接,心事浩茫连广宇,想到革命任务,自然发出叩问,引出下阕。

问题三:词的下阕忆起那段不平凡的往昔岁月,展现了青年毛泽东怎样的风采?

教师备答:

“恰”“正”“方”,极写他们青春勃发,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青年毛泽东曾在湖南主办《湘江评论》,他说:“这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管谁管?”少负不羁之才,胸怀天下,确为一代英杰。

问题四:词的最后三句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引起你的联想,它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备答:“击”与“遏”是两个充满力度的词语,自有“舍我其谁”的架势,诵读时强劲的青春力量扑面而来。这三句似问实答,回答了上阕的提问,全词大开大合,一气呵成。

4. 三读:融情于词,传力感,诵豪情。

诵读训练:声情并茂,急缓有致,在赏析理解之后自由朗读,体会词人情感。

三、探究情感

化用前人诗句,是诗词创作中常用的方法。本词中有几处可见辛弃疾诗词的影子,请通过比较,分析两位词人情感境界的不同。

以下为辛弃疾的三句词:(1)“独立潇湘”;(2)“问云何玉兔解沉浮?”;(3)“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教师备答:

本词的豪迈之气,基于毛泽东卓越的政治才华、彪炳史册的军事才能,以及雄视古今的横溢诗才;词人辛弃疾以沉雄风格见长。比较两人词句,境界悬殊可见,辛词更显内心的孤寂苦闷,前程未卜的困顿,历经被排挤不被重用的惊骇,迥然不同于青年毛泽东尽管处在艰难时期,但依然豪情满怀壮志昂扬的革命斗志。

四、小结:感受意境

意境,就是作品中蕴含着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境界。本词的上阕描绘湘江秋景,慨叹谁主沉浮;下阕回忆往昔生活,抒发我辈豪情。画面丰富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诵读训练:全班齐诵,感情充沛,语调激越,感受意境。

(教后反思)

诗歌单元的教学,本人坚持以语言为依托,以诵读和品读为路径,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反复体味,含英咀华,品出妙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与实践都围绕学生学习的“真问题”展开,为学习提供切实的抓手,促成课堂上的有效生成,让学生真正走近诗歌创设的艺术情境中。

(名师点评)

这个教学案例自始至终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线是诵读训练,既符合诗词教学的规律,又不是一个平面的重复,而是逐层递进,先读准节奏和基调,继而读出想象和画面,再体会情感,最后感受意境,诵读穿插在内容学习中,推进合理,有序有方。另一条线是内容品析,以设问贯穿,每一问都颇为巧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体现了支教者的功夫和用心。第一问,用“一句话品析”的方式,说出上阕中哪个字或词最能体现词人气魄之“大”,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自然促成了炼字的学习。第二问,词中的哪个字可以概括本词秋色的整体特点,把“竞”字推出,牢牢抓稳了意境。第三问,词的下阕忆起那段不平凡的往昔岁月,展现了青年毛泽东怎样的风采,一问挈领一阕,切中学习要点。值得一提的还有后面的一道探究问题,抓住“化用”扩展开去,将毛泽东与辛弃疾的境界做了一番比较,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毛词独特的风格与境界。这些优势的呈现,得益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个性。

诗歌教学重在情感体悟,本篇教学设计线索清晰,逻辑分明,引领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走近词人,感受伟人的胸襟气概。教学实施中采取小组讨论交流形式,灵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任玲点评)

(作者简介)

曾绣青,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优秀青年教师,2011 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多次参加市区级教学比赛,成绩斐然,教学课例、研究论文等作品数次获得北京市和全国的一等奖,海淀区名师工作室成员。满怀青春诗意,行走语文人生!

在艺术鉴赏中倾听崇高的回声──《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二

李颖辉

(学情文本定位)

《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的开宗明义篇,也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篇文章,苏教版安排的话题为“向青春举杯”,人教版的教学重点是“情感与意象”。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新诗单元独此一个,《沁园春·长沙》无可避免地要担当起初步培养学生对新诗的鉴赏能力的重任,作为高一新生语文学习的“卷首语”,培养学生以伟人为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蹈情操,这首词的情感教育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词中的精品,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兼美,表达的是青春豪迈之情,诗词以健康高昂的“卷首语”格调,慨然领起其他几首诗歌抒发朦胧的爱情、对母校的绵绵怀恋之情、对母亲的赤子之情。体会诗词崇高的感情美,会带动对另外几首诗的鉴赏。

这首词的内容并不艰涩,学生结合注释基本能把握全词的情感,初中诗歌教学重点学习内容和情感,《沁园春·雪》也是学过篇目,所以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感知内容的层面。作为高中诗歌教学的第一课,帮助学生掌握诗歌一般的鉴赏方法,启发学生知道抒情主人公的情绪要如何通过艺术手法来体现,应是贯穿课堂的一根红线。

(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诗歌教学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为主,让学生能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审美力。然而高中诗歌教学鉴赏是弱项,补充课外有余,回归文本不足,体会情感有余,鉴赏艺术手法不足。因此,本教学设计关注三大话题:理清结构,把握情感、景情关系等抒情方式的运用,鉴赏多种艺术手法及其效果。这种设计避免平铺直叙地按照诗歌段落顺序琐碎推进,抓住情感、抒情方式、艺术手法三大板块,由感性到理性有序加深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诵读、古今诗词情景对比等方式,增加教学的文学性和生动性。“词”的有关知识,放在最后一个环节去完成。学生课后整理“词”的相关知识,课上教师与学生再一起补充总结,画出思维导图,形成“词”的知识体系。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感性积累上升到理性思考。

(目标定位)

1. 诵读课文,理清层次脉络,体会词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2. 鉴赏景情关系、多种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文本特色解读)

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独立的风姿

毛泽东是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在《沁园春·长沙》中,第一个感染人们的便是开篇抒情主人公的“独立”风姿。“独立”这一说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独立小桥风满袖”“独立斜阳数过人”等等,无不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伤之意。

毛泽东以“独立寒秋”的身姿出现在《沁园春·长沙》的起首,“独立”,表明作者只身一人前往湘江,深秋萧瑟,寒意阵阵,胸有激雷,铁骨铮铮。在风急天高的苍凉大背景中,独立的姿态,是不羁的人格,是沉着、镇静,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更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度隐然存乎其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的湘江水,平添了豪迈之气,堪比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刷去了“孤独”之感。境界高标的“独立”意象,是此词拓开描写视野、凝聚情感分量、涵蕴思想活力的重要成因。

自由的生命

从内容角度来看,毛泽东诗词可以概括为三类:侧重自然景物的、侧重社会历史的、侧重人生爱情的。《沁园春·长沙》突出表现出自然景物的雄奇壮美,热情讴歌大自然富有生命力的运动状态。纵览湘江秋景,一扫女愁士悲之秋气,对寒秋有了全新的见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红透了千山万岭的大构图,红得秀丽又壮美,红得热情又成熟,红成了秋之魂,令人热血为之喷薄欲发,毫无“山山唯落晖,树树皆秋色”的衰飒萧索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唱响了红与绿的昂扬交响。在秋江之上,聚焦于竞发的船只,择境之妙,渗透着劲道的灵动之气,脱尽“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迷茫寂寥。

《沁园春·长沙》在大处以山水铺开了活力秋景的大局之后,也从细部着眼,但这里的秋季生命均以其自由的身姿出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竞”字阐释了青年毛泽东“动”“斗”的哲学观,词人正是以自强不息、行健有为的思想感情和动态形式打破了古典诗意的和谐,走向近代豪放再迈向现代崇高。

作者“独立”于秋山、秋水纵看生机勃勃的万物,便有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的深情天问。“怅”的解说有多种,或称“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或称“沉思而感慨”,或称“怅望”(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等。杜甫是“怅然千秋一洒泪”,毛泽东则是“怅然寥廓心高远”,前者是面对时间,后者是面对空间,前者是感伤,后者是高蹈。这里的“问”不是屈原式的“天问”,而是对自然奥秘的寻求和探索,是对秩序法则的怀疑与挑战,更是一种自我期许。

崇高的理想

在上阕,词人的眼光聚焦于生机勃发的万类,其情感凝聚于“主沉浮”的天问,而这一切兴奋的根底,在于思想上的独立见解。下阕展示的独立之精神既是“独立寒秋”的思想基础,也是“独立寒秋”的高级审美形态。下阕的追忆可以看作是一种思想的突围与释放,三个典故精当地抒发了同学少年改天换地的高标思想境界。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意气风发。词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粪土”一词是“粪土之墙”的省略,源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意思是“脏土烂泥砌的墙”,多比喻“无可造就的人”,现代常用成语“朽木粪土”中“粪土”就是这一意思。词人认为“当年万户侯”都是些徒有高爵显位和丰厚钱财而没有真正才能的无用之人,突出了毛泽东对那些“当年万户侯”

极度的蔑视。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大江大河“势不可遏”,青年人却可以“浪遏飞舟”,高官厚禄自可“盛气凌人”,青年人却可以“粪土当年万户侯”。诗人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毛泽东年轻时候喜欢游泳励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首词作者以“独立境界”观照世间万物,感喟生命的活力,潜藏竞争的冲动,飞扬豪迈的大志,境界大开大合,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壮美的意象

意象首先体现在富有崇高的阳刚气概。词人笔下的意象气势磅礴,意境高远。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其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丰富、浓艳、鲜明。百舸奋勇争流,雄鹰搏击苍穹,鱼儿轻快游弋,“击”和“翔”两个动词蕴含了深厚的力量之美,赋予了这些生命极强的主动性,画面积极向上。

意象美还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爱森斯坦有一句名言:“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叠加,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此亦即组合美,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并列意义大于单个镜头的意义,镜头间的并列甚至激烈冲突将造成第三种新的意义。仍以上阕“看”

字所总领的七句为例,“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单个意象,如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接,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画面的层次形成一个意象群,彼此连贯、对比、烘托、暗示,形成极大的内涵张力,涵养出蓬勃生机的主题。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他的诗词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而且在戎马倥偬间,也不辍吟哦或默诵,他自称兴趣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让我们一同走进《沁园春·长沙》的豪放长风,感受青年的行健有为。

二、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一)诵读鉴赏,读出感情

1. 听范读正音:舸(ɡě) 峥嵘(zhēng róng ) 稠(chóu) 遒(qiú) 遏 (è)2. 补充介词,调整语序:独立寒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3. 词类活用,翻译句意:粪土当年万户侯

4. 多种诵读,读出感情:齐读、自由读、领读、表演读、小组竞赛读,掌握诵读要点。

教师备答:“看”是领字,要稍顿,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 一般上下阙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看”以下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哲理概括,要有彻悟、慨叹之情。“忆”,读时应稍顿,突出其领字的作用,以下几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二)理清思路,理解背诵

1. 划分文本层次,理清结构

教师备答: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提供多种划分的思路,允许学生有不同回答,并给予针对性地评价。

(1)章法结构:这首词属“双调”。上阕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 或“小结”;下阙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起过渡作用,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

(2)上下阕内容:上阕写“今日之游”,描眼前之秋景,提出“谁主沉浮”之问;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之峥嵘,回答“谁主沉浮”之问。

(3)四幅画面:“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用“立”—“看”—“怅”—“问”—“忆”—“记”六个字串联画面。

2. 自由朗读,记关键词,顺着思路背诵。

三、体会情感,理解景情关系

问题1 :诗言志,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教师备答:

教师多角度点拨,引导学生知人论诗,结合毛泽东的伟人情怀,参考1925 年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的背景,理解、补充注释内容,如“沉浮”特指“国家”的盛衰,“峥嵘岁月”是不平凡的战斗生活的形象概括,“指点江山”指心系国家大事,“粪土”意译为蔑视,“中流击水”不仅是游泳,更是乘风破浪的象征。

学生互相补充、完善思想情感:《沁园春·长沙》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问题二:这种情感是用哪种抒情方式抒发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教师备答:

抒情诗词有的直接抒情,有的通过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间接抒发情感。

①直接抒情:“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怅”“问”直抒胸臆,诗人面对广阔的宇宙思绪万端,深沉地思索,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国家的沉浮荣衰,一个“怅”字是词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革命风云后发自心底的感慨。

②借景抒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七句描绘的秋景绚丽多彩,生机盎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写枫林如火,寄予着词人火热的情怀,对革命的乐观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不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而且蕴含了词人对自由的追求。“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扩展到世间万物,是哲理性升华。

③写人抒情:“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从年龄气质、精神状态、战斗行动等方面描写“同学”这个意象的特点。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表现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豪情。

④叙事抒情:“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怀人忆事,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唤起了诗人对青年时期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怀念和追忆。

四、鉴赏艺术手法,明确表达效果

问题: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教师备答:

1. 语言炼字美:值得玩味、有魅力的字眼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如“万”

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击”准确地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翔”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这些字突出了秋的生命力。

2. 视角多变化:远近、上下视觉角度富有变化美,上阕选取了三个角度写景,从远到近(山、林、江、舸),从上到下(空中的鹰、水里的鱼),纵横捭阖的大视角、多视角突出了掌控六合的豪迈感。

3. 动静结合: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动静结合,既有肃穆宇宙安静无言的大美,亦有天地生命的高咏低唱,突出寒秋生机盎然之气象。

4. 色彩映衬:山林的火红与江水的碧绿,相映成趣。

5. 运用典故:“挥斥方遒”“粪土万户侯”“浪遏飞舟”,这些典故精当含蓄,翻出时代的新意,充满改天换地睥睨一切的革命豪情!

6. 虚实结合:词的上阕实写眼前所见湘江壮丽多姿的秋景,下阕虚写回忆峥嵘岁月,虚实结合,开拓了文学史上写秋的境界。

(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要找准切入点,设计两到三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主问题,大树好开花,小花易散难成景,学习任务明确、集中,课堂自然高效。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与把握情感同样重要,二者不可有偏废。艺术手法是理性层面,是情感鉴赏的升华,不是背条款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驾驭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艺术手法的运用。

(名师点评)

《沁园春·长沙》是高一语文第一课,李颖辉老师基于学情选择教法,“整体感知”

从字句的准确朗读与把握基调开始,“内容理解”从体式的独特句法与语序还原开始,“层次梳理”从双调的章法结构、上下阕的今昔之游、全词的四幅画面开始,之后,一切细读与鉴赏,都有了坚实的基础。难能可贵的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将知识的传输毫无疏离感地融入朗读背诵中,这既体现设计者的匠心,更是颇显功底的整合。

接下来抓住核心问题展开,探讨诗人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其中,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写人抒情、叙事抒情几个鉴赏点的确立都十分精当,巧妙地引领学生理解进步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最后一个环节是艺术手法的鉴赏,“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分析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的方法。

不好的诗词教学只有知识传输而缺少美感与鉴赏,低效的鉴赏课又多是模糊的意会却缺少知识学习,只有高效的鉴赏课才能做到精确却不失美感。李颖辉老师的设计就达到了精确而不损美感的高度,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任玲点评)

(作者简介)

李颖辉,大连市第十二中学首席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大连市优秀教师、大连市骨干教师、大连市劳动模范。在《语文教学通讯》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在语文教学的路上,真诚热情,追求感性与逻辑的交融,诗意与哲思的兼美。

以吟诵品读触摸诗人生命脉搏──《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三

程红祥

(学情文本定位)

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了,对于“词”的基本常识、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特点以及词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都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但是初中语文教学侧重点偏向识记和练习,而《沁园春·长沙》刚好是从初中到高中过渡的第一篇课文,应该注重初、高中的教学方法、手段的衔接,更应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抓住“意象”和“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从而为后阶段学习古诗词作好铺垫。

《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有相应的教学要求:“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这首词作于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这年深秋,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彩多姿、生机盎然的湘江寒秋图,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雄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下阕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中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经典作品,引导中学生领会词人主宰天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概,这将会对他们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

(设计理念)

诗词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诵读。古时的国文教学特别关注熟读成诵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国文本是‘读’的学科”。诗词是最讲究节奏、韵律的,可以说它是最具备音乐性的文学作品。其实在古代,像《诗经》、《汉乐府》、《唐宋词》,都是可以歌咏演唱的。鉴赏诗词时,只有把它诵读出来,通过有声的语言,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所包含的情感和韵味。语言学习重在运用,尤其是古诗词,教师要多引领学生诵读文本,在诵读中理解诗词内容和情感,再在理解中诵读诗词。这样,就很容易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的思想,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进一步理解诗词内容和情感。《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年轻时代的佳作,也历来被人们奉为适宜朗诵的经典作品。从内容上看,它是现代的,但形式是传统的,而传统诗词押韵、字数、平仄都有讲究,韵律性很强。为此,我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加深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本着这个理念,我采用了多种“诵读”方式,先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词。有自由朗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深情演读等方式。从初读到精读、品读,再到研读,力求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诵读”,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学目标,最后由浅入深地鉴赏诗词。

(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新课程的理念,我制定目标如下:

1. 继续了解“词”的基本特点,训练诵读能力,在诵读中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2. 借助意象、手法等要素,分析这首词情与景的关系,初步领略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革命情怀和战斗精神,提升鉴赏能力。

(文本特色解读)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作品既有极强的艺术性,又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全词通过对长沙深秋景色的描绘和革命斗争历程的回忆,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革命前途的关切和激流勇进的斗争精神。它体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国家兴亡、改变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词中写景绚烂多彩,抒情饱满热烈,言志慷慨激昂。融写景、抒情、言志为一体。

写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说到“寒秋”,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国古代诗人,大都离不开“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的萧索、肃杀之气。从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起,“悲秋”成了中国古代骚人墨客笔下的恒久主题。但毛泽东笔下的“寒秋”,全无萧索之气。开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分别点明了时间、地点。看似平淡,实际为下文蓄势。下文以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来势汹涌、一气呵成。其意象丰富,“山”“林”“江”“舸”“鹰”“鱼”;意境开阔,“万”“尽”“漫”“百”“翔”“击”。

这些词语让大自然中的“万类”全在这“寒秋”的“霜天”之中“竞自由”,为读者呈现出一片五彩斑斓、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展现出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机活泼、令人向往的景象。在这里,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类,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自由自在,竞相生存,和谐发展。

上阕中,诗人站在橘子洲头,面对“寒秋”,没有“悲秋”,有的是感慨激昂的“赞秋”,赞颂锦绣河山的壮美,赞颂秋天万类霜天的“自由”,抑或可以说,这就是一首秋天的赞歌、自由的赞歌。他一反传统的“悲秋”基调,描绘了绚丽多彩、生机勃勃之秋景,可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抒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的上阕最后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像屈原的“天问”一样。面对着一派生机勃勃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广阔大地,作者发出了疑问。一个“怅”字,词人由眼前之景想到了国家命运和革命前途,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主人呢?引人深思。下阕中,词人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中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形象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疑问——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和权贵、敢于改造旧世界、英勇无畏的青年革命者。“谁主沉浮?”这一仰天长问,是一个涵盖人类历史、现实斗争的深刻问题,它凝结了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的深沉思考,对祖国命运的热切关注和苦心求索。这一问,抓住了当时革命斗争全局中的根本问题:中国的命运究竟由谁来主宰?

这一问,掷地有声,发人深省。抒发了他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自己将投身一场伟大革命的满腔豪情。其实,在毛泽东后来的作品中,他也用豪迈的诗句做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那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言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词的下阕结尾处,作者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两句,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中流击水图”:词人跟战友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高浪急,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是眼前这群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险恶的波涛虽然能阻止飞快行驶的船只,却不能阻止词人携战友们到中流劈波斩浪、一往无前。用中流击水的豪情给同伴以鼓励,也是对革命前途的一片展望。其实,“中流击水”就是“中流击楫”的化用,《晋书·祖逖传》中写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表现了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中流击水”采用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诗言志,歌咏言。在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下,在个人政治境遇不如意的情况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不仅给我们吟唱了一首昂扬的励志之歌,同时也展示了词人的鸿鹄之志。一代敢于改造旧世界的进步青年形象,横空出世。他们有抱负:“以天下为己任”。他们有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教学环节)

一、自由朗读,强化字词

首先请同学们把整首词自由地朗读一遍。之后,用笔勾画出自己难读难写的字音字形。

教师备答: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展示,加强对学生字词掌握情况的监督。

沁(qìn)园春 橘(jú)子洲 百舸(ɡě)争流寥廓(liáo kuò) 携(xié)来百侣 峥嵘(zhēngróng)挥斥(chì)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 màn(漫)江碧透鱼xiánɡ(翔)浅底 书生yì(意)气 万户hóu(侯)二、个人朗读,技巧指导在字音和词义都把握的基础上,请两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朗读这首词。再分别请两位同学做出评价。

教师备答:

读不是随心所欲的,要注意节奏、韵律和感情。指导学生要读出轻重缓急、要读出喜怒哀乐,要读出毛泽东诗词那种激昂、雄浑的气势。教师指导之后学生练读。

1. 朗读节奏如下(重音在字下面加“着重号”,“//”需停顿长一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 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 浅底,万类霜天// 竞自由。怅// 寥廓,问// 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携来/ 百侣曾游。忆// 往昔/ 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 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

2. 感情基调:深沉而豪迈,读的时候节奏要舒缓从容,表现出一种沉稳雄浑的气势。

3. 语气:上阕中,“独”后节奏平缓,情绪沉稳,“看”后节奏急促,情绪激动,“怅”后节奏舒缓,情绪深沉,下阕中,“恰”后节奏急促,情绪激昂。

4. 突出韵脚:秋、头、透、流、由、游、稠、遒、侯、否、舟。本首词押ou(iu)韵。

三、范读引领,激发想象

教师范读,学生在听读中体会感情。

教师备答:

示范引领,激发兴趣。最好的范读应该是教师本人。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教师声情并茂地诵读,使学生迅速进入诗词意境,为本词的雄浑气势所感染。

上阕:“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第一句要读得舒缓,读得慢,要读出一种从容镇定。试想,诗人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宽广辽阔的背景之中。激发学生想象:青年毛泽东独立于湘江边,眼见江水滚滚北去,感慨万千。所以,诵读的时候,要读出一种深沉、从容之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要重读,要读得高亢、雄浑一些,以让人想象山之“多”。“ 层”字也如此,让人想象“层层叠叠”的情形。要读出一派壮丽的秋景的味道。“百舸争流”需读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千帆竞发之气。让人想象有很多条大船争着在江面上疾驰、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击”“翔”都要重读,读出一幅碧空万里的空中,雄鹰振翅高飞;清澈见底的湘江里,鱼儿自由欢快之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此景此情,毛泽东感慨万千,用俯瞰宇宙的眼光向世界发问。一个“怅”字,一定要读得深沉而激昂慷慨。

下阕:总体来说,下阕主要回忆词人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之气,节奏上需要读急促一些、激昂一些,以体现出一种青春蓬勃之气。“恰同学少年……激扬文字”:应该读得激越慷慨而热情奔放。“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应该读得斩钉截铁而英勇无畏,速度可以稍微放慢,尽量读的雄健一些。(粪/ 土/ 当/ 年// 万// 户// 侯!)“曾// 记否?到中/ 流/ 击/ 水,浪//遏/ 飞//舟!”最后一句更要读得激昂而豪迈、铿锵有力。让学生听读时体会感情:上阕中,体会作者乐观积极的感情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下阕中,体会进步青年敢于搏击风浪的信心和对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

四、精读诗词,想象画面词中展现了哪几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

教师备答:

1. 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2. 湘江秋景图: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近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视:鱼翔浅底(仰俯:动态)。然后发问——谁主沉浮?(提问)

3. 峥嵘岁月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4. 中流击水图: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后两幅图景——回答了上阕的问:同学少年(回答)。理清情景关系: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五、悟读涵泳,以意逆志

“读”其文,而“品”其人。诗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其诗作也往往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志”。作为政治家、诗人的毛泽东,志气宏大,其诗词的精神境界也必定雄奇壮丽。对此姚雪垠曾有一段极为精辟的见解:“他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由他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培养成的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人格,以及蓄积于胸中的革命激情,喷发而为诗。”以意逆志,能读出毛泽东的人格精神。

为了从诗词中“品其人”,请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到一位怎样的毛泽东?(以具体的诗句为概括依据)

教师备答:

我读到了一位 的毛泽东。示例:对秋的礼赞、热爱的毛泽东;有浪漫情怀和激昂情感的毛泽东;有远大志向、宏伟抱负的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非凡气魄的革命者毛泽东;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毛泽东;对革命和祖国前途乐观自信的毛泽东;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的毛泽东;敢于蔑视权贵、抨击黑暗的毛泽东。

六、背诵全词,激发豪情

“名人少年多立志”。通过背诵,再次感受《沁园春·长沙》所表达的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去领略那种改天换地的豪情。词人传达了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理解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进而激发年轻人的壮志豪情。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课前精心设计和课堂上认真组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从初读到精读、品读,再到研读,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学生自己最直观地接触文字本身,再通过各种方式的“诵读”,也就是用声音语言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深刻地体会到:根据不同文体特征来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很重要,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很重要。但是,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教学“悟读涵泳,以意逆志”环节中,由于相关链接和背景资料介绍偏少,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吃力。所谓“知人论世”,如果这一环节有更充分的背景补充和介绍,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名师点评)

叶老言“国文本是‘读’的学科”,道破汉语学习的本质,诗词韵文更是如此,不仅读,且重要在诵读。程红祥老师这堂课就是以诵读推进教学的:学生自由朗读,咬准字词;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读;教师进一步范读,加固前一环节的指导,并由听读过渡到感知情感;接着以精读想象画面,体会情景关系;然后以一个较为开放的设问引导学生悟读,以意逆志,读出词人形象;最后深情演读,让学生走近作者内心,感受作者思想,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背诵中激发豪情。

读是主线,其他一切体会、理解、鉴赏,都融入诵读指导中完成,这读便有了读层次,也有了读含量。整个课堂举重若轻,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达成了教学目标。

散发语文味的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多年以后,或许他不记得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但唇齿含香、心潮澎湃的声律含咏、音韵模拟,却犹在耳畔。

(任玲点评)

(作者简介)

程红祥,云南省曲靖一中语文骨干教师。曾参与云南省“十一五”立项课题“亲近经典:语文专题阅读实践与校本教材开发”,荣获国家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发表过省级刊物十余篇文章;曾承担2012 年新课标全国乙卷考试方案分析高考备考复习与考试研讨会公开课“古诗词鉴赏‘结构思路’的探讨”。2015 年被曲靖市教育局评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教育理念:教人求真,学会生存。人生追求:自由的呼吸,诗意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