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4

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迷乱与探索

在孩子俄狄浦斯期之后,青春期之前的阶段,弗洛伊德将其命名为“潜伏期”,意谓孩子对性的兴趣潜伏了下来。这一阶段性别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孩子通常会与同性伙伴一起组成小团体,而和异性个体保持距离。

此时的孩子进入了小学阶段,认知能力继续发展,情绪稳定度越来越高,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他们将主要的精力投注在了学习上。

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被迫过早地承担起家庭责任,甚至扮演起了“父母”的角色,例如照顾弟弟妹妹、买菜做饭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大人”,则可能会因为过快进入了成年阶段却没有足够的心理成熟度作为支撑,而出现身心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男孩儿和女孩儿进入了继婴儿期之后人生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青春期”(adolescence)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adolescere”,其含义是“成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规定为10~19岁,其中女孩儿青春期的开始和结束年龄比男孩儿提早2年左右。

一般将10~13岁划分为青春期早期,以第二性征出现至女孩儿月经初潮,男孩儿初次遗精为止,年龄因人而异,此阶段的孩子处于成长加速期,每年的身高大约可增加5~10厘米;14~ 16岁为青春期中期,以第二性征发育为主;17~20岁为青春期晚期,表现为从第二性征发育成熟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女孩儿月经周期呈规律性,身高停止增长。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随着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发育,青少年的体形变得越来越像成年人。但是,剧烈的生理变化,导致对身体意象的自我评价亦容易变得起伏不定。

和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有消极的自我评价并感到抑郁,尤其是在崇尚身材苗条的社会压力之下,女生更容易罹患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从男生与女生的关系来说,和潜伏期的性别分离不同,他们对于异性的追求和性的探索,进入继俄狄浦斯期之后的第二次高峰。

此时的青少年,通常远离自己的原生家庭,背离父母的价值观,加入同龄人的团体,经历着让父母头痛不已的“青春期叛逆”。他们“叛逆”的过程,也是更进一步分离个体化的过程,他们在自我同一性的混乱中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职业理想等;他们也要离开婴幼儿期所爱的对象(父母),探索并确立自己的性取向,寻找新的爱的客体,同性恋也往往在这个阶段出现。

总之,这是一个成长过程中急剧变动的“中间地带”,用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认同危机概念的提出者艾瑞克·埃里克森(Erik H.Erikson)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合法的延缓期”,用来整合之前儿童期自我同一性的各个成分,解决认同危机,并建立新的自体连续感和一致感。

▲性身份的认同

对于青少年来说,把与“性”相关的部分整合进入自己的自体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并不是直到青春期才突然开始。我们知道,从出生的第二年开始,当孩子不用穿纸尿裤时,他们就会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当然也包括自己的生殖器官,并在刺激的过程中获得异样的愉悦感,我们将其称为“自慰”。

对于孩子来讲,这是他们了解自己身体的重要尝试,此时,父母是严厉地制止,还是不强化但也不禁止呢?父母对“性”的评价和态度,从很早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随着孩子对性别差异的探索,性意识的萌芽,父母们可能需要去面对各种与性有关的问题的提出,诸如:“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男孩子有小鸡鸡,女孩子没有小鸡鸡?”“为什么妈妈有‘奶奶’,爸爸没有‘奶奶’?”还有可能会被孩子看到做爱的场景。

父母是回答“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还是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让他知道,因为爸爸妈妈的相爱,经历了一些过程,就有了你。”

父母的态度和回应方式决定了,对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性的身体”和“身体的性”,是属于我们自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被言说,可以被理解,也可以被放在一个适合的位置;还是成了背负羞耻感的、无法被言说的、需要被幽禁在暗无天日之地的存在。

孩子们会带着这些早期的印记,进入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期。不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会面临性教育的问题,相较于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同伴间的交流和互联网的使用成了他们非常重要的学习渠道。而家庭和学校对待青少年第二性征发育的态度,又会影响到这个年龄段孩子不稳定的自尊心。

男孩儿和女孩儿对于各自性别身份的认同和彼此性别差异的探索,从他们两三岁性别意识产生时就开始了。但真正意义上的“生殖器的”性,以及对于异性有性吸引力的身体意象的建立和亲密关系的初探,还是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才正式提上日程的。就像房屋搭建中地基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儿童期的依恋质量、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发展情况等都会对青春期性身份认同的建立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比遗精对男孩子的微小影响,月经对于女孩子的影响则要大得多。随着女孩子的月经初潮,她们需要开始使用卫生巾,随着乳房发育定型,也要开始使用胸罩。母亲对女儿成长的这两个关键点的态度非常重要。尤其是月经初潮时没有规律,抑或只是少许斑斑点点的经血,女孩儿可能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这时,有的母亲只是扔给女儿一包卫生巾,告诉她以后就要用这个了,让她独自去面对从女孩儿慢慢成长为像妈妈一样的女人过程中的各种惶恐不安、不知所措。但有的母亲则会欣喜地让女儿知道,她的生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她的身体会慢慢发育成熟,对男孩子会有性的冲动,需要面对异性并与之建立亲密的性关系,随着排卵和月经周期的规律,她也将像妈妈一样拥有孕育孩子的能力。不同的应对,会给女孩子的自我感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相较于月经的私密性,女孩子的胸部发育则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也是女性性征更突出的外在表现。对于原本就不自信的女生,更容易面对这一变化羞涩不安、不知所措。她们可能会穿紧身衣把胸部束平,或者穿宽大的衣服把胸部遮住;她们走路时可能会含胸驼背;上体育课时更是局促不安。

总之,在自我身份认同混乱和整合的重要阶段,伴随着青春期身高体重的增加,乳房的迅速发育,性器官的逐渐成熟,就像婴儿需要在妈妈的眼睛里看到自己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一样,女孩子也需要在作为同性的母亲的眼神和话语中,看到其对自己这一新的生命阶段的理解、接纳与指导,才能帮助女孩子将自己的女性身份整合进入自体中,成为完整体的一部分,抱持自己的惶恐与羞涩,浇灌并滋养那含苞待放的“花蕾”,而不至于压抑和隔绝。

对于男生而言,虽然第二性征的发育带来的生理上的影响没有女生那么大,但随着其身高体重的增加,睾丸的发育和遗精的出现,面部毛发的萌发,喉结发育、声带变宽而出现的声音低沉等,让他们对于自己正在由男孩儿成长为一个像父亲一样具有生育能力的、性成熟的男人,同样有着复杂的心理反应。

相较于女生因为早熟带来的焦虑、抑郁(因为看上去年龄更大、体重更重),相对晚熟的男生则会显得更加焦虑,更渴望自己的成熟,以及获得别人的关注。

就青少年很普遍的自慰来说,除了因为道德(超我)批判带来的内疚、自责等情绪以外,和女孩子的相对隐匿比起来,男孩子的自慰会伴随着阴茎的勃起与射精,再加上对健康受损的担心,男孩子更容易焦虑不安。

而就彼此的关系来说,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男孩儿和女孩儿由相斥变为相吸,在正襟危坐的课桌下,荷尔蒙的波浪暗流涌动,递纸条、写情书、视频聊天、结伴同行、初次接吻、初尝禁果,暗恋、明恋、初恋、失恋……

在这个动荡的青春期里,他们在压力重重的课业中,在好奇与懵懂、羞涩与兴奋的交织中,探索着:爱是什么?性是什么?自己的性别认同是什么?性取向又是什么?如何建立恋爱关系?如何面对情敌的竞争?如何面对追求与竞争的失败?如何在情感与学业间取得平衡……为即将到来的成年早期做着各种准备。

▲信念价值与职业理想

如果说“爱与工作”是成年人生活的两大主题,那么青春期则是重要的预备阶段。但学校和家庭对两者的态度,几乎还是一边倒的以学业为重。除了所谓的学习成绩,也许对于青少年而言,更多的迷茫、更多的困顿还在于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的问题,除了上文所说的与性别和性相关的主题,还包含: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怎样的?我以后想要以什么样的职业在社会中安身立命……这些问题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带着婴幼儿期人格建构的基石,进入了青春期。

临床与发展心理学家詹姆斯·玛西亚(James Marcia, 1980)划分了四种不同的认同水平:

认同感混乱

“这一类个体对认同问题不做思考或无法解决,对将来的生活方向未能澄清。”这是一种比较散乱的自体状态,没有形成稳定的身份感,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容易陷入社会孤立。

认同感早闭

“这类个体获得了自我认同感,但是在这种认同感的获得过程中,并未经历在寻求最适合的自己时应该体验的危机。”

举例来说,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是追求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成功,于是,孩子理所当然地认同了、毫不犹豫地选填了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以便未来能够进入高薪行业。

或者,母亲希望女儿能够去学会计专业,毕业以后可以去做稳定的财务工作,这对女孩子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女儿想也没想就同意了。诸如此类的状况,都可称为“认同感早闭”,这样未必有问题,但如果有一天,孩子开始质疑既有的信念系统了,便会带来内心冲突,并产生“认同感危机”。

认同感延缓

“这类个体经历了埃里克森所说的认同感危机,正在主动提出生活价值的问题并寻求答案。”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就和环境格格不入,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实话实说、真诚以待,所以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我自己也对别人讲真话,可我们那个小县城推崇的价值观,是懂得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打小算盘,这才算“机灵”,我因此被人骗了,还被人笑话。我内心不接受也不认同这些东西,但是我所信奉的东西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是如此,我的很多初中同学都去读中专或者技校了,我要读高中考大学,可是,考什么专业呢?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寒暑假的时候,我会自己主动去写作文,然后拿给语文老师看,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肯定,我记得,我前后找过好几个语文老师,但不知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夸过我。我也想当配音演员,我买了所有能买到的配音磁带,没事就一个人嘟嘟哝哝地背台词,我可喜欢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那些配音演员啦!为此,我还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当时唯一能买到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结果,编辑还真的给我回信了,大意是说,没有专门的专业,要靠星探挖掘。星探?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我还有很多其他的梦想,但是总之,我上了个大专院校,念了一个叫“物业管理”的专业,换过不少行业和职业。

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感危机会在青春期的早期出现,并在15~18岁得以解决。但菲利浦·梅尔曼(Philip Meilman,1979)的研究显示,要到21岁之后,大部分的个体才会达到认同感延缓,并获得稳定的认同感。但即便获得了认同感,也不代表就固化下来。

譬如说,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全职在家相夫教子的女人,如果有一天离婚了,可能就会重新思考作为女人的身份认同。并且,对于认同感的不同方面:职业选择、性别角色、宗教信仰、政治意识,其发展也并不均衡,可能有的获得了,有的没有,有的过早关闭了,不一而足。

认同感达成

“获得认同感的个体通过自身的付出,确立了特定的目标、信仰、价值观的承诺,解决了认同问题。”梅尔曼的研究显示,在成年之前,15岁时只有4%的个体获得了稳定的认同,而18岁时有20%的个体获得了稳定的认同。相对来说,在比较早的阶段确立了自己的所喜、所长,并能和职业理想加以衔接的,便也能够更快地完成所谓的“自我实现”吧!

我自己是比较晚才确立了关乎价值信念系统和职业身份的认同,而各种尝试和探索,似乎是一点点地把“不是我”的部分慢慢地削去,关于“我是谁”的清晰意象才渐渐地显露出来。

总之,青春期作为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从依赖走向独立个体化的时期,是从冲突与混乱慢慢走向自体统一的时期,也是为未来的成年生活进行前期准备的时期。

如果孩子在成年之前得到了恰当的养育,度过了不同的成长关键点,生理与心理的成熟度与年龄相匹配,他们将能更好地面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挑战;反之,则可能困难重重,甚至遁入“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