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群雄传之天威陨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0031]宗周往事

宗周西郊,扈城。这里距离宗周的丰镐二京中的老城丰京的东南,距离仅有三十里地,因而被秦襄公选定为秦军的临时大营。公子力率着徒兵驻扎在这,作为后勤供应基地,正在紧张地准备弓矢,粮草,晚食。

约期三日的总攻时间很快到来,这天清晨,丰城西郊,秦襄公率军已经列阵完毕,从北至南分为上中下三军,每军战车各五十乘和甲士五百,随着秦襄公的一声令下。右庶长率车五十乘,攻城北,秦襄公领中军车六十乘,攻西门。左庶长率车五十乘,攻城南。东征回援的北狄部队,也分兵来此协助赤狄进行防守。他们分为两阵,抵挡秦军。

丰镐二京的新城,镐城。东南郊外,天王大司马尹昆领中军,申国司马开父领上军,曾国司马领下军,许国部队最少,就作为预备部队,列阵在三军之后。

义渠王亲率北狄大军,白狄、青狄、黑狄三部,也列阵三队以待。随着天王大司马的帅旗挥动,战鼓声扬,王师及诸侯三军车骑,一起向狄人扑去。戎狄之众也不甘示弱,冲锋迎战。

一场华夏诸侯和戎狄大决战就此打响!这场世纪大战,不但是宗周京师收复战,也是华夏族和北方戎狄部族的生存空间争夺战,它的胜负结果,直接决定华夏和戎狄两大族群,谁能定居关中平原,并影响着未来几百年的历史走向。

戎狄族群世居黄河之北的大草原,以游牧为生。华夏族群则世居渭河流域、也就是关中平原,以农业立国。两大族群自古以来就以黄河作为天然的分界线,而处于分界线上的黄土高原,就成了两大族群的天然屏障和缓冲高地。

东西纵横、南北交错的黄土高原,被黄河上游环绕着,并拥抱在怀中。千万年来,就成了戎狄和华夏族必争的战略高地。对于分居高原南北两侧平原的两大族群来说,谁能占据黄土高原,谁能就在战略态势和发展趋势上,占得地利,获得主动权。

华夏族群,在黄帝一统天下之后,亲征戎狄,占据了黄土高原,黄帝得以安葬于黄土高原之上的桥山。千年以后,黄帝嫡嗣陶唐氏开始衰落,黄帝所创的基业逐渐没落,绘制的版图也慢慢萎缩。

你退我进,北方的戎狄部族复卷土重来,从北面逐渐蚕食,慢慢的占据了黄土高原,在此生活的一些华夏族裔,因为不愿搬迁远离故土,就臣服于异族,最后被其同化,也逐渐融入了戎狄部落之中,黄土高原最终成了华戎杂处的高原山区。

在戎狄居高临下的不断侵袭之下,生活在渭河流域的陶唐氏逐渐退却,最后在一场大地震的冲击之下,被迫从渭河平原迁居到了临近的汾河平原。

他们以黄河为天险,以太行山脉为屏障,定都在汾河平原中南部,这里西临汾河,东依太行,新都命为阳城,渭河平原自此就被留给了同为黄帝族裔的周人部族。

及黄帝的侧裔夏启兴师,攻灭陶唐氏,宫城阳城就变成了一片废墟,后人称之陶氏城,后来以讹传讹,谐音成了陶寺。

夏启立国后,其都城和疆域,基本多在中原之地。周人因为和夏族都同祖黄帝,所以渭河平原得以免于兵祸。后来,东方的商人兴起,合子、嬴二姓诸侯之众,攻灭定居中原的夏桀,迁居中土,建立了商朝。

后世商王们相继征伐,不断开缰扩土。他们东并诸夷,直抵海滨;北征戎狄,至于大漠;南伐诸蛮,越过长江,直抵南岭;西征羌戎,穿过戈壁,到达昆仑。尽占平原之地、江河之滨、以及金玉矿山。

当是之时,南蛮东夷、北狄西羌,只得渡海登岛,深入山岭,迁于荒漠,逃窜雪山,天下四海,苦商久矣!居于渭河平原的周人,也被迫北窜于黄土高原,与戎狄部落错居杂处,渭河平原落入商族诸侯手中。

后来迫于戎狄部落的侵袭和驱逐,周人为了生存,在黄土高原上东躲西藏,几经迁徙。最终在古公亶父的带领下,归降于商王武乙,获赐岐邑,从此,周人定居于岐山之南,渭河之北的周原之地。

古公亶父乃去戎狄之俗,筑城郭,建室屋,营邑居。依殷商之制,作五官有司,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於是民得安居,士得官爵,国人皆歌乐之,大颂其德。

北有戎狄之强,南有商王分封的诸侯林立,饱受戎狄侵虐的古公亶父,居安思危,思前虑后,在临终前,将大位传于骁勇善战的少子季历。为了使交接顺利,他不惜将长子太伯,次子虞仲放逐于南蛮之地。

此举虽然残忍,但事后证明,“知子莫若父”的古公亶父,其痛苦决择是正确的!三年守父之丧一经完毕,在商王武乙二十四年,季历便率周师长途奔袭,越过关中诸侯,东伐于程,大战于毕,一战定乾坤,将渭河与黄河之会、华山之北的黄帝龙兴之地华阴地区,收为已有。从此,初战告捷的毕邑,成了周人举行阅兵誓师的神圣宝地。

自占得华阴地区,周人就掌控了黄河上的风陵古渡和崤山上关塞之险,水陆两路并在手中,从而隔断了关中诸侯与商王朝之间的联系。

随后,季历前因程邑,后以周原,前后夹击。经过多年的征伐,陆续征服了商王分封在渭河平原的众多诸侯小国,周人终于得以返归于千年故土渭河平原。

占据了丰沃的渭河平原之后,周人迅速发展壮大。六年之后的商王武乙三十年,季历亲率周师北伐义渠,不但击败百年宿敌,还擒获死义渠王以归,作为祭祀之用,告慰古公亶父的在天之灵。

商王武乙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朝王,商王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皞,马十匹。

三十五年,周公季历,受商王之命,向西讨伐西羌落鬼之戎,大胜而归。得知季历大捷,商王武乙高兴地西巡周地,慰问爱将。

这年冬天,在季历的陪同之下,心情大好的商王武乙田猎于河、渭,也就是黄帝龙兴的华阴地区,谁知运气不好,居然被暴雷震死了。这给商周刚热起的亲密关系,泼上了一盆冷水。

商王文丁继立,四年后,周公季历征伐余无之戎,又大克之,即被商王文丁命为统管雍州之地牧师,是为关中平原的众诸侯之长。

文丁五年,周公季历修筑程邑,作为东征基地。七年,周公季历讨伐始呼之戎,又大克之。

十一年,周公季历征伐翳徒之戎,俘获其三大夫,亲自押送到朝歌,向商王献捷。文丁嘉季历之功,锡以圭瓒、秬鬯,并赐九命之服,命以为伯。骁勇善战、一生致力于征伐戎狄的季历,成了第一代西伯。

然而,在季历归返之时,商王文丁听信馋言:“先帝武乙非死于天雷,实为季历所害。”于是狐疑不已,又不敢放虎归山,便将季历囚禁于塞库。

季历终其一生,精忠报国,为商王朝四处征伐,屡屡大胜戎狄,宣扬天威。却因功高盖主,一句谗言即被囚禁,因此悲奋不已,不久便抑郁而终,其子姬昌继立,是为西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