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是女性:如何深度疗愈代际创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共生的母亲:不放手的爱影响女儿一生

共生依赖及其特性

共生是一种母婴关系,即婴幼儿对妈妈全然的依恋。没有妈妈或像母亲一般的抚养者,婴儿就活不下去。共生会带来一种融合的感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没有心理边界。

对婴儿来说,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也是他们身体生存和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婴幼儿和妈妈的共生是健康的,但如果妈妈很依赖孩子,把孩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全部,那么,妈妈在心理上就和孩子建立了一种“共生幻想”的心理契约。本着契约精神,孩子也需要把妈妈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这就是“共生依赖”的关系。

共生依赖是妈妈对孩子共生式的依恋,也是成年子女对妈妈婴儿式的依恋。通常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两者常常共存。

共生依赖的特性是关系的排他性。

就像一些吸引女性的暖男,他很可能还是一个“没有断奶的男孩”,与自己的母亲还处于共生依赖关系。如果女孩嫁给他之后和婆婆一起住,那婆媳之间很可能产生巨大的冲突。因为婆婆通常认为自己和儿子的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自己对儿子及与儿子有关的一切(包括妻子、孩子)都有无上的权力。和儿子共生的妈妈是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爱其他女性的。

孩子在共生依赖关系中的核心体验是窒息感、内疚感、羞耻感,还有无法意识到的愤怒和忠诚。

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为了和孩子保持共生关系,很可能会通过各种爱的方式控制孩子,包括控制孩子的所有决定,比如穿什么衣服,学什么专业,和谁结婚,在哪个城市生活,等等;或者通过持续要求、纠正、批评和批判孩子,让孩子常常觉得自己不好。这些都会让孩子失去自我。而让控制得以生效的办法,就是母亲不遗余力地告诉孩子,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会导致孩子产生深深的内疚感。在妈妈控制性的爱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满足妈妈的需要,而无法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以至于他们长大之后也常常无法表达不满和愤怒。和母亲的共生关系会导致孩子丧失自我,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从而陷入深深的无价值感,这是羞耻感的根源。若孩子在爱的名义下被控制,这个孩子只能一生忠诚于母亲,并将愤怒深深埋在心里。

很多时候,在婆媳发生冲突时,丈夫会忠诚于母亲。那些对母亲无法表达的愤怒,通过投射,便由妻子表达了。妻子作为“不孝顺”的恶人,常常会被批判、被孤立。如果婆婆和儿子共生,婆婆则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战斗,因此导致儿子婚姻破裂的不在少数。儿子为了母亲放弃婚姻、放弃妻子,这是世界上“最忠诚”的爱,也是伤人伤己的爱。

人的一生必须在和母亲、父亲以及家庭的分离中得以成长、成熟。如玛格丽特·S.马勒(Margaret S. Mahler)提出的分离个体化所说,有分离才有自我,才有个体存在的感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地活着。从和父母的关系中分离,是一个人向独立和成熟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共生依赖会让孩子对“依赖”与“独立”的理解产生严重混淆。

《千与千寻》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影片里的巨婴“坊宝宝”就是严重混淆“依赖”与“独立”的典型代表。汤婆婆对他的爱,就像那个堆满玩具的婴儿房,将他的心灵禁锢了。他成了一个永远无法长大的巨婴宝宝,被困在爱的牢笼里,感到非常愤怒。直到千寻带着他经历了一段冒险的旅程,坊宝宝才摆脱了汤婆婆控制性的爱,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和思考,并且因此感觉到快乐。

共生依赖导致共生绞杀

如果妈妈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切,那么,妈妈很难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步放手。这会形成不健康的共生依赖关系。

电影《黑天鹅》中,主人公妮娜和妈妈就是这样一种病态的共生依赖关系。妮娜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把她视为生命中的一切,并把她当作婴儿一样照顾和控制,比如帮女儿剪指甲、检查身体、不允许她有私生活、不允许她关房间门,等等。

妮娜的妈妈将妮娜视为自我的一个部分,通过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控制她的思想和精神。妮娜的任何抗议都会让脆弱的妈妈崩溃,她的自主和独立被妈妈视为抛弃和背叛。最终,妮娜的内在自我分裂为两个形象:一个像白天鹅,是顺从妈妈的乖乖女;一个像黑天鹅,是充满欲望、攻击性和毁灭性的自我。

有共生依赖,就有共生绞杀。共生绞杀的母女关系,导致女儿无法活出自我。

就像电影里妮娜的妈妈,用不放手的爱和控制扼杀了妮娜的自我,让她成为妈妈的精神傀儡。最终,妮娜只能通过绞杀自己,以生命为代价,用死亡的方式和妈妈彻底分离,活出自我。现实版的“黑天鹅”并不罕见。绞杀自己的方式还包括患上一些精神疾病,比如进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

共生依赖既绞杀了妈妈的夫妻关系,也绞杀了孩子的亲密关系。

如果夫妻关系好,基本不会发生妈妈和孩子共生的情况。妈妈和爸爸爱的联结,让孩子可以既爱妈妈,又爱爸爸,同时也接受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对孩子而言,这就是一种三元关系。关系里形成的三角空间是自我成长所需要的。

而共生是一种二元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里,没有空间可以容下第三者。这意味着妈妈和孩子的二元联结容不下爸爸,也融不下孩子的伴侣。

如果一个妈妈和伴侣的关系不好,她通常就会联合孩子来共同对抗自己的伴侣。比如,妈妈会持续地和女儿抱怨:你爸爸是一个无能、自私又不负责任的人。孩子都需要依恋父母,特别是依恋妈妈得以生存,因此,出于生存的需要,女儿会在冲突和痛苦中认同妈妈,憎恨爸爸。这会导致女儿无法和男性发展成熟的亲密关系,因为那些“恨爸爸”的部分会被投射到男性或者伴侣身上,导致他们之间亲密关系的破裂。

妈妈和女儿产生共生关系的原因

为什么妈妈会和孩子产生共生关系呢?

诸多临床经验显示,需要和孩子共生的妈妈在早期都有严重的创伤性经历。通常情况下,越早期的创伤带来的伤害越严重。

我们这代人的妈妈多数是在20世纪40至70年代出生的,她们经历了很多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创伤,比如在家庭里被忽视与虐待、遭遇重男轻女这类落后观念带来的不公平对待等。这些经历都导致她们有比较严重的创伤,这些未解决的创伤会通过养育传递给下一代。

在心理学研究里,共生依赖主要是由生命早期的创伤造成的,即在婴幼儿时期,孩子无法获得和妈妈稳固的情感联结。

有的妈妈早年被自己的妈妈忽视、虐待或抛弃,因此她们需要找一个人满足自己对理想父母的期待,即一种无条件的爱,以弥补缺失的爱。爱的匮乏使一个人对爱的期待变得非常理想化,这也必然导致理想化期待的破灭。因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伴侣能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所以,当伴侣没有满足自己的期许时,妈妈就会想起自己不理想的父母,于是便会憎恨伴侣。

有一位妈妈想通过咨询挽救自己的女儿。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好像变了一个人,曾经的乖乖女变得脾气暴躁,时常对她大吼大叫,被诊断为抑郁症。这位妈妈非常伤心,她在女儿1岁的时候,因为对丈夫失望而离婚。她觉得自己为孩子牺牲了很多,比如自己事事以女儿为重,不惜一切代价辛苦栽培她;自己找的男朋友也因为女儿不喜欢而分手。她一直和女儿睡在一张床上,没有兴趣爱好,没有好朋友,女儿就是她的一切。

咨询刚开始时,她对女儿过度的依赖和控制让我内心感到愤怒,我更加同情她的女儿。随着咨询的进一步发展,我逐渐了解到她令人悲伤的经历。在她1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因为受不了家暴自杀了。爸爸后来再婚,并且又生了几个孩子。后妈经常打骂她,要求她做很多家务。这些创伤性经历让她的内在情感体验到的都是悲苦,她不知道如何与另一个人产生情感联结,这导致她无法经营好亲密关系,也无法理解和回应孩子的情绪情感。她从来没有得到过爱,又如何懂得去爱呢?

因此,她对丈夫的期待破灭之后,就把所有的情感都投注到女儿身上,这就和女儿形成了共生依赖的关系。她试图以此修复自己心灵的创伤,弥补缺失的爱。

孩子需要依赖妈妈生理的照顾,因而会对妈妈产生情感的依恋,为了生存,孩子会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满足和回应妈妈。这是一种“反哺”的养育关系。我见过很多来访者,她们一生都在给妈妈提供支持和爱。妈妈生命中缺失的爱需要女儿的养育来弥补,这时妈妈就变成了孩子。

就如上面介绍的那位妈妈的女儿,她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对妈妈百依百顺,迎合讨好妈妈,努力成为妈妈心目中优秀的女儿,好满足妈妈对自我价值和爱的渴望。但最终,随着女儿进入成人世界,共生绞杀就开始了。

对孩子而言,要打破共生关系非常困难,因为孩子心理上的独立会激发妈妈的创伤体验,妈妈会觉得自己被孩子抛弃了,早年被抛弃以及不被爱的体验就全部涌上来,这常常会让妈妈崩溃,陷入无法控制的恐慌之中。因此,为了不让这些创伤的体验涌出,妈妈会寻找一切力量阻止孩子独立,因为她无法承受孩子独立带来的创伤体验,比如被抛弃带来的绝望感、恐慌感、生命的无意义感等。创伤越大,越难以承受。

通常情况下,从出生到3岁,人会经历两个重要的过程,一是母婴之间建立安全的情感联结,二是孩子与父母心理上的分离。我们需要朝着心理分离的方向前进,因为这是走向人格独立和心灵自由的道路。

心理学有句名言:“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能放手的爱。”而我想说:“母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爱孩子,还能放手让孩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