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案例导入
余某,女,43岁,银行职业,2013年4月28日初诊。左侧偏头痛、时眩晕、失眠3年。主诉:长期工作紧张劳累,生活要求严谨,情急时易发作。病时左侧头痛牵扯至左肩背,体瘦,烦躁易怒,口苦,两胁时有胀痛,大便干结,尿黄。血压130/90mmHg,诊断为“神经性偏头痛”,用止痛药可暂时缓解,停药后常复发,平时隐隐作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请问:本例患者是属哪条经络疾病,相关的脏腑经络有几条?头痛部位不同各由哪些经络所主?
分析提示
《黄帝内经》引入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自然界的关系,并将经络腧穴与医学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医经络学说。试从经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方面进行阐述。
任务一 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犹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则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网络周布全身,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功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经络学说就是阐明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灵枢·经别》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充分说明了学习和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经络的形成是古人在平时身体不适或疼痛时,经按压或锤击身体,发现能减轻痛苦或疾病。发现的针感传导通路,发现许多不同的位点(即腧穴),经反复检验与总结,通过体表病理现象,推理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而形成的,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奇葩。
经络和腧穴感应与传导现象及效应是针灸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一般是指用毫针、电针和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所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等感觉,沿着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
经络和腧穴的感应主要特征:酸麻胀重、虫爬、麻跳、流水、冷感。其宽度与深度有时呈线状、有时呈绳索状,往往是在肌肉厚处较深处。感传有单方向:从四肢向胸腹;也有双方向:向经络两端。回流:由原传导路线向刺激穴位回流。一般传导速度:每秒0.1m,也有不同速度。对脏腑影响:所达脏腑发生反应,明显与隐性,如按压或针刺足三里时肚腹中的胃肠运动有所改变。趋病性:调节病之所在。可阻滞性:如同河流之迂回,郄门阻内关之效。
二、经络系统
(1)正经十二经脉:正经有十二条,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合称十二经脉。
(2)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为此,十二经别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正经之不足。
(3)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于筋肉系统的总称,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4)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应区。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称为“十二皮部”。
(5)奇经: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
(6)络脉系统:络脉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分。
1)别络:别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共有十五支,包括十二经脉在四肢各分出的络,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及脾之大络。十五别络的功能是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作用。
2)孙络:孙络是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3)浮络: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三、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称穴位,穴道,孔穴。
腧等于输:转输,输注;穴:孔隙。
腧穴是人体上与脏腑器官和有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域。腧穴从属于经络,具有输注气血、反映病痛和感受信息的特性。《内经》中又将它称作“节”、“会”、“空”(孔)、“气穴”等。“腧”原写作“输”,有“内外相输应”的意思,说明腧穴通过经络而与脏腑和其他部位相输通;“穴”是空隙凹陷的意思,说明腧穴多位于肌肉纹理和骨节空隙凹陷处。《千金要方》说:“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指按压腧穴处常较为敏感或呈现舒适感。
从形态结构的观察证明,穴位部的皮肤、皮下、肌层等组织内包含有各种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束和神经丛等,形成敏感的区域。
现代把经络和腧穴的形态结构可归纳为:神经系统相关学说,体液学说,血管、淋巴管相关学说,结缔组织学说,内分泌免疫学说,肌肉学说,立体构筑学说等。
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经穴):十四经脉上的腧穴,有361穴。经外奇穴(奇穴):十四经脉之外的腧穴,有穴名的78穴。阿是穴(天应穴):无穴名,无固定位置,以痛为腧,敏感点,压痛点。
腧穴的基本特性:从经络理论来分析,腧穴从属于经络,是通过经络系统与体内的脏腑和有关部位相联系。形式上,腧穴与经络是“点”与“线”的关系。这些“点”有的直接与经脉相通,有的与其“支而横者”的络脉相通,位置有深有浅、区域有大有小,如位于四肢末端的穴位较小较浅,位于大关节附近的穴位则较大较深。《内经》称腧穴为“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处,即指腧穴为经络气血集散之处,这是腧穴输注气血的特点。
腧穴部感觉、色泽和形态的异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脏腑经络的病变。其主要表现在压痛、酸楚、硬结、隆起、瘀血、松陷等。结聚,当是指皮下硬结等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限定在四肢,更多见于躯干部穴位。腧穴既可反映局部软组织的疾患,还可反映脏腑病证。如肺脏病证常可在中府、肺俞、膏肓俞等穴出现压痛;胃下垂患者常在足三里处出现条索状物,中脘处出现结节,胃俞处出现凹陷等。据穴位能反映脏腑病症这一特点,近代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穴位,如在小腿外侧部的足三里和上巨虚之间找到反应阑尾病变的阑尾穴。有学者还应用穴位温度测定、电学测定、光学测定等法,以进一步探索研究腧穴和脏腑及其疾病的关系。
明·汪机《针灸问对》说:“经络不可不知,孔穴不可不识。不知经络无以知气血往来;不知孔穴无以知邪气所在。知而用,用而的,病乃可安。”指出了经络与穴位的关系及其重要性。针灸等法都是通过作用于腧穴而实现,它基于经络腧穴所具有的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功能。针刺穴位时所出现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功能的具体表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主要是指谷气。《千金翼方》说:“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穴位是通过经络与人体各部发生联系,能“引气远入”而治疗有关病证。
近代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证明,针刺穴位所起的调整作用是多方面的,除对神经系统功能有明显影响外,还对内分泌、呼吸、血液循环(包括微循环)、消化、排泄、防御等系统的功能,以及体温与物质代谢等方面的调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任务二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组成的一般规律
经络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分布于上肢的为手经,分布于下肢的为足经;位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外侧的为阳经;脏为阴经,腑为阳经。
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从腋下走出;足阳明经行于前(胸腹),太阳经行于后(背),小阳于是行于侧面;足三阴经行于腹面(自内向外为少阴、阳明、太阴、厥阴)。
表里属络关系:脏腑表里关系肺与大肠、脾与胃、心与小肠、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肝与胆。
走向与交接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相为表里的阴经和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流注次序:
任脉:阴脉之海,督脉:阳脉之海,冲脉:血海,带脉:约束诸经。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二、十四经走行
1.手太阴肺经(11穴) 自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见图5-1。
图5-1 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20穴) 起于示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见图5-2。
图5-2 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45穴) 自目下七分(承泣穴)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至大迎穴,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沿发际,至额前(头维穴)。
另从大迎穴前方下行至人迎穴,入缺盆,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冲穴。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过膝盖,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见图5-3。
图5-3 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21穴)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足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前缘,沿内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沿大腿内侧前缘上行进入腹部挟脐两旁(旁开4寸)行至胸部(正中线旁开6寸),终于大包穴,见图5-4。
图5-4 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9穴) 起于心中,自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见图5-5。
图5-5 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19穴)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见图5-6。
7.足太阳膀胱经(67穴)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1.5寸)到达腰部(肾俞穴),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委阳穴)。另一支从项(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3寸)下行至髀枢(股骨大转子),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支脉会合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见图5-7。
图5-6 手太阳小肠经
图5-7 足太阳膀胱经
8.足少阴肾经(27穴)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行至腹部,挟脐两旁(0.5寸),至胸部内侧(前正中线旁开2寸),止于俞府穴,见图5-8。
9.手厥阴心包经(9穴) 走于胸中,从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见图5-9。
图5-8 足少阴肾经
图5-9 手厥阴心包经
10.手少阳三焦经(23穴)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尺、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行至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眉梢外侧(丝竹空穴),见图5-10。
图5-10 手少阳三焦经
11.足少阳胆经(44穴)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颔厌穴),再向下到(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肩井穴),前行入缺盆。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出外踝前,沿足背行于足第4趾外侧端(足窍阴穴),见图5-11。
12.足厥阴肝经(14穴)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处,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期门穴),见图5-12。
图5-11 足少阳胆经
图5-12 足厥阴肝经
13.督脉(28穴)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长强),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龈交),见图5-13。
14.任脉(24穴)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承浆),见图5-14。
图5-13 督脉穴位图
图5-14 任脉穴位图
二、腧穴分布规律
腧穴经穴共361个,经外奇穴78个,分布在经络上的穴位,如同交通干线上的站点,也如同城市中的管道系统中的窨井,相同的外形还有不同的特点,具有以下规律。
1.五腧穴 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
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排列:井—手足之端,荥—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腕踝关节以上,合—肘膝关节附近,以自然界水流作比喻。经气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2.原穴、络穴 ①原穴: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于四肢,排列于输穴之后;六阴经以输为原。②络穴: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起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十五络穴”。十二经的络穴在肘膝以下,任脉鸠尾,督脉长强,脾之大络大包。
3.俞穴、募穴 ①俞穴: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依脏腑位置自上向下排列,每一脏一腑各有一俞穴,共十二穴。②募穴: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有本经,有他经,有单穴,有双穴。每一脏一腑各有一俞穴,共十二穴,均位于躯干部。
4.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会太渊气膻中。
5.郄穴 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各一个,计16个,位于肘膝以下。主治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治血证,阳经郄穴治痛证。
6.下合穴 手足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位于膝关节附近。主治六腑病证。
7.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8个腧穴,位于腕踝上下。交会穴:指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或会合处的腧穴。位于躯干部。三阴交—足三阴经,大椎—手足三阳、督脉,关元、中极—任脉、足三阴经。
三、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法(折量法) 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全身各部的长短、大小,并依照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志。
(1)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为12寸,眉心至大椎为18寸,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为9寸。
(2)胸腹部:胸骨上窝(天突穴)至胸剑联合(歧骨)为9寸,胸剑联合至脐中为8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两乳头之间为8寸。
(3)腰背部:大椎以下至尾骶为21椎,两肩胛骨脊柱缘为6寸。
(4)上肢部:腋前皱襞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
(5)侧胸部:腋以下至第11肋端(季胁)为12寸。
(6)侧腹部:第11肋端至股骨大转子(髀枢)为9寸。
(7)下肢部:内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为18寸,侧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高点为13寸,股骨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臀横纹至膝中为14寸,外侧膝中至外踝高点为16寸,外踝高点至足底为3寸(图5-15)。
图5-15 骨度分寸法示意图
2.解剖标志法
(1)固定标志法: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及各种骨性和肌性的标志作为取穴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腓骨头前下方取阳陵泉,两乳头之间取膻中,脐旁开2寸取天枢。
(2)活动标志法: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作为取穴标志,如握拳在掌后横纹头取后溪,张口取听宫,闭口取下关,屈肘取曲池,上臂平举取肩髃。
3.手指同身寸法
(1)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中节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
(2)拇指同身寸法:拇指指骨间关节的横度为1寸。
(3)横指同身寸法:又名一夫法,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近节指间关节的横纹为标准,4指的横径为3寸,见图5-15。
4.简便取穴法 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
知识链接
大自然的经络:大自然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有着自身的循环规律,如大江大河如同人体的经脉,小河小溪如同人体的脉络,从小河汇集到大河,再奔向大海,通过太阳的能量化成蒸汽,成云成雾,在太阳风能的作用下飘散到山川和雨林,周而复始,往返无数,灌输着万物与生灵,如同经络中的气血滋润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人是通过运行在经络中的气血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