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无生般若颂
无念是实相,是真空,是般若,其中有知见;知见是实相的无生,可以照真、达俗:真与俗,理与事都是在真空之中才能具有如如性。
菏泽神会 ①有部著作名为《显宗记》②,原名《顿悟无生 ③般若颂》。神会是六祖惠能的弟子之一,即所谓的菏泽宗之祖。其特色之处在于强调知。这个知本不是分别心的知,而是更高层次的用,是无分别之分别,是惠能所说的“定慧不二”的知,是见性的见。神会继承了这个宗旨。《显宗记》所说的“真如无念而能知”“般若无见而能见”“知即知心之空寂”“知空寂而了法身”等都是在达摩、僧璨处所未见者。下文注解相当于敦煌本的《显宗记》。
神会,唐朝人,上元 ①元年圆寂,时年75岁。他的主张在禅思想史上本应颇受关注,但始终被闲却。《显宗记》收在《景德传灯录》中,但与敦煌出土本多少有些出入。敦煌本的后半部分收在胡适校勘的《神会和尚遗集》中。前半部分是我前几年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东方学研究室抄录来的。与胡适本合在一起,就是现在的流行版本。敦煌本题为《顿悟无生般若颂》,大概是原名吧。敦煌本是唐代写本,将它与当今的流行版本、宋代的传本比较研究,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今日无暇述及。在此抄录敦煌本《顿悟无生般若颂》,望有心的读者可一并读现行本,比较一下异同。
1
无念是实相,真空知见是无生。般若照真达俗,真空理事皆如。此为宗本也。②
无念是实相,是真空,是般若,所以那里有知见。知见是知见实相的无生,所以照真、达俗。真与俗,理与事,都是在真空之中才能具有其如如 ③性。这就是禅之宗。
2
夫真如无念,非念相(想)能之。实相无念,岂生心能见?无念念者念总持,无生生者则生实相。④
真如是无念,所以不能靠念想即分别心来了解它。实相是无念,所以不能靠引起分别来看它。无念的念就是分别(总持)无分别,无生的生就是实相本身。实相不是静态的东西,必须在既无生又活生生之处抓住它。
3
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常求无念,菩提无得。⑤
因为无住而住,所以总是处在涅槃之中。因为无行而行,所以能超越此岸,到达彼岸。若是如如不动,也许被认为是处在凝结状态,但是从中产生了无穷的动用。所以要念念相续,而无处希求。那么若问和非情的木石相同吗?不。要常常希求。我常常为烦恼的众生孜孜希求以至于生病。弥陀的本愿由此而生。无求之求、无行之行、无念之念、无分别之分别——这些就叫菩提,但这是无得之得。
4
佛法身也。般若无知,知一切法。⑥
佛是法身。突然出现在这里的这句话其实可以不用说。法身将般若人格化。般若是法身的逻辑性。般若以无知为本体,所以能知一切法。在分别心的知之中不免限定。
5
即定是慧,即慧无生,无生实相,真空无行。①
即定是慧,即慧是定,这是惠能、神会等人的主张。慧因超分别而无知,所以也无生。在其无生之处见实相。实相是真空,那里没有行动性质的作为性。用无知、无生、无行三句总结禅的逻辑,是形而上的哲学和伦理。
6
能周法界,六度自兹圆满,道品于是无亏。②
“周法界”的意思就是法界,即绝对无。六度万行从这个无产生。出自分别计较心的行为无论多么善,都不能说是圆满无亏,因为不能越过限定性。
7
我法二空,有法泯绝,不到不去,不去不来。③
我法也叫人法。主与客、能与境——二元对立。有无也是如此。从绝对无的立场来看,用分别心编织的世界作为这样一个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
8
体悟三明 ①,心通八解 ②,功成十力 ③,富有七珍 ④。入不二门,获一乘理。⑤
一明确绝对无的立场,分别知的用就发挥了它的能力。然后在行为方面,也就能得到自由的分。从宗教的或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入了不二法门,获得一乘的玄理。
9
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无功,空而常鉴。鉴用(用字恐衍)而不有,即是真空。⑥
绝对无总是包含着互不相容的矛盾,所以这篇颂为了阐明这个意思,罗列了对立矛盾的文字,试图阐释肯定即否定、否定即肯定的道理。寂然不动,且应用自在,所以其用没有任何功用。知从空中出,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但它不是有。这是真空。虽是空,却不是无,这是妙有。真空妙有等于绝对无。
10
则摩诃般若,真空即清净涅槃。①
妙有叫作摩诃般若,真空叫作清净涅槃。这是将同一个东西分开来讲,如果将般若看作涅槃之用的话,涅槃就是般若之体。(原文“则”前脱“妙有”二字。)
11
般若通秘微之光,实相达真如之境。般若无照,能照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我(恐当作名)异体同。随义立名,法无定相。②
通过般若而透彻秘微之光,如果看见实相,就到达真如之境。般若是无分别、无知,所以是无照。但是,因为其无照,所以能照出涅槃。涅槃因为无生,而能生般若。涅槃和般若,在名字上是分开的,但其主体是同一物。法——真实——本身没有被限定的相,但从其用的方面来看,有各种不同的名字。
12
涅槃能见般若,具佛法僧。般若圆照涅槃,故号如来知见。③
涅槃也能见般若,可以说其中具备了佛法僧三宝。然后从般若的方面来看,可以说圆照涅槃。毕竟能见、能照都不过是一个用。从是一之处来看,就叫作如来知见。知就是见,见就是知。
13
知即知常空寂,见即直见无生。知见分明,不一不异。①
若问知知道什么?那就是知道常常空寂。若问见见到什么?那就是直接看到无生本身。知和见都很分明了的话,知和见就因不一而不异。
14
动寂俱妙,理事皆如。理净处,事能通达,事理通无碍。②
动的东西和寂的东西——分别而且知见的东西和被分别被知见的东西——相互否定、相互肯定的时候,就会发生妙用。于是理和事如如各守其分,而且会融通无碍。即理之如从其净处通过,到达事的多样性之中。事与理如此相通,发挥无碍之妙。理是一,事是多。
15
六根 ③无染,定慧之功。想念不生,真如性净。觉灭心空,一念相应,顿超凡尘。④
得到六根无染,那是定慧之功。虽然有想念分别心的生起,但只要真如性净之理不被遮蔽,就是分别之无分别。见闻觉知的分别境一灭,就是心空。在其心空之处有叫作一念相应的经验。这时忽然从凡圣的境域超脱。
16
无不能无,有不能有。行住坐卧,心不动摇。一切时中,真无所得。①
这是可以叫作无分别之分别的境界,所以不能用有无之类的分别观来加以评价。虽然是有,但不能当作有;虽然是无,也不能当作无。在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心不会因分别计较而动摇。所谓“空而无所得”,指的就是这个。
17
三世诸佛,教指如如。菩萨大悲,转相传受。至于达摩,届此为初。递代相传,于今不绝。②
三世诸佛的教旨都是以这个如如为中心的。所以菩萨们因为这个大悲愿而转相传受这个教旨,终于到了达摩这里。达摩来到这块土地(即中国)上,成为初祖。然后代代相传,到了今日。如如的教旨就这样绵延不绝。
18
所传秘教,意在得人。如王系(疑当作髻)珠,终不妄与。①
佛佛祖祖、所传秘教,总而言之,就是想得其人,就像梵天王发髻上的珍珠,不能胡乱给人,一定要有相应的资格。那是什么呢?
19
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解行相应,方能建立。②
福德、智慧,这两种庄严必须具备。即通过解和行相应,才能建立佛祖所传的教旨。
20
衣为法信,法是衣宗。衣法相传,更无别付。非衣不弘于法,非法不受于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无生之法。③
传衣是传法的标志。衣的意思就是法。除了传衣和法,不可能再附加任何东西。因为有衣这个信物,其人便在场,因而法得以传播。在无法之处便不能有衣。衣只能是表示法之所在的信号。而且这个法是无生之法,即是如如,是不装进有无生灭的分别心的东西。无念的当体、知见的用处、定慧不二之处、般若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般若之端等,这是无生之法。
21
无生即无虚妄法,是空寂之身。知空寂而了法身,而真解脱。①
无生是真实存在本身,所以不是虚妄之法。即它是空寂之身——无分别的心(身或应为心)。空寂不是但空,不是从分别心上说起的空寂湛然。必须深刻理解这个道理。绝对无不能冲进分别计较的领地。从人格或行为的角度来看,它叫法身。这是因为从此用无穷无尽地出现。了法身时,就有真解脱。
以上,我们通过达摩的《二种入》及《安心法门》,僧璨的《信心铭》以及神会的《顿悟无生般若颂》,阐明了禅思想的一个侧面。相信读者已经对禅之为何物获得了一些概念。因为不是为了建立体系所做的表述,所以多少有些繁杂重复,但是我想对于达摩的“心”“壁观”“性净之理”“用而常空,空而常用”,以及其他的思想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的,三祖如何完成了《信心铭》,到了惠能、神会,又是如何形成定慧的一,般若涅槃的同体异名等,对于这些已经能够看明白了吧。那么这些思想在禅史上是如何被运用的呢?我不打算在本书中再作过多的阐述。
但是快到晚唐时,在禅思想发展历程中有一股不能不提及的潮流。8世纪是禅在中国的兴盛期,那之后的禅可以说只不过是其发育、成长的延续而已。神会等的般若、无生的思想可以说是般若哲学的直系思想,即非逻辑构成它的中枢。这个即非逻辑在整个禅思想史中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禅实际上就是将它翻译成行动。我打算在第二编讨论这个问题。有人将即非逻辑称为“回互 ②逻辑”,并以此来论述禅的思想。这个人就是青原行思 ①的弟子,叫石头希迁 ②,唐贞元六年示寂,享年91岁。他比神会晚一代。石头著有《参同契》,是由五言二百一十字构成的韵文。其中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宝镜三昧》③《五位颂》④,成为曹洞宗思想的中轴。《参同契》使用的是神会等人没有见过的表现形式。《传灯录》编者说它“辞旨幽濬”。看来当时很流行。而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有不少词句颇为难解。
① 菏泽神会——俗姓万,一说高,菏泽宗祖师。六祖惠能晚期弟子,为争得南宗正统地位锲而不舍,被尊为禅宗七祖。各种传记抵牾颇多,可参看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版)等。
② 《显宗记》,菏泽神会著,一卷,收录在《景德传灯录》卷三十。
③ 无生——无生灭变化。
① 上元——唐肃宗年号。上元元年,即760年。
②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开首。“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
③ 如如——本来的面貌、状态,是佛教的最高真理,也叫真如,是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法之一。名,名言概念。相,表象。妄想,一切世俗认识活动。正智,属出世间的智慧。
④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夫真如无念,非想念而能知实相,无生岂色心而能见?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
⑤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三身。”
⑥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般若无知,运六通而弘四智。”
①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是知即定无定,即慧无慧,即行无行。”
②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性等虚空,体同法界。六度自兹圆满,道品于是无亏。”
③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是知我法体空,有无双泯。心本无作,道常无念。无念无思,无求无得。不彼不此,不去不来。”
① 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指明白一切过去世的事情;天眼明是指明白一切未来世的事情;漏尽明是指明白现在世的事情,有断一切烦恼的智慧。在阿罗汉叫“三明”,在佛叫“三达”。
② 八解——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八除处”,指用八种定力来除却对色与无色的贪欲。
③ 十力——指佛所具有的十种智力。
④ 七珍——七种珍宝。各种说法不一,一说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一说指宫室、卧具、靴履、宝剑、衣服、蛇皮褥、林苑。
⑤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体悟三明,心通八解,功成十力,富有七珍。入不二门,获一乘理。妙中之妙,即妙法身。天中之天,乃金刚慧。”
⑥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①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妙有即摩诃般若,真空即清净涅槃。”
②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般若无见,能见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异体同。随义立名,故云法无定相。”
③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号如来知见。”
①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知即知心空寂,见即见性无生。知见分明,不一不异。”
②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故能动寂常妙,理事皆如。如即处处能通,达即理事无碍。”
③ 六根——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身(触觉)、意(思维)六种意识器官(感觉)。根,能生、生长之意。
④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识不生,即如如之力。心如境谢,境灭心空。心境双亡,体用不异。真如性净,慧鉴无穷。如水分千月,能见闻觉知。见闻觉知,而常空寂。空即无相,寂即无生。不被善恶所拘,不被静乱所摄。不厌生死,不乐涅槃。”
①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无不能无,有不能有。行住坐卧,心不动摇。一切时中,获无所得。”
②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三世诸佛,教指如斯。即菩萨慈悲,递相传受。自世尊灭后,西天二十八祖共传无住之心,同说如来知见。至于达摩,届此为初。递代相承,于今不绝。”
①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所传秘教,要藉得人。如王髻珠,终不妄与。”
②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行解相应,方能建立。”
③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衣为法信,法是衣宗。唯指衣法相传,更无别法。内传心印,印契本心。外传袈裟,将表宗旨。非衣不传于法,非法不受于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无生之法。”
①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显宗记》。“无生即无虚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脱。”
② 回互——指事物之间互不相犯而又相互涉入的关系。
① 青原行思——俗姓刘,庐陵(江西吉安)人,六祖惠能的弟子。
② 石头希迁——俗姓陈,端州高要(广东)人,青原行思的弟子。后在衡山南寺东石头上结庵,故号石头和尚。撰《参同契》。
③ 《宝镜三昧》——又名《宝镜三昧歌》《洞山良价禅师宝镜三昧》,全一卷,洞山良价撰。阐述曹洞宗“偏正回互”之宗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④ 《五位颂》——又名《五位君臣颂》,洞山良价所作。五位,即五位君臣,表示理(空)与事(色)之间可能存在的五种关系,并以君臣关系作比喻,或用以解释君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