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产品价格在低位
我对农产品和个别工业品有些研究。一般来说,农产品的问题主要是出在产出上。先说一下大豆,我对大豆比较了解。大豆的价格在低位。定价区间太低,作为农产品来讲,种大豆不赚钱,这很不正常。国外的大豆,成本在800美分左右,现在芝加哥交易所900美分多一点,地头卖的价格更低,不赚钱。玉米更惨,它的成本是430美分左右,去年(2014年)芝加哥跌到300美分多一点,到地头上卖260美分,亏惨,不挣钱。农产品在低价,只要一出事,某些品种翻一倍都有可能,大豆从800美分多翻到1600美分以前也发生过。
但是在中国,粮价再便宜都不会太离谱,因为有国家收储这样的调控措施保护农民。中国现在虽然有点库存,但一出现灾害,也容易上涨。
历史上,美国大豆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从200美分当年就涨到1600美分,翻了8倍。啥情况呢?到了播种季节,天天下雨,种不上。天晴后,种上了,本来就种得晚,又不下雨了……美国是当时全球大豆产量最多的,但因为减产太大,那年美国为了保障本国消费,临时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大豆出口。如再出口,就是犯法的。农产品价格涨幅,得看减产的程度,看受什么样的灾害了。农产品在灾年减产30%很正常,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增30%、减30%很正常。稍微受点大的灾,产量可能就减30%,即便看着没啥大的灾害,也可能减20%,这在农作物生产方面司空见惯,很多时候,不到庄稼收上来,是看不出减产的。
大家说这个玉米,这几年玉米库存量很大。连续几年,玉米的单产是有点高,高得有点吓人。我调查了一下,东北玉米的产量很高,1600斤/亩,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儿。这一亩的产量顶2011年的两亩(在2011年,我国玉米的亩产量是700斤左右)。延续几年,可能接下来不会再这样了,终究有个头,农产品连续丰收几年后,就面临单产下降的可能,短期地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攒的那个劲也用完了。在农产品的规律上讲这是大概率事件。2014年,北半球农产品的产量(包括玉米、棉花、大豆)基本上都是历史最高的,这种情况少有,不可能一直持续。我对农产品很了解……包括白糖,美国都跌到12美分以下了,很难再大幅下跌了。据我了解,今年全球产粮食的地方,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不赔钱的。整个来说,生产农产品不挣钱。
做农产品,还是要随时关注种植面积变化和天气的变化。一旦出现了问题,再追进去也不晚。如果是大行情,即便是涨了三个板后,你开始追,也是低位,那价格涨涨,可能还得翻一倍。有些农产品就是这样。
当然,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甲醇1900元/吨的时候,大家嫌价高,不敢抄底,后来涨到2400元/吨了。但抄底,你又可能抄到天花板,结果价格又下来了。所以说,抄底是门技术活,得看抄哪一个,还得在行,能看明白。如果你对一个品种不在行,似懂非懂,这是亏钱的罪魁祸首。我说的这个“在行”是很难的,即便身在本行业里,也不一定懂行。比如说,有人搞了30年棉花,他是贸易商,他对棉花也不一定懂,可能只是凭感觉。这个在行,包括对本行业的产业链上要清楚,对成本要清楚,对国家的政策要清楚,争取宏观微观都要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