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FACE 前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经济也面对了极为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制造业和贸易低迷,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性受到冲击;世界经贸增长放缓态势明显,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中美贸易争端及磋商跌宕起伏,给低迷的国际经贸环境增添了变数。201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1.43万亿美元,人均GDP 6.35万美元,经济增速为2.3%,低于此前美国政府设定的3%增长目标,也低于2018年的2.9%。欧盟等部分经济体央行甚至采取负利率政策大幅放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而欧洲经济依然进入“被抑制”模式,经济增长乏力。2019年欧盟27国GDP增长1.4%,而欧元区19国GDP增长仅为1.2%。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拖累了其经济发展,2019年英国经济增长1.4%,也成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疲弱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9年,中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增速降至6.1%,是30年来的最低水平[1]。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困难增多,企业利润有所下降,猪肉价格上涨推高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水平。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更大、精准度更高、节奏更快,成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惠企便民的高效服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修订,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截至第三季度末,中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全年减税降费预计将超过2万亿元[2];建章立制,政府投资条例、新的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纷纷出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开放,部分重要经济措施对中国成品油流通行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2019年世界油气行业形势复杂多变,美国从2018年底开始对伊朗石油出口制裁,2019年初对委内瑞拉的制裁使其政治经济局势不断恶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两次延长减产协议;美国页岩气增长放缓;9月沙特石油设施遇袭;2019年10月与2018年10月相比14个OPEC国家原油减产幅度平均超过20%[3],同时OPEC原油库存达到5年平均水平,美国原油库存也高于上年同期;产量恢复至相对高位的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则局势动荡。2019年世界政治格局持续深刻转变,美国总统特朗普继续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维持单边贸易体系,以政治手段强硬干预经济活动。与此同时,中国持续推进经济改革和扩大开放,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战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地缘政治因素在石油流通行业中发挥了更加重大的作用。
截至2019年底,中国炼油厂共有191家,较2018年下降1.5%,但一次加工能力达到9.18亿吨/年,较2018年增长6.37%。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1亿吨/年,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55.6%[4]。成品油质量全面升级,停售低标准油;积极推进能源立法;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2019年1—11月,中国进口原油4.62亿吨,增加10.5%,进口均价为3273.5元/吨,下跌5.1%。需求端,成品油终端消费增速放缓至2.8%。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指出:扩大成品油市场准入,取消石油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将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下放至地市级人民政府,扩大成品油市场消费。国有主营炼油厂开工率上半年平均维持在80%~85%,综合炼油利润上半年平均仅为96.38元/吨,主要原因是油价偏低。年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首次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更多独立炼油厂获得原油及成品油配额,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这也是油气行业改革深化的体现。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的投产,使国内炼油格局和资源流向重构。降低成品油增值税率,中国成品油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2020年伊始,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空袭,炸死伊朗高级将领,使美国与伊朗的关系陡然紧张,伦敦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石油价格飙升逾4%,而油价持续上涨的预期,将损害依赖能源进口的主要经济体并抑制石油消费需求。在美国、巴西和挪威的推动下,没参加减产的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上升,将成为抑制油价上涨的一股力量,而OPEC+减产以及全球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回升,将使油价保持在相对底部震荡,在综合分析各种预测依据基础上,笔者认为全年油价将保持相对低位,正常时段都介于30~50美元/桶震荡,而波动率将进一步减小,其中2020年第三季度将出现全年最高值。2020年全球石油流通行业不确定性继续增加,地缘政治更趋复杂,国际油气市场不确定性继续增加,受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及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力冲击全球传统石油流通行业等诸多因素影响,除了OPEC影响力,沙特和美国将继续对油价产生特定影响。
对中国而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增速放缓的大环境对国内炼油毛利波动影响加剧,前景不明朗;正值农历新年之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导致严重疫情,全国实施以区域隔离为基础的应对措施。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1月31日美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将中国旅行警告提升为4级(Do Not Travel),停止接收从中国入境美国的外国公民,继而减少直至停止所有中美航班。随后澳大利亚、新加坡及英国等70余个国家宣布对华暂停航班,进而意大利、韩国、伊朗及美国部分地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持续升级,部分区域进入紧急状态或采取封城做法。这次事件将对全球经济下行带来更大的影响。因国内应对控制疫情的需要,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2月中旬开始才逐步复工,预计对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影响巨大,而化石能源消费的回暖可能推迟到第二季度末以后。但是线上业务发展迎来机遇,石油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进程将加快。相对于国有企业炼油厂,炼油能力占比30%多的独立炼厂春节期间经营及销售数据变化明显,汽油销产比从45%腰折到22%,汽油库存较上一年春节从18%增加到36%;炼厂开工率跌至50%以下,汽油产量降低40%以上,加之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生产及销售恢复将十分缓慢。2020年可再生能源及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传统油气的替代增加依然可期,这将持续冲击全球传统石油流通行业,由此可能导致原油进口配额使用计划变化,炼油企业库存压力持续加大。
《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是一部全面分析和研究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蓝皮书,它由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合作共同完成,按年度向全社会公开出版发行,此次是第三次出版。蓝皮书可概括为四部分内容:宏观环境及对石油流通行业的影响分析、国内外石油市场现状、石油流通行业展望和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宏观环境及对石油流通行业的影响分析,主要分析国内外宏观外部环境对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的影响,包括国际宏观环境及对世界流通行业的影响分析和国内宏观环境及对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的影响分析等;国内外石油市场现状,从产业整体发展角度重点分析国内外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包括国际石油市场现状、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现状;石油流通行业展望,从原油市场、天然气市场、成品油市场、炼油业等角度对国内外石油流通行业进行展望预测,主要包括国际石油流通展望、国内石油流通展望等;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从环保、市场、法制环境等角度分析石油流通行业现存的问题。
蓝皮书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年鉴类工具书,也不是以大量文字和数据图表堆积为主的普通报告,而是以年度分析和来年展望为基本特征的专业年度报告。宏观环境及对石油流通行业的影响分析、国内外石油市场现状、石油流通行业展望和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四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互补性,但各部分在编写上独立成文,因此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分别阅读。蓝皮书以文字分析为主,辅以必要数据和图表,文字描述力求言简意赅,分析和展望力求强调逻辑性、高度性、概括性和权威性,分析结论力求对相关部门和油气企业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性。蓝皮书作者主要来自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中国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化石油有限公司等单位,作者团队长期从事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研究,具有国内一流和一线的行业专业基础。作者团队本着促进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的良好愿望,除从行业发展整体上分析外,还对有关行业热点问题坦率提出看法和观点,希望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作者团队努力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试图得出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的正确结论,以追求尽可能客观总结行业、分析趋势为己任。蓝皮书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一定的权威性和较好的时效性,对于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蓝皮书正文各篇的编写分工如下:行业环境与政策篇——薛淑莲、郭风、杨鑫磊、邢阳;炼油与市场供给篇——马郑玮、姜宇桐、李丙琪、李韫雯、张丹;成品油价格与批发篇——刘力、曹峰、杨雪儿、陆宽玉婷、王丽婷、刘绪康、惠佳钰、郦白珂;成品油储运与燃料油市场篇——齐明、常建壮、邓朝阳、张婉叶、张海浩、孙凯悦、汪振杰、万波;加油站建设与经营篇——冯晓丽、孟思琦、孙桐、郭肖月、李慧、张月美、王百照、单建明、田海杰、刘红德、薛云;航煤、独立炼厂和国际贸易篇——胡东欧、秦曼曼、邓春好、张烨、崔亚蕾、胡启迪、吴明暄;市场需求与客户篇——方红、于楠、周佳辉、刘宁、吕新琳、弓雷雷、马宇腾、刘新村;乙醇汽油及新能源汽车篇——马宁、于楠、马乔治、吴金、谢亮;附录——宫雨、李喆、陆宽玉婷。
蓝皮书专题篇的编写分工如下:(1)“互联网+”时代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方红、弓雷雷、于楠;(2)基于共生理论的智慧加油站商业生态系统构建——刘红德、冯晓丽、单建明、孙仁金;(3)新形势下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单建明;(4)加油站非油业务跨界经营研究——孟思琦;(5)海外油气项目应积极应对船燃限硫新规——特邀:中油国际专家中心丁继胜、任立新、窦立荣、刘贵洲;(6)基于机器学习的成品油价格预测——齐明等;(7)中国乙醇汽油推广与问题研究——孙仁金、马乔治、陆宽玉婷、胡启迪;(8)中国炼油产能与问题研究——薛淑莲、冯晓丽、胡启迪、刘绪康、孙仁金、马郑玮等;(9)中国石油进出口配额管理研究——中化集团王能全、姜霖等;(1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下游市场研究——中石油国际部陆如泉;(11)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遭袭及其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特邀:中化集团王能全。其中(8)(9)(10)三篇为受中国石油流通协会资助委托研究成果。
孙仁金、董秀成、王文澜统领蓝皮书框架设计,并负责组织全书编写;李喆、于楠负责稿件收集和统稿工作,孟思琪协助;孙仁金、董秀成、王文澜负责蓝皮书最终统撰与核定工作;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邸建凯、周若洪、马郑玮、刘小丽、张建才、陆如泉、王能全、王旭东等专家对蓝皮书进行了审定。特别感谢中国经济出版社李祥柱、李玄璇编辑对蓝皮书的鼎力支持。蓝皮书在撰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众多专家及机构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委会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