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然语文的人本理念
自然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习者全面、和谐成长”,自然语文的教育思想呼唤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让学习者成长为真正的课堂主人。自然语文课堂建立“大小同学”式的师生关系,具有师生开发合学型智慧导学策略。自然语文的教师要有大境界、大视野,要有君子风范。
一、自然语文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自然语文的教育观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没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要让孩子们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学校应该是学生学习、娱乐、求知、交友、自我发展的殿堂;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充满兴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学生应该是学习、研究的主体,他们应该得到的是猎渔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猎物和鱼。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应大于单个的老师。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表现,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真真正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然语文不是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应该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在导入中抓住一个“趣”字来激发学生思维;在朗读中抓住一个“情”字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在课堂中抓住一个“疑”字来突破难点;在学生自读品味中抓住一个“悟”字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练习中抓住一个“精”字来强化提高。
自然语文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自然语文的教学观认为,没有教师的民主,就没有学生的创新;离开了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成了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起来。教师还要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让学生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
二、自然语文的人本教育理念
自然语文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倡导“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目的是实现“一切为了促进学习者和谐成长、全面发展”;在内涵上实现由“知识传递”向“知识建构”转型,体现“自我建构”“对话建构”和“活动建构”;在内在特征上主要体现六点:一是要素,将“问题”嵌入课堂;二是关系,师生建立“大小同学”式关系;三是方法,采用建构式主动学习法;四是策略,师生开发合学型智慧导学策略;五是组织,建立小组合作团队学习平台;六是工具,使用问题导学型学习工具单。
自然语文的教育思想呼唤“以人为本”理念,能够让学习者成长为真正的课堂主人。自然语文的“以人为本”理念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以人为本”理念强调教师和学生为同一个主体,师生作为统一主体,都是平等的合作学习者,全过程都体现“师生共备”“师生共学”“师生共拓”的新思维。
教师和学生之间解除了那种“导”与“被导”的“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便由“长幼管教型”走向“平辈合作型”。
自然语文的“以人为本”理念能够促进教学方式转型。“以人为本”理念强调教师身份为“大同学”,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自己也是合作学习者,以学生身份参与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这种角色的转型,促使课堂方式由“教师讲授型”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能有效促进教学方式转型。
自然语文的“以人为本”理念有助于创建民主、和谐、人文的合作学习氛围。
“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师生关系为“大小同学”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平等交往、真诚交流、合作探究,通过学习者对话来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从而营造民主、和谐、人文的合作学习氛围。营造这种和谐氛围,能有效地促使课堂性质从“教师控制型”向“合作对话型”转型。
自然语文的教育思想呼唤着“以人为本”理念,能够让学习者成长为真正的课堂主人。自然语文课堂“以人为本”的理念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以人为本”理念强调教师和学生为同一个主体,学生不再是唯一主体,师生作为统一主体,都是平等的合作学习者,全过程都体现着“师生共备”“师生共学”“师生共拓”的新思维。
三、自然语文的人本课堂特征
自然语文的课堂是知识建构型课堂,即是教师、学生及参与者共同的“学习场所”,其内涵体现在“知识建构”上。它与教本课堂相比将发生本质性变化,也就是说自然语文课堂不是“教师向学生讲解知识的地方”,而是“学习者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共同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情感的地方”。自然语文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讲授者,而是与学生一道共同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者。
自然语文的课堂视野下,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合作学习关系,积极引导学习者(师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建构知识。在自然语文课堂上,学习者始终以问题导学为主线,共同围绕问题开展自主性、探究性、活动性学习,在学习者原有认识、经验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和经验,学习者通过积极思考、实践、探索、联想和评价实现知识“迁移”和“同化”,不断体验自我学习的成功愉悦。学习者通过独立自主地开展知识建构活动,逐步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不断培养“我能学、我会学、我爱学”的自信心,持续实现自我建构知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
自然语文的课堂倡导团队学习、合作学习、对话学习,强调学习者(师生)通过合作对话来建构知识。学习者在课前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将围绕发现的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和对话活动,并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和谐对话活动达到收获分享、规范评价、反思提升的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者内部对话使每位学习者的信息得以交换、认识得以升华、见解得以交流、思想得以融合、问题得以解决、是非得以辨析,从而实现高一层次的意义达成和知识建构。在“对话建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智慧导学,而不是系统讲授和精讲点拨,主要任务是触发、交流、分享、促进,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要,选择恰当时机进行智慧介入,通过阐发自己的见解、认识、智慧和经验,给学习者一定的帮助。其实,“大同学”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体现在课堂学习中,而是体现在课前预习指导和新学习能力培养上,即“功在课前”。
自然语文的课堂倡导师生合作探究,强调学习者(师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建构知识,真正体现“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学习者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实践探究活动,使理论假设、问题假设得以验证,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习者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继而对发现、生成问题进行新一轮的合作探究,使问题得到更加科学的解决。学习者通过探究性实践活动使技能型经验得以历练,技能型能力得以提升,技能型知识得以形成。
“大同学”教师在活动建构过程中要提供学习目标和实践活动要求,根据学生活动和学习的需要适当提供帮助和指导。
自然语文的课堂在内涵上强调“知识建构”,重点关注学生的智力开发、潜能挖掘、情感培养和思维发展。突出强调自主性、主动性、生成性、对话性、思维性学习,强调建构式学习和高级思维训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兴趣和欲望,着力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在智力、潜能、情感、思维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自然语文课堂的主要特征是由“单向控制”走向“多元民主”。自然语文课堂的要素是将“问题”嵌入课堂。在教本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基本要素为“学生”“教师”“课程”和“环境”四个要素,往往强调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关系和变化,突出的主要是显性要素,忽视了内在的隐性要素,如目标、情感、问题、思维、潜能等。而要提升内涵型课堂品质,隐性要素将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隐性要素将改变显性因素的作用。在自然语文课堂中,特别突出“问题”要素的地位,全程体现知识问题化、目标问题化理念,追求以“问题”为主线的学习,而不是以教师导学为主线的学习。将隐性的“问题”要素,提升为显性的核心要素。将原有的四个显性基本要素扩充为“学生”“教师”“课程”“情境”和“问题”五个基本要素,并将其中的“问题”要素视为关键性要素。
四、自然语文的人本课堂策略
自然语文课堂将“问题”要素提升为显性要素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因为“目标”与“问题”是亲生姊妹关系,“问题”是“目标”的下链,“目标”是“问题”的上链,如果问题解决了,自然就实现学习目标了。如果每堂课都能实现学习目标,那么,教学质量就能得以提高;二是有利于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教学方式转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有了“问题”,师生的教与学就有了“抓手”。有了“抓手”,师生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展示对话等学习。于是,坚持一段时间后,自然能够促进教学方式转型;三是有利于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学习,学生不仅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够培养研究性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
自然语文课堂主张建立“大小同学”式的师生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师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写道:“总的说来,教师的作用目前正在发生变化,权威式地传递知识的办法正在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判断学习者的需要、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考核所获得的知识等办法加以补充。”在自然语文课堂视野下,师生关系将发生本质性变化:由“上对下”的传递关系发展为“大小同学”间的合作关系。首先从教师角色称谓上进行创新,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情况、认知能力发展情况,逐步由教师讲授、教师指导走向与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大同学”。当教师走进自然语文课堂时,即刻转换身份,教师让学生称其为“大同学”。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人文、自由、开放的合作学习关系,建立一种“平辈”合作、对话、协商、和谐发展的同学关系。
只有教师转换教本角色和身份,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发展的关系,才能以平和、愉悦的心态与学生开展平等的合作对话学习;才能创设充满民主、开放、和谐、合作、自由、发展、自信、安全、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才能以理性和智慧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高质量地实现学习目标;才能以专业化视角与学生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专业成长,实现师生“双赢”。
自然语文课堂采用建构式主动学习法。在教本课堂中,教师最擅长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提问法和启发法等。在自然语文课堂视野下,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度创新:将被动式、接受性教学法创新为主动式、建构性学习法。在自然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将以平等的学习者身份来投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第一显性主体,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围绕“问题”开展自主合作展示对话,学习活动一般都是由学生轮流主持。随着学段、年龄的增长,课堂逐渐由教学走向学习。甚至,可理解为自然语文课堂几乎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教师“教”。在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平台上,发挥每个学生主体、每个小组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学习过程变成“大小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体验成功的交往过程。所以,这种课堂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展示对话学习法、问题发现法、高级思维训练法等。
这些方法都属于主动范式下的建构式学习方法。由于自然语文的课堂内涵发生质的变化,在自然语文课堂中,教师无须使用或尽可能少采用讲授式教学法、提问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但是,根据知识难易程度和问题解决难度,生生之间、小组之间也可使用提问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在使用讲授式教学法时,针对学生经过小组充分讨论、全班展示对话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以“大同学”身份进行规范性指导或补充。
自然语文课堂坚持师生开发合学型智慧导学策略。在教本课堂中,教师所践行的是传递型教学思维,认为课堂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是相对独立的,大多不是合作型教学活动。所谓的智慧点拨就是“精讲”和“提问”,最终没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也没有得到专业成长。在自然语文课堂视野下,将对教师如何进行智慧导学展开深度创新,积极倡导建构型学习思维和合作型智慧导学意识。自然语文课堂是学习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师生在民主、人文、和谐的对话系统中通过平等对话,共同合作来解决问题,丰富人生情感,促进能力成长。作为“大同学”的教师要运用合作型智慧导学策略,根据学生对话学习需要给予智慧引导,启用多元激活策略。当学生之间对话遇到困难时,教师可采用“煽风点火”策略、“挑拨离间”策略、“小纸条”策略、“二次讨论”策略、“诱思引导”策略和“直接指导”策略等。比如,“小纸条”策略可以在备课设计中准备,在智慧导学过程中使用。
教师要尽可能少使用“直接指导”策略,不要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和时空。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大同学”的智慧导学支撑下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自然语文课堂使用问题导学型学习工具单。在教本课堂中,我们往往使用教师开发的各种教案、导学案,依据教材二度开发,将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融在一起,设计成面向每个学生使用的导学案。导学案的最大优点在于由知识讲授型课堂向教师导学型课堂转型时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师生教学方式和行为的有效转型。但是,导学案不宜长期使用,当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提升后,便不宜使用,因为此时导学案会限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在这种课堂中,如果教师和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便于学生实现目标,最好将“问题”设置在一个“载体”上。这种放置“问题”的载体,我们称之为“问题学习工具单”,也可称为“问题导学单”,具体也可称为“问题发现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和“问题拓展评价单”等各种工具。这种问题导学工具单,也不是固定的,它根据不同课型需要,体现灵活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尤其是,当学生学会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后,这种问题导学工具单将自然消失,学习者可直接依据教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从自然语文课堂的创建效果来看,高中层面可以概括为“卓越”二字,高中生通过自然语文课堂使学业成绩得到大幅提升,其社会化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初中层面可以概括为“优质”,初中生通过自然语文课堂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其终身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小学层面可以概括为“灿烂”,小学生通过自然语文课堂实现人人充满自信、个性张扬、思维绽放、阳光学习。与教本课堂相比较,自然语文课堂有了明显变化:一是真实的课堂。创建了人人愿学习、人人都学习、人人会学习的真学习环境,体现出以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为特征的“狼性学习”;二是人文的课堂。建立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生生互动交流、师生交往交流中找到自尊自信互爱,体验成功快乐,品味成功愉悦。在这里没有因呵斥、惩罚、被迫、分类、排队等原因导致的压抑、郁闷、烦躁、睡觉、逃避、厌学等现象,而是因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产生的自信、真诚、合作、快乐;三是自然的课堂。学习活动由单打独斗的消极学习转变为团队合作发展的积极学习,学生团队、教师团队、师生团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种真实、人文、自然的自然语文课堂是能够让学习者人人都灿烂、人人都成功的素质教育课堂。
自然语文的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习者全面、和谐成长”,它超越“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本理念,更加强调教育民主化、人文化和科学化,追求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均衡,深度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从终身教育角度去追求教育本质——实现自我教育。自然语文的课堂是学习者合作探究、共同成长的课堂,为学习者搭建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采用各种导学策略和技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教师学会智慧导学能力,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学本课堂理念倡导“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终身学习理念,推倒单一、封闭、传授课堂的“围墙”,使学习活动从单一的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前和课后,使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活动一体化、连续化,为学习者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奠定坚实基础。学本课堂理论强调学习者主动学习、动态学习、全方位学习,强调以问题为主线,在活动探究中培育能力、在问题对话中发展思维。所以,该理论的精髓在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力,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学习者学生、学习者教师都能够通过学本课堂学会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对话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自然语文课堂通过十大新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通过三大新智慧导学能力,培养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智慧导学能力。通过智慧导学,学生和教师能够走进文本,实现三次对话,解决文本问题,激发学习情感。只有学习者学会学习,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有了热情。
有了学习情感,便能够形成习惯。有了习惯,便逐步形成能力。学习者经过几个学期的修炼,便能形成高水平的学习能力。
“万念俱灰存一念,孜孜不倦求发展”,既然我们身为自然语文的教师,就要有不一样的抱负,就要不懈去冲锋。自然语文的教师矢志探讨洗尽铅华的生态课堂、摒弃功利的朴素阅读、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自然语文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真实,布局细致,安排巧妙,实施从容,简约有致,韵味十足。在自然语文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书,又从读书中读出问题,读出困惑;他让学生写作,引导学生打开尘封的记忆,整理自己的生活,整理心中的难忘瞬间,写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
五、自然语文的人本课堂教师
自然语文的教师,可以没有丰厚的家财,也可以没有耀眼的光环,也可以没有令人羡慕的职位,也可以不居庙堂之高,但是,一定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就是对教育教学最高境界的不倦探索,这种精神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才会走出教育教学被物质包围、过度功利包围的圈子,走出被应试教育包围的圈子,才能还教育教学以本质和灵魂!
自然语文的教师要有大境界、大视野。所谓大境界,就是不计较个人眼前利益,要为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乃至教育的发展着想;所谓大视野,就是要看得高,看得远,要从历史和国家乃至世界的视角看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
自然语文的教师要有独特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发展实际的教育教学思想与主张。放眼当下我国教育教学,各种教育的经验此起彼伏,应试教育的痼疾依旧难以改变,各种媒体包装捧红的教育教学典型煊赫一时,但作为一位真正的教师,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你要坚守自己教育的理想,你要遵循教育的科学规律,你要能看清教育教学正确的发展方向;我始终认为,教育教学是使人类自身不断完善的事业,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被世俗的喧嚣蒙住自己的眼睛。一句话,教师的魅力,在于精神的感召力和人生智慧的启迪力。因而,作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你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要善于独立思考,同时更要发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尊严和灵魂,从而展示出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与灵性。
自然语文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掌握课堂教学规律是一个语文老师能在课堂上纵横驰骋的先决条件。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潜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高尚人格的双重完美。基于这样的认识,注重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着力打造这种课堂的五个支撑点:一是“情”,课堂上的激情,对学生的柔情,对知识的深情;二是“趣”,讲究趣味性,创造兴奋点;三是“理”,教学中体现做人之理、生活哲理、科学原理;四是“术”,教学的艺术、阅读的技术、解题的方术等;五是“德”,良好的师德、学术的品德、研究的人格等。我们说,语文教学将这五个支撑点打造好,确确实实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有这样的路径实施语文教学,肯定会使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智慧教育必须要有独特的学科素养和职业气质,使自己既成为行家又称为杂家。是呀,行家要求教师才、学、识具备,义理、考据、辞章皆长,思维敏捷,激情洋溢,能说、会写、巧读、善听;杂家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百科杂学知识,六经皆史,诸史皆文,文史哲不分家,兼收并蓄;国家大事,个人见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往行家上努力,朝杂家上用功,手不释卷地狂读,饥不择食地乱读,不拘一格地杂读,从而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域,实现知识学习与生命发展的并举,让课堂流淌着生活的活水,让师生共享着语文的甘甜。
自然语文的教师要有君子风范。兰,深山幽谷,芳华自赏。竹,亭亭玉立,坚韧挺拔。菊,与世无争,清高隐逸。梅,欺霜傲雪,凌寒而放。古人谓之为四君子,合而观之,皆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世之态。是以世人将其喻为君子,取其不趋俗,不媚世之风骨。所以君子之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坚持,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迈,是“我自横刀立马”的豪气,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孤傲。
自然语文的教师做事,要有君子之风。只有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不会成功时得意骄矜,失意时怨天尤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做自己的主人。古人云:
“君子合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就是教人们在吸收别人意见时有自己的主见。
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比尔·盖茨哈佛中途退学,为许多人所不解,以为他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然而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他开创的事业令所有人仰望羡慕。他没有像哈佛大学里的那些学子一样一步步走在常规的路上,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不为世俗的眼光所左右,却开辟自己的天地,他成功了。纵观中外成功人士,只有让自己的思想凌驾于众人之上,方可开辟天地。
自然语文的教师做人要有君子之风。古人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有自己的人品,不媚俗,不趋俗。古往今来,那些默默无闻者大多随波逐流,所以历史的烟云湮没了他们。留名千古的必是那些特立独行与世俗背道而驰的人,细数历史的烟云,你会发现魏晋的风骨,竹林七贤的不羁,五柳先生的隐逸;你会发现汉唐的高风,李白的潇洒;你还会明白宋代的气节,苏轼的大江东去,清照的梧桐冷雨,稼轩的挑灯看剑;你还会找到明清的不俗,板桥的洒脱,曹雪芹的悲歌。唯有君子之风的卓尔不群,方能尽显名士风流。君子之风是不趋俗不媚世的行为,是一种孤洁傲岸的境界。真名士自风流,唯有用超拔的思想方能达到君子之风的境界。
自然语文的教师做事要有君子之风。自然教师为人则仁,便能无所忧。君子之于学,博学广达,务实求知,此为智。治学则智,便能无所惑。君子之于乐,自得其乐,泰然处之;君子之于友,求同存异,翩然独立,此为勇。处世则勇,便能无所惧。
自然语文的教师育人不责人所不及:人有贤愚不等,能力大小不一,等于五个手指头伸出来,自有长短功用。团体当中,相当有能干者、不能干者,能力大小分别,不责人所不及,不任意责备他人。学问不如我者,能力不如我者,鼓励提携,给予他尊重,给予他赞美,给予他包容,这才是有德的君子。
自然语文的教师教学不强人所不能:一个君子自我要求以身作则,力行身教,不会勉强他人做不想做的事,或做不到的事。好比有人不会讲话,逼他上台教书;不会唱歌,叫他开口唱歌;不会画画,要他拿笔作画,这都是强人所难!
人并非万能,包容他人的不能,尊重启发他人的能处,这是君子令人赞佩的美德。
自然语文的教师评价学生不苦人所不好:君子具有宽恕之美,对自己要求严苛,尽量满人所愿,对别人则随顺因缘,不带勉强。君子处人,不勉强好静者逛街买市,不勉强木讷者开口畅言;喜欢大自然的人,邀约他游山玩水;爱好艺术的朋友,提供相关讯息,适其性情,随其所好予以安排,不要求他人做不欢喜之事。
自然语文的教师待人不藐人所不成:一个有德的君子,知道每个人各有其特质,各有其司所要,因此他不轻视别人,藐视无成。他看人之好,不看人之缺,知道世间之人,必有一处长于自己,因此,君子不看轻一人,不藐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