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建设课题组
大连是中国北方发展基础较好、发展优势明显的城市之一。创建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科学发展理念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全过程,融入率先全面振兴和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之中,以科学的态度规范发展,为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这一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反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与率先全面振兴、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在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文化建设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对推动大连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思维
1.科学发展观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大连正处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既是推进老工业基地率先全面振兴的有效载体,也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文化建设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而不断提升软实力,为其他各个方面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当前,文化赖以生存的体制机制、市场环境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新的文化发展观指导和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城市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先导作用。城市文明进步的成果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文明进步的整体水平,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城市以其率先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具有高度物质生产能力和文化生产能力的核心区域,不仅成为一定区域、国度乃至世界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而且对其周边乃至更大的范围产生着愈发广泛、强大的辐射作用。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品质、灵魂。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物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两大方面。先进的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城市除了蓄积着较为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和良好的社会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蓄积着强大的文化发展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一座城市对周边地区乃至其他城市的影响力以及示范性诸要素当中,文化往往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大连创建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目标的提出,不仅为推进大连社会全面发展树立了新的更高的宏大目标,而且也对大连的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在创建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进程中,文化发展的状况将直接决定大连社会综合发展的总体水平,并且从软实力的意义讲,文化能否获得持续不断的高水平的发展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整体能力和整体水平,也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示范作用。文化的示范性应当成为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总体构思中的基本思维之一,是大连社会发展必须设立的崇高目标。
3.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发展的目的
大连城市文化发展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这样的依据之上:
(1)大连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依据。大连的文化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文化历史和文化现实。对大连城市文化历史开展的研究表明,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和革命文化是大连城市文化的三个来源,也是构成大连城市文化的三个基本成分。这是设计大连文化未来不能脱离的基本前提,也是确定示范城市文化建设基本性质、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的基础。
(2)大连城市文化发展的现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其发展水平在中国北方的城市群落中有着较大的优势。由于大连城市的特殊地位,大连文化在现实发展过程中除了继续保持着民族的、革命的文化特质之外,在文化的现代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文化的基本格局和体系。大连还建立了适应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的文化运行机制,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鲜明现代文化色彩的具有较高水准的文化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连不断加大着与世界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与中国北方其他城市相比,大连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现代文化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这是设计大连城市文化未来,尤其是设计有特色的大连城市文化未来不能脱离的现实依据。
(3)大连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期望。对于大连创建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未来发展,应当建立这样一些文化期望:①城市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应处于中国先进城市行列之中;②人民群众能够在优良的文化环境、现代化的文化设施、良好的文化秩序、丰富的文化成果以及平等的文化机会中充分地、自由地享受文化生活,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条件和水平要高于中国北方相应城市,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③以城市文化为核心形成较强的服务、推动、引导文化发展的辐射能力;④培养与国内外文化愈发顺畅的交流沟通能力,形成新的文化成果、文化信息荟萃之地,不仅丰富和促进大连自身的城市文化发展,而且使大连成为中国北方传播新的文化信息的窗口;⑤形成较为发达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体系,具有高水平、多品种、大规模生产和交换文化成果的能力;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不断提高公民精神文明素质、支持社会经济建设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形成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的软实力,为大连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这些文化期望实质上共同指向一种文化目标,那就是大连要形成一种以现代文化为基本性质,具有现代文化性质、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现代文化生产手段、现代文化发展水平的文化结构。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在文化上的示范作用主要来源于这种结构所产生的文化功能。
依据上述观点,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文化目标应确立为“将大连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现代文化名城”,到2012年初步形成中国北方现代文化名城的基本框架。
4.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1)基本性质。文化的现代性是大连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属性,但是现代文化也是由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文化内容构成的。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文化建设必然属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有机整体,因此,这种文化的基本性质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方向就是大连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前提下,大连文化应具备进步性、现代性和国际性的特质。
所谓进步性,是指在文化趋势、文化信念、文化追求等方面与文化发展规律的一致性。文化的进步性体现在文化的科学性上,即以科学进步的思想和方式发展文化,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规范文化的发展方向、检验文化的发展成果;文化的进步性亦体现在文化的兼容性上,即能够容纳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文化的进步性还体现在文化的人文性上,即不断完善人的素质,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所谓现代性,是指在文化结构、文化内容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与现代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水平的一致性。现代性主要包括具有符合现代文化发展高水准的精神风范、现代的文化价值取向、现代的文化生活方式、现代的文化运行管理手段和现代化的文化设施设备水平。从现代性的意义上讲,大连城市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不应低于整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水平,甚至由于文化具有先导性的作用,应考虑在适当的方面采用适当的方法促成文化的优先发展。
所谓国际性,是指城市的文化精神、文化特征、文化方式对国际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和影响作用。现代文化名城的文化建设,其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大连要具备生产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的文化成果的能力,创造具有吸引国际优秀文化成果的广阔空间,打造吸引国际资本和优秀文化人才参与大连城市文化建设的平台,逐步成为吸引国际文化消费的热点地区。
(2)特点。文化的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排斥文化的个性化发展。即使处于共同的时代、共同的地域,文化的发展也往往因个性的张扬而获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因此,大连的城市文化也应寻找到既符合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性质,又具有独特风范的发展道路。
大连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特点应包括:①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生产和传播现代文化精神和思想,运用和享受现代文化设施和文化手段,塑造大连人的现代文化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②海洋文化的特征。强化大连文化的地域优势,建设具有海滨城市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和文化项目,发挥港口城市的文化集散功能,展示海洋文化的魅力。③辐射性。一个文明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城市会对外部资源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的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使得城市理念、价值观以及城市经济辐射力、文化影响力、政治作用力向周边地区渗透和扩散,从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1.功能完善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根本性标准。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需要政府具有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应该构建以下九大体系。
(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包括各种文化历史遗存和已经建成的覆盖城乡的文化馆、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以及代表城市最高水平的具有标志性特征的剧院等。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公共文化场所是市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的最基本的场所,只有形成布局合理、公平准入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才能实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
(2)公共文化生产、运营体系。包括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和运营系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和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机构体系。只有这一系统正常运作,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给人民群众,极大地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其文化权益的实现、文化需求的满足。
(3)公共文化信息体系。这是一个关于公共文化社会信息收集、分析、发布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可直接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程序、方式、地点等相关信息,还可以直接享受到某些可以信息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这一体系既包括国际互联网上的公共文化电子政务系统,也包括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工程,以及网上博物馆、网上艺术馆、网上培训系统。这是利用现代化手段向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工具,符合公共文化服务的未来趋势。
(4)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包括政府的拨款、贴息贷款及融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血脉。国外经验表明,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只能进行有限度的投入,政府的责任应该是引导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进行投资,进而通过服务的市场化、资金的社会化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良性运转,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构筑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公共文化人才体系。由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业余文化队伍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组成,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发展和运营的中坚力量。完整的人才体系不仅要具有参与事业的各种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建成一整套吸引人才、帮助人才创出业绩的良好的人才制度,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并使其得到不断发展的动力。
(6)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体系。主要是提供公共文化政策法规、构建社会公益的价值观念系统。公共文化政策是创造公共文化繁荣的基石,公益意识是促进公共文化发展的基础,价值观念是构建公共文化的根本。
(7)公共文化创新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任何事业得到发展的前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里,创新尤其重要,它是一个城市的公民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激发社会整体创造能力、形成整个社会创新意识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主要包括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地点的创新以及服务的创新。
(8)公共文化指标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坏、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否实现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能只靠口碑衡量,而是需要以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去衡量。这套体系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尽可能量化的、可衡量的,其次必须涵盖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方面。
(9)公共文化评估、监督体系。没有评估的监督是没有依据的监督,达不到监督的效果;没有了监督,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作就会陷入混乱,因此,必须形成权威的评估系统。同时,政府可以依据评估的结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制,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保证政府的拨款(投资)、社会捐助等资金得到正当、合理的使用,等等。
2.强大的文化成果、文化产品生产创作能力
文化的示范性首先来源于文化成果的示范性,没有丰富的文化成果、文化精品的生产和展示,所有的文化设施、结构、机制等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同时,丰富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产品又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真正兑现其享有的文化权利的基本保障。
(1)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产品是最活跃的、最有标志性的文化成果,与人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关系最紧密,影响最广泛,最容易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对话。大连的文学艺术产品生产历史悠久,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并形成了相应的优势。发展文学艺术成果生产的首要工作就是采取有效手段保持和发展这些优势,并给予充分的政策、资金支持和保障,使之在弘扬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培育出不仅在本省而且在国内甚至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型人物、代表性人物、文艺精品以及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创作集团。
(2)大型文化活动
大型文化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品,它承载着塑造和宣传城市形象的作用,是提高城市文化自信心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大型文化活动可以带动相关的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并且成为吸引国内外文化成果和文化欣赏的平台。应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手段,使之与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相适应,不断展现出新的文化面貌,焕发出新的文化魅力。同时,大连作为具有文化艺术优势的城市,应展示本地优秀艺术成果,引进国内新的优秀艺术创作和国际上高质量的艺术产品,激发市民的艺术情绪。
(3)以创意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精致产业”,换言之,就是要将知识、理念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中,使之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显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措施和方向,更是变“制造”为“创造”的良机。因此,大连要整合文化资源,形成文化创意生产、实施、宣传推广、社会流通的功能链条,建构支柱性文化产业。政府要通过创造最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性政策环境和氛围,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性、内生性的发展能力。目前,高新园区动漫走廊已成为大连动漫游戏产业集聚并快速发展的核心区。大连要重点培育和支持新兴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形成以动漫基地为龙头,以星海创意岛、高新园区创意产业孵化园、海港“15库”创意产业园为基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4)环境文化与社区文化
环境文化与社区文化是指涉及城市总体环境和市民日常生活环境的文化、涉及居民日常生活和日常文化体验的文化。重视环境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改造整个城市的文化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文化环境,也将拓展文化产业涉足的空间。社区文化在重视自娱自乐和宣传辖区之外,还应重视培养市民个性化的文化趣味,激励他们的文化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提升其文化艺术活动的质量,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形式。
3.较高的文化理论学术研究能力
具有科学发展示范能力的文化能够生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高水准的文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发展首先来源于科学理论的科学指导,民众与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生活质量也植根于文化思想理论所培育出来的精神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学术研究能力是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1)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科学以及涉及文化发展建设的主要门类的专业科学,形成较为完整的学术研究体系。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是大连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及文艺理论研究的基础,是文化思想培育和理论研究的主力军。应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扶持力度,通过重点科研课题申报、学术奖励、经费支持等手段,不断提高大连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科学以及文化发展建设方面的研究能力。破解大连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研究规划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文化发展战略措施。同时,鼓励社会、民间等其他研究力量参与和投入文化研究,并且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文化研究力量,研究大连文化建设问题。逐步形成重大文化决策、文化项目的科学论证机制,提高大连城市文化研究的影响力。
(2)打造学术交流和学术普及的平台。利用媒体宣传科学的文化观、文化理念,传播科学进步的文化思想,培育健康良好的文化趣味。通过举办论坛、讲座、沙龙等形式,普及文化知识,交流学术成果,构建学者、管理者和广大市民进行文化思想交流沟通的渠道。大大加强社会科学、文化科学类学术成果的出版力度。培养造就具有较好学术背景、较高理论水平、较强科研能力的理论研究队伍。
4.繁荣、有序的文化成果、文化产品交流体系
城市的示范性必然要求文化的开放性和影响力。以一市之力生产适应无限丰富的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文化成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发达的城市文化必然要求以文化交流为基本方式的文化成果的丰富性。
(1)文化成果的交流
文化成果的交流既是文化交流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文化交流的直接目的。文化成果中蕴含着文化思想、内容、风格。形式各异的文化成果是人民群众了解不同文化的基本途径,也是丰富本地文化生活、构成本地文化气魄的基本标志。应开展以教学、学术活动,图书、音像出版发行,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传播,舞台演出和其他大型活动为基本依托的综合性、多样化的文化成果和文化活动交流。与此同时,还应注意通过文化活动吸引国内外的文化视线,将大连逐步打造成为东北、国内乃至国际相应区域文化关注的焦点。
(2)文化市场的融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文化市场成为文化成果在社会流通的主渠道,文化交流以更为日常的方式使大连的文化市场与国内外文化市场形成有机的联系。应以文化成果交流促进市场行为,以市场行为保障文化成果交流的长期性、稳定性。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把市场拓展和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放到突出的地位。要采取扶持性政策手段,促进主流文化产品进入文化市场,形成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培育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附加较高文化艺术价值的文化产品市场,将大连的文化市场逐步纳入国内、国际文化市场的大循环之中。
三、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文化是一个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竞争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文化建设,培育城市精神,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1)培育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文化精神
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是大连未来发展的新的定位和方向。建设现代文化名城,首要的是培育与现代文化名城相匹配的城市文化精神。《大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科学归纳和总结大连城市和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要培育“开放现代、文明创新”的城市文化精神。应通过广泛开展“打造文化大连”系列主题活动,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培育城市的文化精神。立足于改革创新,整合城市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催生现代文化产业形态。加强对城市文化精神的宣传和研究,不断丰富其内涵,增强市民的认同感,使“开放现代、文明创新”真正成为城市的个性和品格。
(2)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艺术修养
人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城市,只有当它的市民具备了现代文化素质,才足以承担起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重任。大连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较发达的现代城市,是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窗口,因此更要注重不断培养和提高市民的现代文化素质。大连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努力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和文化艺术素质。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通过开展市民素质培训工程,用5年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市民进行文化专业知识的普及培训,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品位。
(3)发挥政府文化建设的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是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和引领者,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把握现代城市文化精神,把城市特色、城市个性、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广大群众在文化、精神、艺术方面的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总体上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
2.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自然出现的。这个体系的构建将会对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
从方向、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含义。
①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首先满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为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提供保障。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标志着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标志着其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更标志着其社会的进步程度。只有保持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程度的高水平发展,才能够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保证全体民众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保证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是对一个健康、文明的城市基本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生存权利之外的基本的文化权利,满足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满足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需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保障。民族文化的特色及传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基本的条件,因此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存、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与义务。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
①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民文化广场、音乐厅、美术馆等代表大连文化形象的文化设施,研究规划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的建设工作、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改造工程、人民剧场改造工程,提高基础文化设施的实用性和使用率。整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及其文化信息资源,每年支持一批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的设施建设,到2010年,在乡(镇)、村建成集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技普及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重点文化工程,将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倾斜,实施送戏下乡、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等系列项目,解决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等问题。
②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高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建立和完善规范的服务考评体系和机制,逐级分类确定服务标准。实施大连汉墓博物馆建设工程、大连现代博物馆改陈工程、旅顺博物馆扩建工程和“达里尼”市政厅旧址维修工程。建设以数字资源建设管理为核心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以市、县图书馆为基础,覆盖乡(镇)、村的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到2012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市乡村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共享工程“村村通”。通过政府购买、演出补贴等方式,向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一定场次的公益性演出,维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为青少年学生提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演出活动,培养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同时,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实施“五个一工程”等文化精品战略,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并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提升“打造文化大连”系列主题活动的水平和档次,充分发挥大连在影视、歌舞、京剧、杂技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大连特色、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品牌剧目。把群众满意度、市场收益率作为评判精品的重要标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大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逐年加大对公共基础文化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政府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主导责任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合同外包、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建立文化援助机制,以农村、城市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群体为重点援助对象,为其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其享受文化生活的基本权利。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考评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对政府及公益性文化单位设定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服务考评指标,以此为依据考核其文化服务的水平与效率。
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的一种基本形态,不仅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软实力,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大的产业实体,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大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大连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1)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根据这一概念,文化及文化产业的活动主要包括:
①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
②文化传播服务;
③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④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
⑤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
⑥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
(2)文化产业的功能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显示出多方面的经济功能,是现代经济利润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的迅速增长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大的动力。文化产业的文化功能是由其所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文化性”所决定的。通过文化产业,传统文化得到更有效的更大范围的传播,同时又能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文化的不断创新,催生了具有新的价值观、新的内容、新的形态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出现。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或直接或间接地具有价值倾向和政治意义,因此,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会承担起一定的政治功能。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适应人、拓展人、满足人的服务功能以及引导人、熏陶人、规范人的教育功能。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满足公众精神生活需求、影响人们世界观的形成、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水平和认识水平等综合素质的使用价值。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广泛吸纳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就业机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团结与稳定。
(3)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知识、信息、娱乐、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通过鲜明的政策导向和健全的法制保障,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大连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①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应大力发展旅游会展、影视图书音像、演出娱乐、传媒、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大连优势文化产业,形成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整合资源,发挥文化产业集聚示范效应,建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园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形成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鼓励、引导优先发展文化产业。注重文化创新,坚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推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使文化产业成为大连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培育市场要素,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完善现代流通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搭建合理流动的平台。扶持和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经营活动,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建设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发展文化中介组织,为文化企业深度进入市场提供支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③构建投融资体系,推进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按照《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要求,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政府制定和实行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营造有利于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环境,加快旅游会展、影视制作、演艺中介、表演艺术、艺术品经营、图书音像制品发行等业态中民营企业的发展步伐。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中小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组织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为文化企业发展搭建投融资平台。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
(1)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指文化事业在一定时期内要通过改革达到的境地或目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宏观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逐步实现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事业宏观管理体制。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目标:通过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的内部改革与外部改革,以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让公众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通过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的效率。
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目标: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调动全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
(2)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
①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原则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是要改变文化生产领域生产关系不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从而推动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只有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自觉摒除那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才能顺应发展潮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原则
先进文化是指适应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要求、凝结人类文明进步优秀成果的文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先进文化在现有基础上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说是由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决定的。文化事业的改革必须把握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管理的目的和改革的目标出发,对文化事业采用不同的改革办法,提高改革的效率,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步有序地分类提出不同的改革要求。
④与时俱进的原则
开放的经济与封闭的文化不能并存,这就要求文化的发展不能闭关自守、故步自封,而要开放和与时俱进。保持文化事业发展上的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改革对文化事业的管理方式。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文化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要从内部管理、外部管理两方面切入,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最重要的是落实到创新管理,从而通过管理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3)文化领域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改进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增强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管理内容上,政府要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社会文化转变;在管理手段上,要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法律、经济、政策手段转变。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强化对文化市场的综合监管。
(4)文化事业微观主体运行机制的改革
文化事业微观主体的改革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单位机制、体制创新,增强其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国有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做到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着力改善服务,增强活力。推进新闻单位的改革创新,重点做好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和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推进新华书店、一般性出版社、影剧院、非时政类报刊社、文化经营中介机构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在转企改制过程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做好资产清查、审计和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要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重点扶持的艺术院团继续实行事业体制,在确保基本投入的基础上,面向群众,开拓市场,转换运行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一般性艺术表演团体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一团一策”,市场化运作,逐步转制为企业。
(5)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步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文化要素和人的创造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并且正在改变着城市发展的模式。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做支撑。通过实施“六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在文化领域内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特别是要培养一批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市场在文化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对优秀文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财经、金融、法律等领域人才进入文化产业。同时,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奖励制度。
5.发挥政策的激励保障作用
政府采取适当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对文化发展加以引导和扶持,是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有效的政策支撑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保证。政府在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要进一步落实和不断完善文化领域相关配套政策,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推进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文化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保障。
(1)充分落实好、使用好现有法规政策
近年来,中央和辽宁省、大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等,基本涵盖了文化建设的各主要环节。创建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要紧密结合大连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辽宁省确定的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确保用足、用好这些政策。
(2)研究制定推动文化发展、改革的配套政策
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课题,是与时俱进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几个努力方向,加紧制定出文化发展最迫切需要的政策法规。当前应从大连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与中央和辽宁省各项文化政策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多层次政策体系;研究文化投资和税收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扶持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奖励和补助等多种经济手段,加大扶持力度,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和资金环境。
(3)破解文化发展、体制改革中的政策性难题
按照中央有关精神要求,在2010年前,大连的文化体制改革要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机制改革,这必将面临许多亟须突破的攻坚难题。这些难题能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于大连的文化体制改革能否深入、全面推开至关重要。要抓住制约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难题。围绕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改革成本支付、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跨地区和跨行业经营及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寻求突破。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