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作业:打开融合共生的教育新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期待综合创生的变革之美

在“不幸福”的抱怨声中,体悟着“学生的幸福是什么”,寻找着作业研究已有的经验和可能性,审视着身边的支持系统,我们将“综合创生”作为作业变革的核心要义,以“小学生综合创生式幸福作业”定义这一研究,并期待着这一研究的价值具有全面综合性。

一、取向“幸福”,凸显前瞻理念

“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在研究报告《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中被列为重要的通用素养之一;“美好生活”,是走在“强起来”征途中的中国人民的现实追求;“幸福”,是学生面对作业时最真实的渴求……成就生活的美好和人的幸福,已经成为世界和中国的时代发展之需。我们的作业变革也将探索“成就学生幸福的生命、生活和人生”的价值新取向。

常州市龙虎塘实验小学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合作学校。“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并主持的一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转型性变革综合研究,创生了“生命·实践”教育学。它坚持“成事成人”统一的原则,以“育生命自觉”为核心目标,构建了新型学校32字观念系统,铸炼了团队的32字研究精神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形成了12个教育信条引自叶澜的终身教授报告《“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2016年12月21日。。我校的作业研究正是在借鉴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想”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基础上,以“生命·实践”教育学思想为孵化器来开展的。以下是本研究的直接理论基础和研究信念。

一是追求学生发展。学校教育的内在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实现对人的生命关怀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而且“新基础教育”仔细研究了中国社会转型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3-8.,还提出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精神世界与学习境界等主题李家成.论学生发展能达到的境界——基于“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改革实践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1(1):30-35.。在这样的价值观基础上,我们认为,作业要与学生的生命成长沟通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是否影响成绩的探讨上,更要关注生活世界中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是关注家校合作。“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领域创生和发展了家校合作的新理论,指出“任何家长参与或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都指向具体的目标。唯有将家长参与或家校合作建立在学生发展的立场上,才可能真正有所突破”李家成,王娟,陈忠贤,等.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5(1):5-18.。在“新基础教育”研究看来,“亲子关系的内容也会发生诸多改变,从原有的家庭教育,逐步转换到学业、家庭文化活动开展、班级活动开展、学校活动参与、社会事务介入等更丰富的生活领域。每一领域都会因学生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和关系性质的转变,而使得亲子关系不断支持、催生、滋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因此,家庭作业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大系统的“连接带”,可以成为教师、家长、学生互动合作的“催化剂”,并生成新经验、促成新发展。

三是体现综合融通。鉴于中国学生的学校生活带有分割的特征,相关时间、空间将各类学习做了工业式的切割与组织,培养学生融通各类学习的能力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努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综合性,感悟生长性,投入人与事物本身的发展之中,是锻炼学生综合融通能力的根本途径”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因此,作业需要形成综合融通的内容结构,发挥系统思维的力量,追求减负增效。

二、明晰特征,界定核心概念

“综合创生”:以家庭作业为研究本体,在整合学生各类学习的时空、学科领域内容、生活资源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境需求,不断生成学生所需完成的、样态丰富的学习任务,促成教育工作的高度融通及学生综合整体的生命发展。

“幸福作业”:学生、教师、家长合作参与,旨在解放学生、成就学生,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幸福的新型家庭作业体系。

综合创生式幸福作业的四大特质如下。

(1)自主合作。家庭作业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又依靠学生的主体创造,并在策划、实施、评价的全过程中充分展开与教师、家长及社区社会人士之间的合作,实现生长式发展。

(2)整体结构。家庭作业与班级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融通,整体架构并将学科关键能力与综合素养培育共同渗透其中。

(3)全纳共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累进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可能。

(4)愉悦体验。依托评价,校内校外联通、线上线下互动,促成交流平台最大化;依靠民主,建设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学生在分享与交往中获得愉快体验。

三、朝向“终身”,架构目标体系

社会发展要求实现终身教育。它以促进人的多方面终身发展和人格完善,创造更富有意义的人生和更美好的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化入人生全程、化入社会各域的社会教育力为特征,体现在社会中“人人、时时、处处、事事”都内含着教育的价值和力量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M]//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基于此,我们的“幸福作业”研究不仅仅致力于“成就学生幸福的生命、生活和人生”,还努力从更广阔的视野开发它的育人目标及功能。

(一)提升作业境界

提升作业境界是就作业研究的核心性价值而言,直接体现于研究的主题中。

总体目标。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多方提高对家庭作业的满意度,形成“幸福作业成就学生幸福的生命、生活和人生”的文化;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理论和实践对话,对本研究进行生态性开拓与辐射,使教师生成关怀生命的专业自信;以教师为专业指导者、以学生和家长为核心主体、将家庭作业过程转化为教育过程,构建家校社和谐合作的终身教育微系统,并在其中促成多元人群的终身学习。

具体任务。一是以“解放儿童、成就儿童,让儿童体验生命成长的幸福”为根本宗旨,基于“21世纪全球公民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时代育人要求,结合家庭作业的特质,建构幸福作业的核心素养框架。二是构建“综合创生式幸福作业”模型体系,梳理家庭作业涉及的对象、内容、时空等,进行顶层设计,探索融通时空、多样综合的家庭作业结构,开发丰富高效的家庭作业类型及样态,渗透多元弹性的学习方式,让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灵活学习的过程,成为自己喜欢的生活。三是探索“综合创生式幸福作业”的运行机制。驱动、评价等注重全员参与、全面共享、全程联通,形成行之有效的实践范式和策略经验。

(二)创新教育生态

创新教育生态是就作业研究衍生出的附属性价值而言,其来源主要是研究开展的过程。

埃德加·莫兰在《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中一再强调了帕斯卡的思想:“所有的事物都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既是受到作用者又是施加作用者,既是通过中介而存在的又是直接存在的。所有事物,包括最遥远的和最不相同的事物,都被一种自然的和难以觉察的联系维系着。我认为不认识整体就不可能认识部分,同样地,不特别地认识各个部分也不可能认识整体。”这提示我们,教育应该看清事件或问题的背景、总体、多维度以及复杂性,从而认识和解决问题。作业问题同样如此,它关联着教师、学校乃至区域性教育教学的理念认知、行动方式等,是教育的综合性表达。

因此,我们期待在作业研究的过程中融入学校已有的“诗意文化”“班级导师团”“三力驱动,三环交融”家校合作模式等品牌项目,以焕发学校的独特气质和深层活力;以“全息”的视角,借助作业研究推动领导变革、班级建设、学科学习之间的教育通达,创新学校教育变革的思路;以全人、全员、全面、全程的意识开发教育新时空,促成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共进的教育新生态,推动社会教育力提升。

(三)更新研究格局

更新研究格局是就特殊性资源带来的附加性价值而言,基于丰富关系的自觉化而实现。

重实践轻理论,重经验轻学术,重成事轻写作,是一线教师的普遍性短板。而在“幸福作业”研究的前景展望中,我们发现了开拓研究新局面的可能性。

首先,有可能建立一个关系人更为丰富的“研究共同体”。在“三力驱动,三环交融”的合作底蕴中,学生、家长、教师都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新基础教育”研究实验校,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的教授、研究生等可以介入其中;在“终身教育”视野下,社区、社会人士也都可能纳入其中……多主体的融入将开启多元视角,推动智慧集聚。这样的研究共同体更有可能滋养、催生出研究的新内涵。

其次,有可能走向“实践性与学术性高度融通”的研究范式。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负责“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生工作和班主任发展领域,长期以来真诚地引领着我校的学生发展工作,并带领研究生深入指导我们的社区共建、家校合作等研究,在其中初步强化了研究性思维,以及研究的意识、方法等,培养出了多个研究骨干,培育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此外,在李家成教授的促成下,我校还与新西兰、美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关于“学生领导力”等方面的对话、合作,而作为常州市的“国际理解教育”试点校,我们也有着其他的国际交流的平台及项目。在这样的情境下,“幸福作业”研究在起始阶段加强设计,走向实践性与研究性的融通之径,开展国内外的交流与对话,形成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是可以期待的。

研究格局的更新,从研究问题的清晰提出开始。我们的“幸福作业”实践,综合上述背景,聚焦到了如下两个研究问题:

(1)“幸福作业”对于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意味着什么?

(2)“幸福作业”对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和家长的合作等,有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