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依据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千米的地震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千米。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如果震中距小于100千米,被叫作地方震,在100~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破坏和影响越小,反之受到的破坏和影响越大。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在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在震中区,横波导致地面水平晃动,纵波导致地面上下颠动。由于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颠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如果某地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般来说,一段时间内,还会发生一系列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那么,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呢?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等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地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形成较晚(20世纪60年代),是已经被广大地理学工作者接受的一个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
地理知识小链接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