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联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作为文学样式之一,对联不管怎么分类,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合格对联的基本要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字数相等。对联的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不多不少。除非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如民国时有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二是断句一致。一个完整的句子所表达的语言,是由多个字词和词组构成的。在句子中,一个单词或词组是一个音步,也称“断句”。上下联断句一致,才能有一致的节奏。
三是词性相当。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则。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连词对连词等等,都要各自对应。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是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如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川江河等)、宫室(楼台门户等)、草木(草木桃李等)、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等等。
四是内容相关。一般来说,上下联必须相互衔接,围绕一个相关的主题并行叙述或正反表达,或构成延续、因果关系。
五是文字相别。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
六是平仄相合。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收”。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由于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把入声字分别转变成了一、二、三、四各个声调去了。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杂有不少的入声字。至于入声字有哪些规律,讲起来比较复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