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演说现场的准备工作
演说前期的充分准备,可以使人们克服紧张和恐惧感,让人们更加自信、自如、轻松地驾驭现场。
首先,只有对自己所讲的内容了如指掌,才能让听众信服你。选定了中心话题后,就要对相关的知识做事先的调查。即使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也要进行书面的调查研究,使观众听懂你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
接着,可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相关信息,或向相关教授请教,直到你觉得自己能够有效地传递知识并能回答出观众可能提出的问题。记住,做的调查研究越多,演说就越自信;越自信,就会讲得越好。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还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听众。如果是给学生做演说,就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就要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是给专家做演说,演说的内容就不能太基础。
虽然不可能完全知道听众想听和不想听的内容,但根据听众的年龄层和组成结构,大致可以确定自己应该讲什么内容。因此,准备演说内容时,要时刻考虑听众的情况。
演说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成功的演说是离不开好的话题的,好的话题应该首选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如此,才能拥有大量的素材,才能产生切身的体会,也才能将重点讲得真切、深入。选择论题,就是选择演说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即“讲什么”。要把演说论题选好,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需要性原则;二是适合性原则。
演说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准备才能让演说更加成功,如果心理准备没做好,其他准备都会白费。演说心理指的是,演说者对演说实践这个客体的反映和感受,是演说者在进行演说实践时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因此,演说者要具备:求真的心理素质、创作上的心理素质、表达的心理素质。
通常,演说都有时间限制,如会议中的半小时演说、课堂上的10分钟演说。不管时间有多长,都要根据时长安排相应的演说内容,准备得太多,就会加快语速,甚至还会讲不完;也不要准备得太少,否则早早收场,最后却不知道该讲什么。准备的内容与时长相当,讲的时候才能放松些,你也会表现得更自如。
演说稿的结构主要包括标题和正文两个部分。标题,一般都是有形象性的、对演说主题作高度概括的语句。正文包括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开头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引起共鸣;二是打开局面,引入正题。结尾要言简意赅,使听众不断思索,进而付诸行动。
不管是添加背景音乐,还是辅以PPT,多媒体因素都能帮助强化观点,并吸引观众。不过,也不要用得太多,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想使用多媒体材料,得确保这些材料能帮你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并提高演说效果,而不是疏远你跟听众的关系。
当然,可以将多媒体当作辅助工具,但不能完全倚仗它。否则,就会觉得自己没完全准备好,不敢完全脱稿演说,好像尴尬地在读PPT。不过,如果你想展示一些图表、图片或演说提纲,就要使用PPT了。
听众一般都喜欢符合逻辑、组织结构清晰明了的演说,这种演说也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演说能力。当然,在演说的结构上,也可以适度创新,但对于大多数演说来说,格式基本上都差不多。
(1)介绍。吸引观众,介绍演说的主题。
(2)正文。用具体的例子、事实、故事和数据来阐释个人的观点,给听众留下印象。
(3)总结。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做总结,加以引申,启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