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能力:建立亲和、信任与和谐的关系
在传统的团队管理中,管理者在和员工沟通的时候,往往高高在上,带着消极、埋怨等负面情绪与员工展开交流,整个沟通过程变成了“批判大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双方在沟通时没能形成良好的默契和氛围,无法达到以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教练式沟通中,管理者在和员工沟通的时候,会积极与员工建立亲和、信任与和谐的氛围,表现出极佳的尊重能力,使整个沟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展开,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建立亲和、信任与和谐的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那么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时,应该如何建立亲和、信任与和谐的关系呢?
(1)学会“配合”
教练式管理者在与员工交流的时候,不以遵循传统型的“以管理者为中心”展开的对话模式,而是以平等的心态,将自己和员工放在天平的两端,甚至会“以员工为中心”建立对话。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教练式管理者会主动配合员工。
亲和、信任的关系需要“响应”,没人会对时刻反对自己的人产生好感。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艾伯特·梅拉比安的研究表明,在沟通中只有7%和你说什么有关系,你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说占38%,而剩下的55%完全靠的是你的肢体语言。
因此,管理者在与员工交流的时候,不仅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员工的口头表达上,还要极大地关注员工的说话语气和肢体动作,进而根据员工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这些细微的行为调整与员工建立亲和关系。
例如,员工在表达的时候,声调偏低、声音偏小、语速平缓,管理者如果照顾到员工的个人表达习惯,会更容易进入员工的频道中,让员工以放松的心态与你交流,直至双方频率趋于同步,让气氛变得融洽、和谐。
(2)真诚、支持
管理者在和员工沟通的时候,还要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热情而真诚的态度。
一是多用眼神接触,面带微笑地倾听,必要的时候要给予对方回应。
二是多使用语气词,如“你昨天就已经将工作完成了”“你昨天就把工作做好了,一定很辛苦吧”比“你昨天就完成工作了是吗”表达更有感染力、更亲和。
三是多使用正面词语,如“对的”“确实”等,尽量少用否定性语句,如“是这样吗”“不对吧”“我不这么认为”等负面表达;管理者在和员工沟通的时候,要扮演“支持者”的角色,而不是“批判者”的角色。
例如,员工出现工作失误,管理者需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帮助员工认识到“怎样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将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员工“怎么能耽误工作”“工作怎么做成这个样子”,要提供帮助,而不是消极打击。
(3)信任的建立
信任在沟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人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当员工信任你的时候,他们会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一旦信任感成功建立,那么双方在沟通的时候,极容易建立合拍、一致、支持性的关系,有效解决沟通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要求管理者多尝试理解员工、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尊重对方说话的权利和诉求,而不是自以为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和情绪发泄。
二是在沟通的时候,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地说出员工喜欢听的内容,使对话能够按照员工的心意走。此外,管理者在说完自己的看法之后,要征求员工的意见,允许员工提出看法,甚至质疑,且不能因为员工的不同看法而心生怨怼。
三是要求管理者积极地与员工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理解员工的难处和付出。
例如,“我知道这工作对你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什么是我能帮助你的吗……”真诚且富有帮助地与员工沟通,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4)尊重员工的信念系统
亲和、和谐关系的建立需要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对教练式沟通来说,管理者需要尊重员工的信念系统,即便别人表达出来的内容与你的看法不同,你也要耐心地等员工表达完,而不是立即反驳、否定,甚至带着愤怒的情绪消极打击。当然尊重员工的信念系统不是一味地全然忍受。
管理者首先要积极肯定员工所表达出来的话语中积极而正确的一部分,对于不符合自己信念系统的那一部分,管理者需要这样表达:
“我很理解……同时……”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同时……”
“你的想法很好,如果加上……就更完美了。”
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前要先肯定,充分尊重员工的心理感受,以免让员工产生抵触心理而结束对话。
尊重员工信念系统以建立亲和、信任的关系,也需要管理者管理好自身的信念系统。管理者要摒弃让自己停滞不前的信念,如“我已经做出了极大的忍耐”“我能做到这样,他们(员工)要知足”等。
除此之外,还要减少甚至摒弃自己更多可能性的信念,如“以我的身份,我怎么能随便和他(员工)交流”“我觉得好好说话是没有用的,我无须做这个努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