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清华门:12个清华学子家庭采访实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家庭的温暖,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

清华学子家庭成员

妈妈:沈建茹

爸爸:刘启亮

儿子:豆豆(化名)

扫描二维码听原声采访

清华学子名片

小学: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

初中: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

高中: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

本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

爱好和特长:大提琴、羽毛球

高中阶段所获奖项:浙江省高中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

大学本科所获奖项: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等

座右铭

天道酬勤。

豆豆自述

小的时候,主要是妈妈照顾我。她给了我很多美好的童年记忆,还帮我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高年级以后,爸爸总会主动找我聊天,把他的想法告诉我。我发现如果按照他的方法处理问题,的确会避免很多麻烦。后来我再遇到困难时就会和他商量,他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也开始逐渐影响我。

我从初中开始住校。在学校的时候会和家里通电话,但其实电话里说不清楚什么事,所以周五回家和周日回学校的路上是我和父母的聊天时间。周末在家里和爸爸夜聊对我来说也是很享受的事情,我会很自然地说说学校里的事和自己的想法,随意而放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有时候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还是不能取得好成绩。这时父母让我感觉到他们最关心的是我而不是那些成绩,这种温暖和感动是任何朋友都替代不了的。

(一)做孩子与老师的缓冲带和黏合剂

红领巾的风波

豆豆是班里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特别地自豪和开心。可是这股兴奋劲儿还没过去,红领巾就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扯了下来。

那天是班主任的课。看着老师的板书,他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周末在湖边泥地里挖出的身子一扭一扭的蚯蚓,不由得笑出了声:“老师,你写的字像蚯蚓一样!”班主任刚刚大学毕业,板书的确写得不够老练。可是被这个刚上一年级的小不点儿如此嘲笑,实在有点下不来台。班主任涨红着脸快步走到豆豆面前,三两下就扯下了豆豆脖子上的红领巾。豆豆一时有些懵,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生气。

回到家被妈妈一问,豆豆立刻委屈地哭了。听着儿子断断续续的讲述,看着他满脸的泪痕,妈妈哭笑不得。等他的抽噎平息下来,妈妈搂着他说:“上课的时候你说这么一句,同学一走神就会忘记老师刚才讲了什么。老师被打断了,也只好再重新讲一遍。你的一句话会浪费所有人的时间,你是不是应该向老师承认错误呢?”豆豆歪着头想了想,不好意思地“嗯”了一声。

然后,妈妈继续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老师没有给你解释的机会就摘掉了你的红领巾,让你很难过,是不是?”豆豆立刻使劲地点头。于是妈妈安慰地说:“她今年刚做老师,没有经验。你也给她一个长大的机会,好不好?”豆豆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大度地说:“好!”

借助老师的帮助

在学习方面,豆豆父母认为老师比父母更有经验、也更专业,因此他们一直与老师保持沟通。例如,豆豆小时候总写错别字、粗心,他们就找老师讨教解决办法;有时候他们感觉儿子学习状况不佳,或者看到老师写在作业本上的评语,就会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随着豆豆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多地鼓励儿子直接请教老师,有时也会请老师主动给他提出要求或建议。

初中住校后,豆豆爸还会向生活老师了解儿子吃饭、住宿等生活情况,并且通过他们提醒儿子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豆豆爸认为,父母细心一点,孩子一些不好的倾向就会在萌芽状态时得到及时纠正,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思考延伸

1 冷静与理性

在一些父母看来,处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以及将老师的意见转达给孩子而不引起反感是个难题。老师请家长到学校面谈,或者父母向老师了解情况,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父母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道理,并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而不只是简单转述老师的话或者发泄不满。

很多时候,有些父母的急躁是源于担心,他们怕老师对孩子产生成见或歧视。但其实,父母的负面情绪反而会让孩子对老师更加心存芥蒂和抗拒。有些父母的淡化处理是源于减压,他们怕过大的压力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但不加辨别地一概忽视,会让孩子错过调整和进步的最佳机会或最后时机。

同时,老师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有时也会掺杂情绪和误解。如果父母在没有全面而细致地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想当然地评断是非,就很有可能因为与事实产生较大偏差而使孩子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加剧。长此以往,孩子不仅无法从老师那里得到帮助,反而会因为心理的排斥与对立,与老师唱反调、对着干。

与此相比,豆豆母亲的做法显得冷静而理性。她不带偏见地向孩子询问前因后果,平心静气地听他陈述,理智客观地帮他分析。有了充分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孩子自然会对老师有更多的接纳和更少的排斥,所有事情也都可以得到顺利的解决。

2 中立与公正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老师无疑是强势的。这样的权威可以让孩子无条件地接收知识、接受管理,但同时也会让孩子不自觉地产生自我保护意识。此时,只要父母的立场更多偏向于老师,他就会觉得特别委屈,即使老师是正确的,他也会产生反抗情绪;但如果父母的立场更偏向于孩子,他就会觉得找到了倚仗,即使明知自己是错的,也会佯装不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如果不能做到中立与公正,不仅难以把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反而容易被他的情绪所左右,不知所措。有些孩子甚至会利用父母与老师之间信息不通畅,故意将两者关系引向对立,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

因此,为了主导和把控局面,更为了让孩子心服口服,父母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既要让孩子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要原谅老师的过失、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就像豆豆的母亲,她在指出儿子错误的同时,也对老师的不当行为提出了不同看法。这些意见既符合客观事实,又合情合理,因此孩子很容易接受。

当然,“中立”并不意味着做无原则的老好人。在父母的心中,清晰的是非观必不可少,对待孩子时,“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也同样重要。有了父母这样的行为模式作参照,孩子一定能更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也能更加理性地处理与老师的关系。

3 鼓励孩子更主动

相信任何老师都不会拒绝学生的请教。孩子这种积极的态度,也是缓解紧张师生关系的良方。

有个小学生说数学老师教得不好,语文老师总爱挑他毛病,所以他从来不听这两门课,只凭回家看书自学。遇到问题不问老师,只是将就着写作业,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我问他:“考试成绩不好时,会不会有人因为你老师的水平而给你加分呢?”孩子干脆地说:“不可能啊!”

由此可见,孩子完全可以理解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尚未成熟的心智,往往使他即便懂得道理,也未必能够立刻在感情上接受、在行为上改变。所以,当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或冲突,父母在给孩子缓冲期的同时,还应该建议孩子主动与老师交流。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互相了解与交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意识到:不管是面对学习还是人际关系,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现实中,在师生关系中身处弱势的孩子可能很难向忽视他或对他有看法的老师采取主动的态度。这时,父母只要给孩子多出主意或创造机会,帮他走出艰难的第一步,他就会慢慢树立自信,越来越坚韧、越来越强大。

(二)父亲高品质的陪伴

爸爸接手

豆豆小的时候,爸爸经常在外面做生意,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是由妈妈负责。可是豆豆妈越来越感觉到“儿子再让我带下去,就要变成女孩子了”,她想让儿子更大气,更像个男子汉。所以到了小学高年级,她要求豆豆爸多陪伴孩子。

刚开始,豆豆爸只是随意问问孩子的学校生活,聊聊自己的所见所闻。渐渐地,他发现可以通过这些看似随意的聊天向儿子传达自己的观点,儿子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着自己的影响。豆豆爸说:“我后来逐渐有意识地把与儿子的交流当作培养他成人的重要过程。”

持续的动力

豆豆爸认为:“孩子的成绩好只是表面现象,是有阶段性的。学习毕竟是辛苦而枯燥的,如果不能及时引导,他很容易就被电子游戏或其他新鲜事物诱惑,难以保持对学习的持续动力和积极性。”

豆豆上小学时,看到班里成绩最好的都是女孩,很不服气。豆豆爸就对他说:“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谁投入的时间多一些,谁的成绩就会好一些。女孩子因为懂事早,自然会早一点多投入时间。”这样,豆豆懂得了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好成绩的道理。

看到儿子的成绩越来越好,豆豆爸又提醒他不要忽视个人修养的提升。他给儿子讲自己身边的例子,然后告诉他:“有些人学习能力很强,但在人品、个性、团队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就不容易向更高的地方发展,而是停留在某一个层次上不去了。所以,要想未来有更好的平台,仅靠学习成绩是不够的,而是要全面发展,特别要学会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观察和了解

大多数父母对于住校的孩子,都是通过简单询问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呢,要么报喜不报忧,要么避重就轻,父母因此总会感到鞭长莫及。

豆豆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细致。除了经常与老师交流,豆豆周末回家,他都会仔细观察儿子的细微表现。如果发现儿子不愿意讲话或者坐在那里不愿意动,他就会特别留心。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不动声色,假装没发现,之后再向老师了解情况。然后根据老师的反馈按情况分类,有些问题自己和儿子谈,有些问题由妈妈出面谈,有些学习方面的问题通过老师来沟通。经过这样的处理,所有问题最后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谈话的时机

除了精心选择适合的话题,豆豆爸还十分讲究谈话的时机。他们有时边吃饭边聊,有时边散步边谈,如果看到孩子比较疲倦,就会等他的精神状态好转后再沟通。豆豆爸认为:“只有孩子精神上是放松的、时间上是充裕的,谈话的效果才会好。”

豆豆进入青春期后,豆豆爸更注意与儿子谈话的策略。他感到如果总是直接指出问题,儿子就会认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或者感觉自己受到轻视,从而排斥父母的意见。所以,他总是想办法从侧面引导。

例如,豆豆对爸爸说:“我有个同学得了奖。”豆豆爸就会问:“你在这件事上做得怎么样?有什么差距和心得?”他觉得这样的问答很自然,谈起来也会轻松一些。

在采访过程中,豆豆也对我说:“我上初中以后开始住校,有时会和家里通电话。每当周末在家里,我和爸爸会经常夜聊,聊天的内容就是学校里的事情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比较随意。也正是这种轻松、随意与信任的感觉不断地积累,才让我无条件地信任爸爸,遇到事情也更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延伸思考

1 父亲的责任

父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其重要性并不仅仅因为他的男性身份,更因为他的家庭成员身份。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这个家都应该承担责任,而孩子是他们责任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方,孩子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建立与培养都会受到影响。因此,父亲更多陪伴孩子,不应成为他们对家庭的额外贡献,而只是尽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当然,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会形成互补。在一般的家庭中,多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搭配模式;在工作单位中,出差和外派的岗位也多由男性担任。因此,男性的经历、见识和思维方式都与女性有所差别。如果父亲能够经常把自己的阅历与思考与孩子分享,将使孩子有机会站在自己的肩上,以更高更远的视角看这个世界。

与此同时,父亲对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建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子可以从父亲身上学习如何做男人、儿子和父亲,未来如何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责任;女儿可以从父亲身上学习如何与男人相处,以及完善自己对于未来伴侣的设想与期待。

父亲的这些责任,母亲是无法替代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父亲相处与交流,孩子一定会留下终生的缺憾,难以弥补。而豆豆爸对儿子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是他送给孩子最珍贵的财富。

2 父亲的资格

曾经有个相声说,一个爸爸做了个梦,他惊恐地发现不是生了孩子就能做爸爸,而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做爸爸。当他对着题目一道也做不出来时,一下子就吓醒了。这个故事听着离奇,但从孩子的身上,确实能体现出一个人是否具备做父亲的资格。

有些父亲习惯以家长的权威训斥孩子,但孩子总是不听话;也有些父亲放低姿态与孩子交朋友,换来的却是孩子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所以,要想赢得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信任,单凭父亲或朋友的身份远远不够。

豆豆爸总是寻找合适的时机与孩子谈话,总是通过询问、交流的方式引发孩子的思考,总是通过身边的具体事例引申出道理,总是站在支持的角度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种温和、体贴的态度不仅让儿子感觉自己受到重视并乐于接受影响,更给了豆豆爸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父亲的机会。

有人说自己文化水平低,帮不了孩子。可是农民家庭照样会出科学家,大学教授的孩子却未必个个成才。有人说:“我要挣钱养家,哪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可是当你发现孩子在歧路上已经走得很远时,会不会体会到再多的财富也买不来自己和孩子的幸福呢?

那么,如果想坦然接受“爸爸”这个称呼,就请仔细想想:你和孩子共处了多长时间?每天与孩子说了几句话?有没有认真倾听过孩子的心里话?当孩子需要帮助和支持时,你又做了些什么?相信只要你每天都用心而努力地回答这些问题,在孩子的眼里,你就是一位值得尊敬和钦佩的父亲!

(三)理解与弹性让孩子更专注

骨折的收获

豆豆上大一时,因为参加拔河比赛不小心造成骨折,父母当天晚上就赶到了学校。豆豆爸对儿子说:“这未必不是好事情。你刚上大学,对所有事情都想尝试,做所有事情都想跑到前面,因此花了不少时间。这次骨折反而是个机会,可以让你静下心来学习。”

豆豆开始怕丢面子,很反感用拐杖,上课和回宿舍时单脚跳着上楼。豆豆爸对他说:“单脚跳会影响到另外一只脚,如果好的脚受伤或出现其他问题,那就真的麻烦了。拐杖虽然有点沉重,但可以锻炼上肢力量,也是不错的选择。”豆豆听爸爸讲得有道理,也就开始坦然地使用拐杖了。

通过这件事豆豆爸还告诉儿子:“人的一生起起落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不要觉得你是从清华出来的,就比人家更优越。等你进入社会,同样会受很多委屈、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你就要主动调整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态。”

父母的支持无人取代

大三暑假,豆豆同时接下了四项工作:制作一个会议展示海报、参加两个代表学校和专业的比赛,以及一个个人比赛。那个假期他特别辛劳,但结果却是每件事情都没有做到最好。这种付出很大努力仍然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挫败感让豆豆很沮丧。

最后一项比赛结束后,豆豆感觉心里很难受,就给父母打了电话。父母对他说:“我们现在给你订明天早上的机票,回来住几天吧。”那时已是八月底,新学期很快就要开始,豆豆本来打算继续在学校做“推研”的准备。但听了父母的话,他立刻决定先回家。

豆豆说:“那个瞬间我觉得很温暖,非常感动!我感觉到他们最关心的是我,而不是那些成果和荣誉。我是代表班级、专业甚至学校出去比赛,同学和老师都寄予我很大期望。所以当成绩不佳时,我觉得他们也许会理解我,但仍然免不了会想‘你为什么没有做到更好呢?’仅仅是这个因素,就使我无法向老师和同学无所顾及地倾诉自己的郁闷。但我和父母之间完全不会有这些顾虑,他们让我觉得我可以在外面恣意拼搏,累的时候只要转身回到家里,就会有父母温暖的怀抱。这种感觉是任何朋友都替代不了的!”

讨论的意义

在豆豆上大学前,每次遇到问题,如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等,都是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学会了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了大学后,父母给豆豆更多的是心理支持。他们总能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他烦躁的心安静下来。

豆豆说:“我们家经常通过讨论形成共同目标。父母让我意识到:如果我的做法与目标相悖,就是不对的,这就是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允许我有自己的想法,是有弹性的。如果任何小事都有严格的要求,在任何时候精神都处于紧绷的状态,是蛮累的,也会让我分心。同时,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有些事情上不一定能给出指导时,就会提供给我更开放性的思路。正是因为与父母这种既有原则又有弹性的顺畅的交流方式,我在学习上会更加专注,遇到事情自然也会愿意寻求他们的帮助。”

延伸思考

1 暖一些、缓一些

有些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学习不专心,然后指出他的一大堆毛病,可是有没有想过这其中也有自己的原因呢?

例如,打断孩子写作业,要求他立即把不好看的字重写;一会儿给孩子送水果,一会儿喊他休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夫妻为按谁的方式管教而吵架;孩子讲了不开心的事,父母总先批评一顿再让他学习。从父母的角度,每一件事可能都有充分的理由,但这些做法都在客观上分散了孩子在学习上的注意力。

中国古人主张吃饭“宜缓些、宜暖些”,意思是进食过快、食物过冷都会使胃肠功能受到损伤,其实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例如,豆豆的父母没有在他刚上大学时就限制他参加社团活动,要求他必须专心学习,就是给他一个缓冲;在他感觉特别压抑的时候买机票让他回家,这就是给他温暖。

即便明知父母出于好意,孩子也不会乐于整日在冷硬和拘束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而给孩子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自我调整,并且在他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支持,才能让孩子更放松、更专注地投入学习。

所以认为孩子写字不够漂亮时,不妨让他在假期时集中练习;给孩子送水果和喊他休息时,也不必那么着急;关于管教方式的争论,完全可以另找时间平心静气地交流;寻找合适的时机跟孩子谈话,孩子倾听和接受的概率更高。这些做法可以兼顾解决问题和缓解压力,对于孩子来说效果更好。

2 原则与弹性并举

在孩子面前,父母总会有很强的心理优势,容易形成“你必须听我的”这样的思维定势。然而当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出现父母与孩子之间认知或期望值错位的现象。例如,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做是故意作对,但其实孩子只是觉得父母对自己管束过多,或者认为自己有更好的选择。

所谓教育中的弹性,就是给孩子成长的空间。父母应该相信:孩子比任何人都在意与自己有关的事。只要父母肯把决定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他必然会积极而审慎地思考和决策。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完全可能“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未必会选父母眼中最好的,但一定会选最适合自己的。这就是孩子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好机会。

当然,给予孩子弹性也要把握尺度。就像豆豆所说:“父母让我意识到:如果我的做法与目标相悖,就是不对的,这就是原则。”如果父母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换取孩子的开心和依恋,他在自律性和社会性上的缺陷不仅会令父母失望,也会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坚持原则和给予弹性,应该贯穿孩子成长过程的始终。如果父母没有从孩子小时候就培养这样的交流模式,在他青春期发生冲突后才被迫改变,就需要下更大的决心、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无论如何,这一步都必须要走,而且起步越早,父母越省心,孩子成长得也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