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明眼亮,看清形势再作为
在《三国志》里,司马微说:“平庸的书生文士怎么会认清天下的大势呢?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杰出的人物。”的确,因为只有看清了局势,方能顺势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用“顺”来表示美好,那些懂得顺水推舟、顺势而为的人,才能达到圆满的人生。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来说,需要心明眼亮,看清形势再作为,适时忍耐,不断积蓄力量,等待着一飞冲天的那一刻。在生活中,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能力,他总是受到周围环境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能为所欲为。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你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所以,一个人要懂得认清局势,并顺应局势的变化,明时务,灵活处理自己的相关事宜。
曾国藩凭着自己几十年的仕宦生涯,对官场的险恶看得最清楚。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对曾国荃很不放心,欲其速离军营而不令其赴任浙江巡抚。面对这一形势,曾国藩无奈,只好以病情严重为由,奏请曾国荃回乡调理,避开锋芒,不巧这正是朝廷的意思。
曾国荃回乡修养,本是曾国藩的韬晦之计,顺应形势,暂时退避是为了永久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过,曾国荃却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尤其对于朝廷有意牵制曾家兄弟的举措很不满,心中流露出憎恨。曾国藩却自有计策,他多次嘱咐弟弟不要轻易出山,如今时局严重,不必惹火烧身,最好在家静养一年。对此,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有见识的人士和相爱的朋友大多奉劝弟弟暂缓出山,我的意思是让弟弟多调养一段有病的身体,在家闭门3年,再挺身而出,担当天下的艰巨任务。”同时,他还嘱咐弟弟:“弟弟子素的性情就是好打抱不平,发泄公愤,同时又对朋友情谊深厚,非常仗义,这个时候告病在家,千万不要对地方公事干预丝毫。”在曾国藩的耐心劝导下,曾国荃耐着性子在湖南老家待了一年多。
直到清政府颁布诏令命曾国荃改任湖北巡抚,并帮办“剿捻”军务。这时,曾国藩认为形势已经好转,才力促弟弟出山而任事,他说:“惟决计出山,则不可再请续假,恐人讥为自装身份太重。余此信已为定论下次不再商矣。”
曾国荃的退隐和出山,均是曾国藩的权宜之计。时局严重,清朝廷对曾氏兄弟有了疑心,这时曾国藩看清了局势,规劝弟弟暂时退隐,如此一来,才能永久保住自己的利益。如果执意下去,曾国荃的官运将不会长久。在曾国藩的权益之计下,弟弟回老家修养了一年多。后来清朝廷放下了疑心,打算请曾国荃出山。于是,在顺势的条件下,曾国藩觉得弟弟出山的机会成熟了。因此,这才有了后来曾氏家族在清朝的美名。
食品公司的销售部经理离职了,这个部门经理的位置就空缺出来。虽然下面的销售人才都很不错,但被总经理提名的只有两个候选人。在周一的例行公会上,总经理就公布了这两个人的名字,并且要求他们各自在一个星期内拿出自己的市场推广方案,谁的方案最优秀就由谁来担任部门经理。小李、小张同时被列为了候选人,两人平时还是好朋友,所以,这样一场竞争非常有意思,公司各部门员工都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小李绝对能胜任,因为他善于笼络人心;有人说小张绝对能任职,因为业绩比较突出。同时,有一个消息在办公室里炸开了锅,原来小李是经理夫人的亲弟弟,这可不得了,那失败者似乎注定是小张了。
小张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心想:小李有了这一层关系,看来自己终究是失败的,不过,有什么要紧呢?如果自己真的失败了,表现得大度一些,努力配合小李的工作,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日后定会有升迁的机会。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准备市场推广方案。很快,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人同时把方案交到了办公室。总经理在大会上宣布了结果,懂得笼络人心的小李胜出了。小张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心里却非常坦然,鼓掌表示庆祝,似乎一点也不在意。
小李上任了,开始了管理工作。小张还是积极地跑市场,协助小王的工作,下班后,他与小李还是好朋友。公司里人的都说:“小张这人真好,升职机会被好朋友抢了也不说什么”“就是啊,而且,工作比以前更积极,这样踏实能干、谦虚的小伙子上哪去找啊”。3个月后,小张在朋友小李的推荐下,因业绩突出被提升为部门助理。
本来,同事小李有好的关系,这对于处于公平竞争上的两个人似乎并不公平,小张大可以因不服气而找上司闹,或者在小李胜出后故意与之作对。但是,聪明的小张却很清楚眼前的人和事,自己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将不服埋在心里,努力配合小李的工作,在公司博得一个好名声。这样,自己能力有了,也没得罪什么人,那高升的机会肯定会有的。在这样斟酌之后,小张才将想法付诸行动,最后,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
当局势发生了变化,自己之前所渴望的机遇也擦肩而过,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怨天尤人,还是韬光养晦、蓄势待发?俗话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何面对既成的事实,唯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等待机遇的到来,再迅猛出击,奋起拼搏。因此,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顺势,更要学会忍耐,做到蓄势待发,积蓄能量,等待机遇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