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这本书是我数十年来读书与临证所得的一个侧面。有对经典医著《伤寒杂病论》的学习运用,对其理论难点的思考与领悟,也有早年随父跟师学习的部分体会。书中文章写作时间跨度较大,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还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几篇文章,但大部分是近5年来稍有闲暇而写就的。从中可以大致了解本人学习中医的一个脉络。全书分三个部分:
“仲景学术专题探讨”是本书的主要部分,针对仲景学说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我给自己定了两条原则:一是联系临证,不能纸上谈兵,从书本到书本;二是突出思辨,说理力求缜密。如对《伤寒论》理论框架的解说,深入探讨六经病欲解时及其临床价值,对《伤寒论》日数条文的全方位分析与归纳,提出张仲景的时空辨证格局;他如对百合病与肺藏魄关系的规范与定位,对大青龙汤条文难点的释疑解惑与论证,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结合临证剖析其深层内涵,师承“辨证知机论”破解《伤寒论》第181条等。
“医论医话拾零”部分,主要是密切联系曾经在医院开设肝病专科门诊的数年临证所得,对清代王旭高的治肝三十法,结合临床体会加以点评;对肝病急危重症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论治四法,运用张仲景的经方思维,有师承有心得;还有就是对运气学说中的理论难题“十干化运”问题,从源头上即从古代天文历法的时空背景上进行推导与论证,个人认为这是整理提高五运六气学说不可或缺的一步。
“经络腧穴探讨”部分,是基于两种考虑:一是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和临床中均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关系的深层意蕴思考,我认为需要充分重视起来;二是要重视某些特定穴位对情志疾病所具有的特殊临床价值,于是专题探讨了孙思邈与十三鬼穴这一古老话题。更何况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明确指出过“经络府俞,阴阳会通”,含义深邃,包括六经病欲解之时序运行概出于此。此外,从《素问》病机十九条与针灸结合的角度来强化临床“辨证取穴”,具有明确的临床指导作用。
我觉得对于中医,不论做学问还是搞临床,都需要由源到流。而中医所谓的“源”,就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源头的东西功底扎实了,临证则胸中有本。至于后世各家各派,自可根据个人喜好顺流而下。
学中医绝不能“逆流而上”,先热衷于明清诸家。如同学习古汉语,功夫一定要下在先秦两汉上,而不是唐宋以降。正如明末清初文人李渔说过的:学文“当自古本始,古本既熟,然后间以新词,切勿先今而后古”。李渔是颇富才气的小说家、美学家、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他就是一路循古走过来的,因而根深叶茂,成就斐然。他的《闲情偶寄》独超众类,“用狡狯伎俩,作游戏神通”,笔补天工,疑为神授?写得实在是好!
医文相通,理出必然。
作为搞中医的人,仲景学说就是中医临床的活水源头,只有对《伤寒论》下苦功夫钻研,力争“吃透”一些,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临证中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从中学到以救人为己任的“活人之术”。正如吾师刘渡舟先生对我的谆谆教诲:“只有把《伤寒论》学好,学术上才会有后劲,才有发展的潜力。还可以具备衡量后世医家学术水平的一把尺子。”如今回味老师的这句话,依然是心潮涌动,万幸自己有名师指点。
中医不好学,一旦走了弯路,面前便是荆棘丛生。死抱住后世某家某派的一枝一杈而倾尽全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下去,很可能就折在那里而事倍功半。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张仲景,无法代表中医临床治疗学这棵树的主干。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师承学堂》主编刘观涛先生,在看了我的几篇文章后鼓励有加,并在其策划与指导下开始陆续整理编撰。刘主编对中医事业的高度投入让我深受感动,经常是占用他很多休息时间与我切磋交流。对此本人深表敬意与感谢!同时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王琳女士,她的认真、规范、高度敬业与卓有成效的努力,同样让我印象深刻,谨在这里深致谢意!丙申仲春二月初二 单志华 识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