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主要气功流派概述

气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不同时期、不同学科领域中对人体身心健康有益的理论观点与实践方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其中尤以医、道、佛、儒、武诸家的影响最为明显,气功也随其影响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本节以介绍医家气功为先,再逐一介绍其他诸家。

一、 医家气功

医家气功是各家气功中发展最快,普及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流派。如果以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宣导舞作为医家气功的起源,其至今已有4000~5000年历史;即使以《内经》所言之“导引按蹻”作为最早的医家气功,其历史也已超过了2000年。一般认为,医家气功起源于先秦,发展于两汉,成熟于隋唐五代,而兴盛于两宋金元时期。医家气功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以中医理论作指导,贯穿于功法选择、操作、应用、研究等各方面;二是医家气功理法清晰,操作规范,普及广,影响大,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有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三是功法选择不拘一格,常因临床治疗或养生康复的需要,选用儒、佛、道、武诸家功法。

《内经》对气功的论述涉及理论、操作、应用等内容,言简意赅,为医家气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名医张仲景发展了《内经》的思想,提出了气功能阻止疾病传变的观点,将气功疗法用于防病之中。华佗则是医家气功实践的先行者,他的仿生气功功法五禽戏是气功史上首次记载的套路动功,为后人继承发展,至今仍深受欢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系列气功文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医家气功的发展状况。如《养生方》丰富了《内经》的气功养生思想,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导引图》揭示了当时功法众多,深入民间的情景;《却谷食气篇》则是首部专论辟谷的著作。因此,提出汉代是医家气功的发展期有其学术依据。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家气功进一步发展。葛洪在《抱朴子》中将气功的医疗作用概括为“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还论述了三丹田位置与作用,提出了功法分类方法(引气类与导引类)。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首载五禽戏,图文并茂,是该功法最早的文字资料,六字诀则是陶氏将脏腑理论与发音呼吸法相结合所首创的功法。此外,外气疗法始见于晋代,时称布气。

隋唐五代是医家气功的成熟期,其成就集中反映于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该书不载治病方药,只用气功疗法。作为隋朝太医令的著作,只论气功而不谈方药,甚至针灸和推拿亦未涉及,应该至少可以说明当时气功疗法是受到肯定的,朝野均可接受。另一部医典《备急千金要方》出于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名医孙思邈之手,孙氏是中医学史上顶尖的人物之一,其学术贡献和高尚人格为后人推崇。他重视养生,身体力行,活至百余岁。他对气功的论述别具一格,方法有以静为主的调气法和以动为主的按摩法两大类。之所以提出这一时期是医家气功的成熟期,与这两位杰出人物的著作直接相关。

两宋金元时期,医家气功进入鼎盛阶段。在著作方面,《圣济总录》最具代表;在人物方面,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众多医家,都有相当的气功造诣。宋代形成并流行的八段锦气功功法,编排均以中医理论做指导,每节动作都有明确的医疗作用,堪称辨证施功的典范。

明清时期,医家气功形成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气功被众多医家所掌握、应用。医药学大家李时珍对经络与气功关系的认识尤为深刻。医家张景岳对气功也颇有研究,他有关丹田与命门、医与《易经》关系的论点颇有新意。清代医家叶天士、薛雪、沈金鳌等也都精通气功疗法。由徐文弼于1771年撰写的《寿世传真》,几经他人改编成《内功图说》,专论动功,载有八段锦等多种功法,并配以插图,成为近代有代表性的医家气功专著。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医家气功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医家气功获得了新生,并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先后两次掀起高潮。

二、 道家气功

道家气功之源可追溯到先秦之老、庄。汉以后形成的道教,使道家理论和道士的修持实践相结合,促进和推动了道家气功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该派功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性命双修,内丹术的形成、发展是其主要成就,代表功法为“周天功”。

老子的《道德经》被认为是最早的与道家气功有关的文献,该书论述了天道(宇宙之道)、治道(治国安邦之道)、人道(修身治学之道)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的修持必须遵循道,在理论上为道家气功打下了基础。庄子《齐物论》发展了老子道的观念,倡导“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观。在修炼方法上,庄子除潜心于“纯素之道”的静功修持外,也注重于动功方面的研究。《庄子·刻意》所提出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方法,一般被认为是医家华佗创编五禽戏的重要依据。

内丹术是道家气功的代表,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是最早的专门著作,被推崇为“万古丹经王”。约在唐末五代,出现了一批内丹术的先驱者,如钟离权、吕岩、施肩吾、崔希范、刘海蟾、陈抟等,人称钟吕派。

以内丹术为代表的道家气功重视体内精气神的作用,并强调心神的主导地位,这在魏晋南北朝时的《黄庭经》等一些著作中都有体现。该书提出的“黄庭三宫”是三丹田说的雏形。同时期的葛洪、陶弘景等亦道亦医,使道家气功与医家气功相融发展。

宋金元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内丹术的实践者、研究者、著述者,使内丹术在理论和功法上均有很大提高,并发展为一大气功流派。北宋张伯端著《悟真篇》宣传内丹修炼,阐述内丹理论,讲授炼丹体会,后世奉该书与《周易参同契》为内丹派的两大经典著作,张本人也被公认为内丹术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北宋张君房所集的《云笈七签》保存有许多珍贵的气功资料,为宋代道藏的缩影,有“小道藏”之称。内丹术之南宗强调先命后性,练功由下丹田之精气入手;北宗则主张先性后命,练功从上丹田之神入手。

传统内丹术至明代日趋成熟,功法基本定型,清代继续有所发挥。代表人物有:张三丰(著《玄机直讲》述内丹术之玄机)、陆西星(创内丹东派,继承南宗,参以阴阳双修)、李西月(创内丹西派,主清静自然)、伍守阳(著《天仙正理直论》定型基本功法)等。

近代也有许多人士对内丹术颇有研究。陈撄宁于1939年创办仙学院,办《仙学日报》《仙学丛书》,授内丹术。近代还出现了一些内丹术有关的内气周流示意图。如“内经图”“修真图”“丹成九转图”“炼性修真全图”等,较形象地标明了内丹术的气行情况。

三、 佛家气功

佛教是于东汉初年开始由印度传入的,魏晋南北朝时得到较快发展,至隋唐达到鼎盛。佛教讲究修持,如从增进、深化身心健康的角度而不从宗教意义上解读其修持,便可将其中有关心身、呼吸操作的内容归属为气功修炼,这便是佛家气功产生的背景。从气功特色看,佛家气功以调心为主,注重调心与调息的结合。其功法以静为多,代表功法如“禅定”“因是子静坐法”等。

由安世高在东汉末译出的《安般守意经》是最早的中文佛经之一,专论禅定修持。魏末达摩来华传教,强调二入,即理入(修持理论)与行入(修持实践)相结合,倡导壁观法门。壁观之法丰富了气功修炼,尤其是调心的手段与内容。与达摩同时代的北魏昙鸾为净土宗高僧,随道士陶弘景学功后,长期坚持锻炼,功夫高深,能对病识象,还倡导以意引气治疗的方法。此法如今临床仍在应用。

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教发展至顶峰,佛家气功也随之兴盛。原儒、道、医家许多人士开始信佛,改练佛家气功,并由此推动了各家气功间的交流、渗透。且由于一批高僧的出现,佛家气功从理论到实践日益丰富,也带动了整个气功学术的发展和提高。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四祖智img,对佛家气功贡献甚大,相关的学术思想反映在他的四部专论止观的著作《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妙法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和《摩诃止观》中。印度密宗佛教也于唐朝传入我国。人称“开元三大士”的金刚智、善无畏、不空三人先后来华传授密宗。由于西藏是我国密宗最为兴盛的地区,因此一般称此派功法为藏密。

明代以后,学术界出现三教融合的趋势。著名高僧憨山主张佛教中的禅宗、华严宗融合,佛、道、儒三教一致,为传统气功注入了新的内容。此趋势对气功的影响,表现为其后相当多的功法具备了两家或三家的特点。

近代佛家气功的发展主要在气功功法方面。近人丁福保居士所著的《静坐法精义》、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中所讲的静坐,都是传统的佛家功法。北戴河气功疗养院(现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的内养功,实际是经过改编的佛家功法,它保留了佛家功法的框架,同时又注入了医疗气功的内涵。

四、 儒家气功

儒家气功始于先秦,其经典《周易》对气功论述颇丰,并常为其他各家所借鉴。儒家之祖孔子和他的学生是儒家气功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将练功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积极探索适合于儒生儒士修炼的功法。被郭沫若先生称为“静坐的起始”的“坐忘”与“心斋”,即出于孔子师徒之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养“浩然之气”,是儒家气功体系进一步的发展。

两汉时期,由于道教的出现和佛教的东渐,儒家气功在借鉴、融汇道、佛气功理论和实践中更为丰富。刘安在《淮南子》中提出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对人体形、气、神三者的关系也有论述。在功法方面,《淮南子》既强调静的重要性,如“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也能辩证地看待动、静关系,认为动功与静功方法不同,作用也不同,如“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熊经鸟申,凫浴蝯躩,鸱视虎顾,是养形”。其观点丰富了儒家功法的内涵,也为后世养生学派中静(以养)神派和动(以养)形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嵇康、阮籍以自然元气论形、神、心、物关系,协调“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对气功修炼的理论有一定影响。

时至宋明,儒家气功发展到顶点。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传统,代表人物如宋代的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明代的王阳明及其学生等。邵雍为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他接受了陈抟《先天图》思想,在《皇极经世》《击壤集》中对有关“太极”“道”等进行了论述,且他也是气功的实践者。朱熹提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他还化名注解《周易参同契》。周敦颐把陈抟论述内丹术的《无极图》,改为论证世界本体及其形成发展的《太极图》,因其强调“静”的作用,被称为“主静”派。明代大儒王守仁著《传习录》一书,以师生问答形式,讲述了不少与气功有关的内容,如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动静关系。“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等许多内容至今仍常为气功界所引用。

宋明以后各代,虽仍有儒士练功者,但就总体而言,该派功法无多大发展,反趋于萎缩,至今传统的儒家气功已所存无几了。

五、 武术气功

先秦时出现的仿生导引法或可看作武术气功的起源,与医家气功略同。其实,武术气功、医家气功在调身,即形体姿势、动作的调节上,可以一致;但武术气功的修炼旨在向外防身擒敌,医家气功则向内养生祛病。故二者起源可以略同,之后的发展却迥然有异。武术气功侧重于锻炼人体之“形”,以外练筋骨皮为主,基本特点是运动量大,动作难度大,且刚劲有力,意气力三者结合,力求意到气到,气到力到。代表功法有易筋经、少林内功等。

《庄子》所说的“熊经鸟申”、《淮南子》上的仿生动作可谓武术气功之鼻祖。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可看作汉代武术气功的场面,其中导引者所使用的棍、盘、球、袋等4种器械,直接体现了其武术成分。

历朝历代的医、佛、道各家气功动功中均包含为数不少的武术内容。易筋经是有代表性的武术气功功法,相传是南北朝时达摩所创,为少林寺僧人打坐之余增力祛疾、防身护体的功法;也有人认为,该功法出自道家南宗张伯端之手。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载的“天竺国按摩法”中有较多的武术动作,如“以手如挽五石力弓”“作拳向前筑”等。宋代以后,随着八段锦的流传,武术气功发展较快。托名岳飞的北派武八段,动作刚劲,姿势多用马步,毫无疑问属于武术气功。即使文八段中也有武术的一些动作。南宋白云禅师的峨眉十二桩一直流传至今,整套功法含天字、地字、之字、心字等十二个不同的桩势,习练的难度较大。明末清初陈玉廷创太极拳,它所独有的刚柔内含的特点,也丰富了武术气功的内容。

近代武术气功得到普及,发展较好。20世纪20年代万籁声的《武术汇宗》、张庆霖的《练气行功秘诀》等书都有气功内容。现在流行的武术气功,多在站桩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如陈家门气功、意拳站桩功等。陈家门气功原为流传于北方的民间功法,后由津武术家王澄久传出。该功法操作时两腿下蹲成多种桩式;两手有托、罩、提、推、拓等武术动作;调息采用特殊的山根纳气法,声如眠鼾,长吸短呼,以养内气;辅助功法中包括多种拍击法。

复习题:

1.医家气功的形成过程如何?

2.道家内丹术形成的过程和代表著作是什么?

3.佛家气功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