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医案
注线法治疗高血压病
张某,男,72岁。
初诊:2013年10月8日头晕眼花,左半身麻木无力5月余。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控制不理想,5月前晨起突然发生眩晕、左半身肢体麻木无力等不适,经朋友介绍来我处诊治,询问病史知平素烦躁易怒、失眠、记忆力减退。查:脉沉弦,舌边尖红、苔白腻,BP 155/100mmHg。中医诊断:眩晕病,肝阳上亢。取穴:双侧曲池穴(侧腕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降压点(第6、7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寸)、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操作:患者取卧位,先令患者摆好体位,以0.5%碘伏常规消毒后,医者右手持针,针头顶压于所埋穴位,左手将一段已消毒的00号可吸收线(将00号吸收线剪成1.0cm的小段,使用前浸泡于75%酒精中30分钟)套于埋线针尖端的凹槽内,然后左手拇指绷紧穴位皮肤,右手持续快速垂直进针,直至可吸收线头完全进入皮下且得气后,将吸收线注入穴内,随后缓慢出针,针孔用碘伏再次消毒,外敷无菌纱布或创可贴。15天埋线1次,1个月治疗2次,共治疗4个月。注线后5天内嘱患者切勿洗澡,以避免针孔感染。1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嘱患者按平时用药情况继续服用降压药。
二诊:患者自述埋线后第二日即感烦躁明显减轻、夜间睡眠可,第二日发现血压也有降低。要求继续治疗。
四诊:埋线后结合口服降压药血压平稳,夜间睡眠可,眩晕、烦躁等不适基本消失。继续巩固治疗。
七诊:血压平稳,夜间睡眠可,眩晕、烦躁等不适基本消失,无明显肢体麻木,患者心情舒畅,证属临床治愈。
【按语】
曲池穴为手阳明经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刺激曲池穴能摄纳阳明气血,使气血下降,平亢盛之肝阳,镇上逆之邪火,故能起到平肝潜阳、定眩降压之功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又为胃腑的下合穴,且为保健强壮要穴,刺激足三里可健脾和胃,益气化痰,从而可消除导致眩晕的病理产物而达到定眩降压之功效。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原穴,对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肝火上炎、肝风内动、阴虚阳亢等证型均有较好的疗效。配合经验用穴降压点,诸穴合用,共奏平肝息风、健脾化痰、滋补肝肾而定眩降压之功效。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固定在穴位里,以起到长时间刺激穴位的目的,通过穴位刺激,使阴阳平衡,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得以恢复,周身动脉血管痉挛得以解除,则血压自然恢复正常。注线法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疗法,其机制为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其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调整脏器功能状态,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防御能力,促进病愈。肠线入穴后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流量增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均得到改善,从而达到降压的作用。
另外,高血压病引起的不适证候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证候是本治疗的特点,本方法在降压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证候,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大大提升了生活质量。
整理:徐彦龙;审阅:王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