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8. 胆红素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已经知道,胆汁的颜色是由其中的胆色素决定的。那么,胆色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胆色素来源于大家熟知的血液的主要成分——红细胞。人体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20天。衰老期的红细胞,一部分被体内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吞噬转化,释放出胆色素;一部分因“年迈体弱”遭挤压、破坏成为碎片,最终也被分解为胆色素。
胆色素分红色的胆红素和绿色的胆绿素两种。这两种胆色素混合在一起,使胆汁呈现为黄绿色,一般统称为胆红素。
胆红素是红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肝脏每天要排出约0.25g胆红素。血浆中游离的胆红素不溶于水,而且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毒性。在肝细胞内,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分子相结合,大多可转化为可溶于水且没有毒性的结合胆红素,溶于胆汁中,经胆管系统排至肠道。胆红素在回肠下段与结肠内通过细菌的作用转变为尿胆素原,大部分与肠道内容物相结合形成黄褐色粪便,排出体外;还有少部分经肾小球过滤,从尿液中排除,故尿液一般也呈浅黄色。
胆汁中的游离胆红素易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盐颗粒,可聚集成为胆色素钙结石。
如因结石梗阻、胆道感染等原因,引起胆道堵塞,胆汁不能顺利排出,就会导致胆道内液压逐步升高,至一定程度后,胆汁中的胆红素就可能返回血液,经肝静脉循环至全身,使得体表皮肤和巩膜呈现黄色,即我们常说的“黄疸”。同时,黄疸患者的粪便会因缺乏尿胆素原而变为灰白色,也称为陶土色大便;而尿液则会因进入血液循环经肾小球过滤的胆红素激增而变为深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