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寒温并用,以“和”为期的思想
《黄帝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以 “和”为贵的思想。人体阴平阳秘受诸多因素的侵扰而失衡,或表里阴阳失于均衡,导致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出现表寒里热证、中焦寒热证、上下寒热错杂证。寒热并用是张仲景针对寒热错杂证所设置,其散见于 《伤寒论》太阳病变中痞证、上热下寒证、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中。张仲景恪守和解寒热,调和阴阳的治法准则,辨证分析,圆机活法,开寒温并用之先河。吾有幸随赵尚华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老师寒温并用法治疗上热下寒证的医案分享如下,共同探讨寒温并用法用于上热下寒证的治疗。
马某,男,25岁,学生。2009年3月18日初诊。主诉:上身热、下身寒2年多,遇冷加重。患者冬天上身穿衬衫仍觉热,下身穿棉裤仍觉冷,饮食睡眠正常,二便正常。面部痤疮甚多,头上亦有。苔白,左脉或强或弱,右脉弦滑。此为上热下寒,气机升降失调。治宜寒温并用,清上温下,和解为妙,拟方如下:桂枝10g,白芍10g,生姜5片,大枣3枚,青蒿10g,石膏10g,紫草10g,川牛膝10g,蒲公英30g,黄芩10g,鸡血藤30g,炒栀子10g,太子参10g,甘草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症状缓解,脉滑苔白,上方继服。
三诊:上热下寒已愈,只有口腻,饮食好,脉滑苔白。此次开始着手治疗痤疮。
按语:上热下寒证出自 《灵枢·刺节真邪》,多为阳盛于上,阴盛于下。《巢氏诸病源候论》谓:“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冷。”本医案中患者热与寒分居于上下半身,热者自热,寒者自寒,热甚则痤疮密布,寒者自寒,阳在上不能交于阴,阴在下不能交于阳,格拒不交。实为一组寒热错杂,升降失调,阴阳失衡的证候。《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曰:“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赵老师深谙寒热错杂,气机失调之病机,采用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清上温下法,和调一身之阴阳而效。
方义分析:栀子苦寒,入三焦经,清降三焦之火;石膏甘大寒,《名医别录》谓其 “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 “凉而能散”,二药寒降逆上之阳气。桂枝辛温,宣通一身之阳气。阴阳之交,枢机全在于胃,故复补胃家之虚,以为之斡旋。故用生姜、大枣、太子参补脾和胃,一调脾胃之阴阳,二调寒热之相逆。正如柯琴所说:“用参、姜、大枣者,调既伤之脾胃,且以壮少阳之枢也。补脾胃以和中,上下得通,阴阳得位,益气以助其药之能也。”三者还可防栀子、石膏寒之太过伤脾胃。芍药引阴且可敛外泄之营阴,合桂枝为调营卫、和阴阳之基本结构。患者面部痤疮密布,大小不等,为阳盛于上太过,致热盛血瘀毒壅,故用紫草、黄芩、蒲公英清热泻火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草、黄芩对皮脂腺的分泌有调节作用。血分热盛,热盛血瘀,故用鸡血藤活血散瘀,疏通一身之脉络。川牛膝引血分之热下行。少阳为枢机之纽,故用青蒿和解少阳,苦辛而寒,清热透络。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谨遵上热下寒,气机升降失调,阴阳失衡而遣方用药,寒温并用,清上温下,和调一身之阴阳,使寒去热清,失调之阴阳恢复平衡,12剂后,患者上热下寒症状痊愈,脸上的痤疮也有所消退。
经谓:“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胀痛。”其前半节论浊气在上 (寒气生浊),清气在下 (热气生清),阴阳反作,上寒下热证,可用李东垣升清降浊众方;后半节论阴阳造偏,上热下寒证,有张仲景黄连汤诸法。《伤寒论》开寒温并用法先河,其黄连汤诸法之上热下寒属和解寒热,调和阴阳之则,与本案都值得我们去揣摩。如:腹中痛而表邪不除的上热下寒证,黄连汤清上温下,寒热格拒,食入即吐,兼见下利,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清上温下;蛔虫内扰之上热下寒证,乌梅丸清上温下,安蛔止痛;正伤邪陷,正虚阳郁之上寒,麻黄升麻汤清上温下,扶正益阴,发越郁阳等,均为寒温并用治疗上热下寒证,其中之妙,遂不一一阐述。
体会:上热下寒证之上下是言部位的上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吾师在正确把握疾病机制情况下,圆机活法,寒温并用而取得良效。对于类似的特殊病例,临床少见,吾师能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值得我们总结归纳,学习揣摩其中的辨证立法之妙。这不失为一种学习的好方法,这也是吾师此医案的另一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