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经雨已十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81/38335581/b_38335581.jpg)
第121章 转变 外公
林纾强撑着笑,跟外公外婆告别:“下次回家再来看你们!”
小院的篱笆门一关上,坐在车上的林纾就沉默下来。直到开车的程远发现不对劲,问了几次她怎么了,她才落下泪来:“外公不是前列腺炎,是癌。”
程远边开车,边轻拍她,无声地给她安慰,直到她情绪稍微平复才问:“那现在打算怎么办?”
林纾苦涩地说:“还能怎么办呢,外公这个年纪,应该也只能给一些缓解镇痛的药吧。只希望能够进展再缓慢一点,不要太受折磨……”说着说着,她又忍不住啜泣。
晚上,林纾问林振:“外公到什么地步了?”
林振不瞒她:“还是被你知道了。医生说是三期。还说年纪大,建议保守治疗?老妈、舅舅他们只告诉了我,其他小辈都不知道。”
林纾咬了咬嘴唇才问出来:“还有多少年?”
林振却说得比较轻松:“十几年没什么问题吧。”
林纾不信,林振就叫来舅舅。舅舅说自己找一个认识的医生问了,可以质子医疗,费用很高,但如果能治好也不怕花钱。不过年纪大的话,还是保守治疗更好。
质子医疗,Z系统有所涉猎。林纾和程远上网一查,却觉得不是很靠谱。这关头,林纾也不跟舅舅绕圈子:“舅,你找的这个医生会不会不靠谱?”
多年商海打拼创下一片天地的舅舅,还想像一直以来那样,独自遮风挡雨,为全家人营造一片宁静的港湾:“你放心好了。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总之你们小辈都不用操心,我们大人心里有数?你们最重要的是要劝外公按时吃药控制病情。”
林纾是外公这边,孙辈中最年长的。第一次面临生老病死问题,她突然意识到,父辈们老了,家庭的重担,迟早会落到他们这一辈人身上。可眼下,没有一位小辈能有媲美父辈的成就,谈何承担责任?就连从小最优秀的自己,都只是国企的一名普通员工,真的面临这样的事情时,甚至不能像舅舅一样有底气说出“钱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这样的话。
她不能再沉浸在自己的悲欢里了。她不能再以远嫁作为鸵鸟的沙子,埋头不问一切了。父辈都已经老了,她有家庭责任,有社会责任,如果连家都撑不起来,说什么远大理想?
她要振作起来。她要工作,要赚钱养家,要获得世俗的成功,在不确定的红尘中为家人增加哪怕一分确定性也是好的。
她把刚好也回家的符晟叫了过来。他是她认识的唯一的医生,她一直不愿麻烦他,想维持一份单纯的友情,但关系到最亲的家人,她只能找他。
符晟看过报告,却给了林纾很大的希望:“还好你找我找得早!我就是泌尿外科的,这样的病人我见过很多,我的建议就是立刻手术。有些医生会说年纪大就保守治疗,但我导师在这方面很权威,我们一贯的观点就是,不要只看年龄,要看人的整体状态。有些人六十岁,身体跟九十岁一样,有些人相反。只要你外公身体很康健,我们就建议立刻手术,预后非常良好。”
舅舅有点为难:“符医生,你不知道,我老父亲特别固执,他晕血,加上他亲哥就是因为医疗事故去世的,所以他最怕去医院,好几次重感冒,都是高烧到晕倒才被我们送过去,然后输一次液刚好一点他又从医院偷跑了。就这次我们发现他得这个病,还是因为他一直排尿困难却瞒着,直到有次痛到受不了才告诉我们的。医生开了激素抑制的药控制病情,他都敢不吃,我们一问,就说他好了。甚至连我母亲当年要去做心脏搭桥手术,上了车都被他拉下来不让她去。”
符晟很镇静:“是的,叔叔,我知道,我们遇到过很多这样的老人,包括我自己父亲就是这样的性格。没有办法的,只能是慢慢跟他讲道理,劝服他。我帮你们联系我导师,应该很快可以有床位,排上手术。手术宜早不宜迟,你们要尽快做通外公的工作。”
之前,大家都瞒着外公外婆,怕老人家承受不住打击。心情抑郁,反而不利于病情。现在听说手术预后良好,喜出望外,全家齐上阵,特别是林纾,告诉他医生是她从小到大的同学,一切都安排好了,让他不用害怕,终于让外公卸下心防,同意手术。
手术前要完善一些检查,还要排期,舅舅让林纾不用操心,他和林爸会陪同外公去广州做手术。林纾今年的年假已经休完,只能回清河,忐忑不安地等消息。
他们没有告诉林纾手术的具体时间,只说已经去广州做准备了。那天林纾正在做法律风险防范清单,快下班时符晟打电话说手术一切顺利,让她多跟外公聊聊天,老人家开心就会恢复得更好,她才终于放下心来。
经此一事,林纾对程远说:“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中年了。要养育后代,要照顾老人,自己一定要有好的身体,要有人脉,还要有钱。说起来就是这样的庸俗,却又那样的实在,什么风花雪月,都比不上有人,和有钱。我们家人都只有城乡基本医保,保障根本不够,所以,我们没有资格讲什么佛系,我们必须奔跑,不止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两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