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韵书
现存最古的韵书是《广韵》,《广韵》的前身是《唐韵》,《唐韵》的前身是《切韵》。《广韵》基本上保存了《切韵》的语音系统。《切韵》是隋代陆法言所著,书成于隋仁寿元年(601)。
《广韵》共分206韵,如下:
上平声
1.东 2.冬 3.鍾 4.江 5.支 6.脂 7.之
8.微 9.鱼 10.虞 11.模 12.齐 13.佳 14.皆
15.灰 16.咍 17.真 18.谆 19.臻 20.文 21.欣
22.元 23.魂 24.痕 25.寒 26.桓 27.删 28.山
下平声
1.先 2.仙 3.萧 4.宵 5.肴 6.豪
7.歌 8.戈 9.麻 10.阳 11.唐 12.庚
13.耕 14.清 15.青 16.蒸 17.登 18.尤
19.侯 20.幽 21.侵 22.覃 23.谈 24.盐
25.添 26.咸 27.衔 28.严 29.凡
上 声
1.董 2.肿 3.讲 4.纸 5.旨 6.止 7.尾
8.语 9.麌 10.姥 11.荠 12.蟹 13.骇 14.贿
15.海 16.轸 17.准 18.吻 19.隐 20.阮 21.混
22.很 23.旱 24.缓 25.潸 26.产 27.铣 28.狝
29.篠 30.小 31.巧 32.皓 33.哿 34.果 35.马
36.养 37.荡 38.梗 39.耿 40.静 41.迥 42.拯
43.等 44.有 45.厚 46.黝 47.寝 48.感 49.敢
50.琰 51.忝 52.豏 53.槛 54.俨 55.范
去 声
1.送 2.宋 3.用 4.绛 5.寘 6.至 7.志
8.未 9.御 10.遇 11.暮 12.霁 13.祭 14.泰
15.卦 16.怪 17.夬 18.队 19.代 20.废 21.震
22.稕 23.问 24.焮 25.愿 26.慁 27.恨 28.翰
29.换 30.谏 31.裥 32.霰 33.线 34.啸 35.笑
36.效 37.号 38.箇 39.过 40.祃 41.漾 42.宕
43.映 44.诤 45.劲 46.径 47.证 48.嶝 49.宥
50.候 51.幼 52.沁 53.勘 54.阚 55.艳 56.
57.陷 58.鉴 59.酽 60.梵
入 声
1.屋 2.沃 3.烛 4.觉 5.质 6.術 7.栉
8.物 9.迄 10.月 11.没 12.曷 13.末 14.黠
15. 16.屑 17.薛 18.药 19.铎 20.陌 21.麦
22.昔 23.锡 24.职 25.德 26.缉 27.合 28.盍
29.葉 30.怗 31.洽 32.狎 33.业 34.乏
韵书有反切。反切上字代表声母,下字代表韵母。据后人分析,《广韵》的声母共有33类1,如下:
1.见类 2.溪类 3.群类 4.疑类
5.端知类 6.透彻类 7.定澄类 8.泥娘类
9.帮非类 10.滂敷类 11.並奉类 12.明微类2
13.精类 14.清类 15.从类 16.心类
17.邪类 18.照类 19.庄类 20.穿类
21.初类 22.神类 23.床类 24.审类
25.山类 26.禅类 27.影类 28.喻类
29.于类3 30.晓类 31.匣类 32.来类
33.日类
《切韵》并不代表一时一地的语音系统4。陆法言自己说:“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切韵》有很明显的存古性质。正因为这样,《切韵》音系对于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这里依照罗常培的分析。陈澧《切韵考》分为40类,高本汉分为47类,又有人分为51类。
2《切韵》时代,端知未分,透彻未分,定澄未分,泥娘未分,帮非未分,滂敷未分,並奉未分,明微未分。
3在宋代韵图中,照庄合并为照母,穿初合并为穿母,神床合并为床母,审山合并为审母,喻于合并为喻母。
4罗常培说(《唐五代西北方音》1页):“《切韵》的性质本来是一部兼综‘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音汇,它于当时的方音虽然无所不包,却没有一种方音能够跟它完全符合。”陆志韦说:“《切韵》代表六朝的汉语的整个局面,不代表任何一个方言。”他们的话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