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0章 秦王子婴登场

就在赵高认为,皇帝宝座即将成为他掌中物。只要他走到帝位,屁股坐在上面,他就是大秦皇帝。

反对他的大臣,都被他处理掉。这些大臣,大多都是他的心腹,对他毕恭毕敬,不敢出声反抗。

这个皇帝,他当定了。

大臣虽不敢反对,但,一件怪事发生,上天反对。突然间,地动山摇,大殿晃动。

赵高作恶多端,害怕鬼神,他认为这是上天示警,这个位置,他没有资格坐。

赵高很狼狈,看着朝臣,窃窃私语,神色有异。赵高明白一个道理,没有秦二世,这些大臣完全不把他当回事。

这些大臣不是怕他,而是觊觎秦二世淫威,暂时臣服与他。秦二世死了,这些大臣不会放过他。为了避免被杀,赵高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扶持傀儡!

可,扶持谁呢?

扶持谁,是一门学问。做这种事,要对自己有利。选谁,虽然是他说了算,但,这也是很头疼的事情。扶持谁为新君,也不能大意。

秦始皇子孙被诛杀殆尽,王室成员又不多。只能,在宗室人员之中选择。选一个听话,又没有太大能力,还没有主见,年级大点,有身份、有地位。在宗室有影响力就更加完美。经过甄别和筛选,赵高选出一个人。他就是被史学家称为秦王子婴。

子婴是什么身份,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有一点能够确认:他是宗室成员。

对子婴身份,有以下几种说法:

1、秦始皇的儿子,且最小的儿子。

2、公子扶苏的儿子。

3、秦始皇弟弟公子成嬌的儿子。

太史公曾留下这样一段记载:子婴诛杀赵高,曾和两个儿子商议。所以,子婴年纪不小,至少是壮年。

秦始皇死的时候,四十九岁。扶苏是长子,秦始皇亲政之前,才生下他,据估计,最多三十岁。其他儿子,年龄更小。所以,是秦始皇子孙商议诛杀赵高,这说不通。

如果说是胡亥兄弟,也不合理。胡亥二十四岁,其弟也比他小。儿子也应该是小朋友。再说,胡亥诛杀那么多兄弟姐妹,连没有罪过的将闾都被杀,公子高被逼殉葬。他会放过弟弟?

如果说是秦始皇弟弟的儿子,按照年龄推算,也不合适。秦始皇弟弟公子成嬌,比秦始皇小三岁。毕竟,扶苏才三十岁,他儿子会更小。再说,秦始皇是以叛逆罪,逼杀公子成嬌,会让其儿子留在身边。

那么,子婴会不会是安国君的儿子。也就说是秦始皇的叔叔,或许,这个叔叔年纪与秦始皇相差不多。毕竟,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叫子什么的,也不少。

秦庄襄王叫子楚,死的时候,三十五岁,也没记载他有诛杀兄弟的案例。

如果真的是秦始皇小叔叔,就能说的通。

这也是为什么秦二世诛杀蒙恬、蒙毅之时,他能给秦二世说那些话,还说了很多亡国之君。

或者,说是安国君孙子,秦始皇堂弟。毕竟,秦始皇这一脉是秦庄襄王。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也会有子孙。

子婴是宗室成员,有很强影响力,但,威胁不到秦二世皇位。这也是胡亥诛杀王室,诛杀功臣,却没杀子婴。

当然,对于子婴生世是谁,也没有记载。但,子婴绝对不是个小孩子,年龄比胡亥大很多。

秦二世被诛,赵高不能当皇帝,需要傀儡,子婴成为幸运的人,就这样被选中。

史料对于子婴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就是秦二世诛杀蒙恬、蒙毅。

子婴说了很多话,还列举六国诸侯亡国之君的下场,以及告诉他杀功臣带来的后果。

秦二世,不听,杀。

功臣被杀,王室成员被屠戮,子婴沉默了。

谁也没想到,子婴能够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这一次,子婴是闪亮登场。

他登场后,除掉第一个对手:赵高。

接下来,看一下子婴是如何扮猪吃老虎,解决掉聪明人赵高。

赵高当皇帝,天不允许,朝臣、将军也不支持。赵高退而求其次,想了一个办法:扶持傀儡。

子婴就在这种情况下,隆重登场。

赵高为了日后称帝打下基础,他虽迎立子婴,却又做了一件事:不称帝,只能称王。

赵高为了更具有说服力,讲述了一个理由:六国诸侯皆复,秦疆已失,秦,不能称帝,只能称秦王。(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

赵高手握重兵,他说什么,朝臣、将军心里面反对,明面上臣服。

子婴,也不敢反对。

赵高见这些人都听他号令,又提出一个条件: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

子婴、大臣都没反对。

就在大臣可怜子婴是个傀儡,早晚会被诛杀。赵高也没把子婴当回事。

子婴露出老虎微笑,他要让人知道,你们小看了我。

赵高自认为胜券在握,放松警惕。子婴利用这五天,暗中密谋。这场密谋,就是诛杀赵高。

据太史公《秦皇本纪》记载,参加密谋者,名单如下:子婴、其两个儿子、宦官韩谈。

子婴看问题十分清晰,先发表一个观点:他和赵高势不两立,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然后,子婴说了这样一段话:赵高杀二世皇帝于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

这段话的意思,有两个:

1.赵高立他的原因:赵高诛杀秦二世,害怕被群臣反杀,被迫立他。

2.赵高为何要他斋见庙:是为了杀他。

随后,子婴说了一个秘密情报:赵高和叛逆共谋,诛灭秦宗室,想要当关中王。

子婴坚定的表明态度:我不能坐等被杀,反杀赵高。干!还是不干。

其子、宦官韩谈举手支持。

由于史料模糊,韩谈记载几乎没有。他之所以能够留下名字,是因为参加诛杀赵高行动。

密谋诛杀赵高,全部都投了赞成票。接下来,他们要做一件事:在哪里诛杀赵高。

此时,赵高权倾朝野,前呼后拥。就凭他们的力量,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很难。当务之急,是要找一个诛杀地点。

子婴是爱动脑的人,他很快找到了一个地点:他的宫殿。

他也想到了如何把赵高引到这里来。子婴用的办法很简单:权力交接的时候,不出现。(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按照赵高的性格,遇到这种事,就会急。毕竟,人是他选,还和朝臣定了日期。交接时候不出现,赵高就会出现两种反应:急、怒。

这就会让赵高出错,来不及细想。按照流程,赵高会亲自来请,也会放松戒备。

于是,一场密谋诛杀赵高的计划出炉了。

人员:子婴、其两子、韩谈。

手段:武力诛杀。

地点:子婴的寝宫。

口号:乱政。

五日已过,赵高在太庙等。按照剧情设定,赵高没能如期见到子婴出场,他精心写好的剧本被人更改。

子婴认为这个剧本不对,重新写了个新剧本,按照剧本设定那样,等待赵高来请。

剧本被人修改,没人通知赵高。赵高很生气,多次派人去请,子婴还是不出。

赵高心想:架子还真大,想要我来请。

为了表现出谦恭的姿态,赵高去了。

赵高来到子婴寝宫,问:宗庙重事,王柰何不行?(大家都在宗庙等你,你怎么不去)

子婴说了三个字:要你命。

赵高尚未反应过来,就被韩谈砍了一刀。

子婴不甘落后,上前,刺了一剑。

赵高还没明白过来,就稀里糊涂,死去。他到死都没想明白,他为什么会被子婴杀死。

善于玩弄权术的赵高,顺风顺水,斗过了诸多聪明人。却怎么也没想到,他输给了子婴。一个不起眼的人。

赵高为什么会输?

因为大意!

此时,赵高弑杀秦二世,掌管军政大权,他认为大秦天下,掌控在他的手中。赵高到死都不明白,子婴是他扶立,会敢杀他。

子婴为人低调,是秦国宗室成员,没有突出的能力,也没有政治野心,更没有政治资源。也看不出有什么绝世才华。所以,秦二世不把他放在心中。

诛杀功臣,诛杀王室,秦二世放过了他。

赵高也没有将子婴视为对手,所以没有为难他。

怎知,子婴就是一只沉睡地老虎,醒来震惊天下,杀了赵高。

从杀赵高,这件事看来。

子婴为人低调,懂得隐忍。不出手即可,一出手,石破天惊。子婴是一个有魄力,有智谋,杀伐果断,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赵高被诛杀,事情还没有结束。毕竟,赵高心腹很多,很多关键岗位都是他安排的人。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动乱,殃及自身。

这就像东汉末年,诸侯伐董。很多人认为董卓死,天下就太平。董卓虽死,但,新的一场动乱又开始。

诛杀一个赵高,还不能解决问题。

史料没有记载,子婴是用什么手段,除掉赵高党羽。尤其是郎中令、咸阳令阎乐、中车府令赵成等。这几人手中掌握兵权,有能力掀起更大的动乱。

史料记载,子婴除掉赵高,诛其三族,权力顺利交接。但,可以想象一下,处理党羽之事,十分棘手。同时说明了子婴手段,想当高明。

或者说,密谋诛杀赵高等人的行动,有很多人参加。至少有一个掌握军权的人。

也许是痛恨赵高的人很多,子婴当秦王,一声令下,这些人发泄对赵高等人仇恨。

总之,子婴继位,赵高被诛杀。随后下达了一个命令:灭其三族。

子婴闪亮登场,诛杀赵高,结束秦二世三年动乱,稳定朝局。

他,又会如何拯救大秦王朝。

大秦的天下,我,子婴又该如何做,才能匡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