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智取南阳
洛阳之战,刘邦输了,也为他敲响起一道警钟。同时,也告诉刘邦,秦很强大。
来看一下,刘邦输得有多惨?
史料留下这一句话:战不利,收军中散骑。
也就是说,此战,刘邦遭遇了一场惨败。
他一边逃跑,另一边收集军中散卒。虽然史料没有记载,洛阳秦军守将是谁?他能够击败刘邦,足以证明武力在赵贲、杨熊之上,是一位能够独挡一面的将领。
洛阳之战,刘邦输了。但,秦军也不是完胜,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这场战役之中,有两个人表现很优秀。
一个是夏侯婴,另一个是骊商。
夏侯婴手中掌握一支车兵,且多次对秦军作战。这一次,也将车兵发挥出很大功效。夏侯婴以兵车趣攻战疾,因战功显赫,被赐爵,封为滕公。从这一刻起,夏侯婴被称为滕公。
骊商表现也很优秀,留下四个字:大破秦军。
刘邦输了,秦军也没占据上风。这也是秦军大败刘邦之后,为什么没有倾巢而出,剿灭叛逆。反而,给了刘邦,东山再起的机会。
面对前途渺茫,这个时候,一个关键人物站了出来,他就是张良。
面对战事不利,张良建议南下先破南阳,再出武关,兵至咸阳。刘邦采纳张良意见,舍弃经洛阳,至函谷,进咸阳原有路线。
由于史料模糊,南阳郡守个人信息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他的名字叫吕齮。通过残存史料信息,以及野史,在发挥脑补,还是能够得到一点信息。
秦始皇灭六国,兼并天下,北击匈奴,南伐百越,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
郡守是地方最大的官,兼任军事指挥权和行政事务。也算是封疆大吏,一方诸侯。秦始皇为了避免地方做大最强,采用流官方式。
想要成为郡守,首先要满足一个条件:得到朝廷认可,其忠心程度,不容置疑。
其次,个人能力要强。毕竟,秦始皇那个时代,想要改变命运,只有两条途径:读书和当兵。
第三,朝廷之中有人,或者祖辈、父辈建立功勋,恩泽子孙。比如三川郡守李由。
当然,最重要一点,这些人不能和六国贵族有关系。这也是为什么项氏、景氏、赵氏、魏氏、韩氏、田氏等家族,很难成为地方大员。
从上面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南阳郡守家世清白,家庭条件不错,个人能力也很突出,对秦忠心可靠,还得到秦廷认可。
他能躲过秦二世继位时候那场暴风雨,说明他懂得明哲保身,行事相当低调。
函谷关以东,到处都是起义,战火不断。南阳郡也有少量起义势力,但,他能够通过自己能力镇压。这说明,这个人能力不容置疑。
当刘邦攻洛阳不利,改变进军路线,南下攻打南阳。南阳郡守不是关起门,躲起来。他做了一个决定:主动出战。
南阳郡守选择了一个好地方,阻截刘邦南下。这个地方叫犫县。
犫县在西周时期为畴地,春秋时期为楚国犫邑。北临滍水,南偎犫河,犫城不但战略地位重要,而且周围土地肥沃。当时是楚国重要产粮基地,现在是秦国最重要的粮仓,人口众多。
犫县位于南阳郡和颖川郡交界,是刘邦南下必经之路。南阳郡守想要依靠犫县地理位置优势,阻挡刘邦南下。所以,一场大仗,硬仗,再所难免。
刘邦刚败洛阳,急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此战,他势在必胜,出战必赢。因此,刘邦动用全部家底,派出很多能打的人。
这份作战名单被太史公记录下来,他们是: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骊商、灌婴、靳歙、吕泽部将郭蒙、虫达等人都参加这场战斗。
不仅如此,刘邦亲临战场,张良率韩军助阵。这是刘邦洛阳战败,南下第一场硬仗。
犫县之战,史料一笔轻描淡写带过。但,这绝对是刘邦南下,不容忽视的一仗。
太史公告诉了我们答案:刘邦胜,南阳郡守败。
南阳郡守虽败,但不是溃败,依旧保存大量军力,退守宛城。
宛城是南阳郡第一重镇,也是南阳郡治所。城高沟深,粮草丰足,还有大量军力,不易攻破。
刘邦攻破犫县南下,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稳中求胜,平定南阳郡。要么西进,绕过宛城,抵达武关。
刘邦选择绕过宛城,直取武关。
刘邦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两种原因?
1、宛城不好打。
2、他要赶时间。
在关键时候,一个人投了反对票,他就是张良。
张良看问题比较全面,他认为宛城秦军,是很大隐患。若不及时解除,会威胁到全军安危,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张良不仅出生在五世相韩的世家。他还是一位谋略家、战略家。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他能看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他能想到。
张良先说了一句话,理解刘邦渴望率先进入关中的心情:关中王之约。(沛公虽欲急入关)
随后,又指出了一个现实问题:秦兵势众,据险而守。
跟着,张良说了不攻破宛城有什么危害:今不下宛,宛从後击,彊秦在前,此危道也。
前不久,刘邦吃过这样的亏。攻打洛阳作战不利,后面开封还有赵贲军。刘邦不会忘了,每当他取得胜利之后,总会有一场大败。
张良给刘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并告诉刘邦,欲速则不达。要想进入咸阳,就要稳中求胜,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刘邦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从起兵反秦,到西进亡秦,给他留下了很多经验。刘邦是听得进去别人意见,尤其是和张良说话,总会拓宽他的眼界。所以,刘邦做了一个决定,不走了,先灭了宛城守军。
对于,张良提出围攻宛城这个方案,还有不同解读。
说张良是藏有私心,他劝刘邦打宛城,是为了韩王成。张良随军入关,宛城秦军北上,颍川郡就会有危险。毕竟,颍川郡北面、西面、东面都有大量秦军。尤其是开封、洛阳、荥阳一带,秦军都很强大。
张良主张消灭宛城秦军,也是为了给韩王成留条后路。一旦秦军来攻,韩王成打不赢,可以往南阳郡跑。
故而,又生出了一个观点:刘邦之所以改变战略,除了张良反对,还有一个原因是刘邦军中有大量韩军。刘邦不采纳张良意见,这些韩军就会撂挑子。
对于,这个观点,也说的通。
但,我个人更认为,张良战术是求稳。
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前有强秦,后无稳定根据地。身为战略家、谋略家的张良,是不会让这种危险,发生在自己身上。
刘邦采纳张良意见是因为对方看到他没有看到存在的问题。有人发现问题,刘邦就要解决问题。西去武关,攻灭强秦,他已经没有援军。一旦,在武关等地受阻,宛城秦军追来,刘邦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于是,刘邦做了战术调整,掉转头攻打宛城。
这一次,刘邦用了新战术:夜间奔袭战。
太史公是这样记载: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匝。
按理说,凭借宛城坚固,以及粮草器械充足。南阳郡守,据守是没有问题。可,问题关键在于,南阳郡守新败,见识了叛军的厉害。尤其是叛逆来得悄无声息,让宛城成为一座孤城。
这下,南阳郡守崩溃了!
当一个人处于崩溃边缘,他是没有心思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南阳郡守做了一个举动:不打了!自杀。
也可以说,张良献计,刘邦出其不意,摧毁南阳郡守心理防线。
按理说,正常人见敌军兵临城下,会说几个字:怎么办。
然后,会有几个人激烈讨论。
有主战,也有主降。双方闹得不可开交。而,南阳郡守表情是绝望,直接拔剑想要自杀。
这时,一个人物登场。这个人就是南阳郡守身边幕僚:陈恢。
陈恢这个人物,史料留下信息不多。刘邦攻打宛城,他献计南阳郡守,有说刘邦,拯救宛城,从而被封千户。
现在,来看一下这个人物的精彩表现。
陈恢见南阳郡守想要自刎,拦了下来,说了一句话:现在死太早了。
然后,陈恢提出解决方案:先做通南阳郡守降刘思想工作,后做为使者,前去劝谏刘邦。
南阳郡守听了,不想死了。
陈恢见了刘邦,先说出他最关心的事:先入关中为王。
再摆出刘邦做的事:徒留宛城。
跟着,他说了宛城的优势: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
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强攻,对刘邦不利。
然后,陈恢站在刘邦角度考虑问题,又说了这样一段话: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後: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後又有彊宛之患。
陈恢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
为了让刘邦接受这个观点,陈恢说出这样做的好处: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
刘邦听了,也认为这是解决南阳问题,最佳方案。毕竟,项羽在正面战场取得成功,刘邦要赶时间入关中。就这样,刘邦答应议和,封南阳郡守为殷侯,封陈恢为千户。
刘邦智取宛城,两个人物很关键。
一个是张良:劝谏刘邦,必须拿下宛城,根除后顾之忧。又以夜间奔袭战,击溃南阳秦军心理防线,不战而胜。
另一个是陈恢:他提出和平解决问题方案(投降)。
刘邦拿下城宛城之后,下一步他又会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