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偶像的力量

“读书有什么用。”

长大后的刘邦不喜欢读书,有没有发出这一声呐喊,史料没有记载。凭借想象,我想会有的。这句话,在现代也会经常被小孩子拿来当做充满杀伤力的武器对付要他读书的父母。

这里,面临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读书有用?还是没用?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这句话,是经过实践论证,充满科学依据。无论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现在的高考,都是平凡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途径。

如果你认为,读书就是认识几个字,会写几个字,会背诵点文章。这怎么能叫读书?

你说读再多书有什么用,连肚子都填不饱。那我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毕竟,有些人忙着解决温饱,是没有时间读书。

有远见、有格局、有条件的人,总会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他们让孩子读书,不是为了认识几个字,背诵几篇文章,而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

听说过,没钱的孩子,想读书,却没机会读。但,很少听过富贵之家的孩子,不读书。

我记得小时候不读书,免不了挨一顿揍。现在的孩子,不读书,很少挨揍。尤其是国外,孩子不读书,你揍他们。这些孩子,可以请求法律援助,给你判一个殴打儿童的罪名。

长大后的刘邦,对读书没兴趣。刘太公又会怎么办?是揍刘邦一顿,告诉他不听话就挨揍;还是用其他方法,让刘邦知道读书的好处。

刘太公生活的那个时代,属于诸侯争霸,乱世纷争。老百姓要的很简单:安定、活着、和平。

刘邦不愿读书,刘太公让他早点成家立业。

不读书的刘邦,到处闲逛,无所事事。喊他成家,他不干!喊他务农,他也不干。甚至,刘邦还会发出一句:他是做大事的人,这些事没出息。

刘邦也落下了不好的名声:地痞、流氓、无业游民。

刘太公时常也把刘邦和大儿子、二儿子作比较。大儿子、二儿子不仅成家,还独立门户,成为邻居好评的对象。刘邦什么都不会,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想做。整天就只知道好吃懒做,惹事生非。

用现代话说:“你比不上你哥哥。”

刘邦听了刘太公拿他和哥哥比较是什么心情,不得而知。但,现代也会经常遇到这种现象,那就是父母喜欢拿两个孩子比较。比如说大的读书成绩好,小的成绩不好。

父母的初衷是希望小的,向大的学习。但,小孩子哪能理解父母的心意,他(她)只会觉得憋屈,父母不喜欢他(她),喜欢哥哥(姐姐)。

如果你是小的,会有什么感觉?有类似经历的人,不说,也能体会吧!

刘邦左耳听,右耳出,依旧我行我素,被很多人讨厌。刘邦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要做大事。

不务农,他也能养活自己,顶天立地。

对刘邦而言,成家立业,不是他所想。务农,最多可以解决温饱,踏踏实实生活。刘邦,不想过着这样的生活。总有一天,刘邦要让所有人知道,他的家业,将会超越所有人,大得难以想象。

正是因为这种不安分、躁动的心,激烈刘邦渡过了叛逆期。等到刘邦有能力,他做了一个决定:出去闯荡。

刘邦不读书,但,也没闲着。他在外面闲逛,接触到很多东西,也听过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人,成为了他崇拜的对象。这个人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公子无忌。

刘邦为什么会崇拜信陵君?信陵君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就要谈及一个问题:论偶像的重要性。

战国有四位公子,他们以养士,闻名天下。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这四位公子,皆是举世无双,各自都有闪光点。孟尝君擅长谋略,平原君擅长内政,信陵君擅长兵法,春申君擅长外交。

为什么汉高祖刘邦唯独把信陵君当做是偶像?

所谓偶像,就是崇拜的对象。既然,要崇拜,对方总会有闪光点,某一方面让你着迷,进而让你想成为这样的人!

现在就来说说,汉高祖刘邦偶像信陵君那些事。

出生高贵:

父亲是魏国第五代国君魏昭王,兄长是魏安釐王,姐夫是赵国的平原君,生在王室又被封君。

做人谦虚:

信陵君是孟尝君、平原君之后又一位养士之风。他的门客,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有才就去结交。守门的侯赢,屠户朱亥等都是他的门客,且对他们尊敬有加。

战功显赫:

不畏强秦,邯郸之战助赵伐秦、合众诸侯攻秦,打得秦国不敢东出。

诸侯声望高:

合众伐秦,诸侯云集响应。

品行高洁:

助赵伐秦,滞留邯郸,赵封君不接受;魏国有难,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功成身退。

结局很凄凉:

伐秦大胜归来,威震天下,被魏安釐王质疑。他没有选择夺权,只能沉迷酒色,郁郁而终。

他的存在很重要:

信陵君在,秦国不敢东出。信陵君死,魏国被动挨打,丢城失地,十八年后,魏国被灭。

信陵君出生高贵,个人能力强,为人谦虚,品性高贵。刘邦生活在那个时代,丰邑又在楚魏交界,深受影响,自然听说过信陵君的事迹和战功。

何人不想成为英雄,何人不羡慕英雄。这就是信陵君,为什么会成为刘邦偶像的原因。

刘邦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去见偶像,跟在偶像身边学习。

刘邦的这种想法与现代人的想法一致,会被人认为好高骛远,异想天开,做人一点都不踏实。不被人理解,也会遭到父母反对。忙着解决温饱的人,怎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刘邦被当成了笑话,甚至被当成了异类。

没有经济能力的年轻人,是没有发言权。刘邦也不例外,他没有发言权。但,见偶像,成为偶像门客的初衷从未改变过。

因为刘邦,不信命。他不想成为众人期望的样子。等到刘邦有能力远游去见偶像的时候,来到大梁,他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信陵君去世了!

刘邦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离开故乡,前去见偶像。结果,事与愿违,偶像去世了。

得知这个消息,刘邦会是什么心情?

没错,刘邦很伤心,同时也感叹命运不公,这么优秀的人,怎么死了。为什么自己没能有缘见上一面。

除了哀叹,还有一种缅怀。同时,这次外出游历,也开阔了刘邦眼界,更拓宽了他胸中的格局。所以,一个人什么最重要。

眼界和格局,

刘邦心中燃起了一个目标:成为信陵君那样的人。

刘邦的动力:信陵君的那些事。

刘邦在成为信陵君那样的人之前,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改变自己。

人,一旦有了想法,有了目标,做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有想法,有目标,对于做事,很重要。

他要改变,他要行动。

这是年轻时候的刘邦,发生的最大改变。等着刘邦的未来,又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