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九百名贫民挥出愤怒的拳头,朝大秦,发出一声呐喊。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拉开了反秦序幕,点燃了第一粒火种。
等待陈胜、吴广的未来是什么。
他们也不知道!
毕竟,他们只有九百人,势单力薄。大秦余威,这些人岂能不知。
不管了!战斗吧!踏出了第一步,就要将战斗,进行到底。他们要做一件事:大丈夫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留名青史。
陈胜自封为将军,任命吴广为都尉。
口号:诛暴秦。
旗帜:长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
人数:闾左九百贫民和戍卒。
他们聚在大泽乡,发出了让大秦颤抖的声音,点燃了星星之火。
陈胜、吴广攻打的第一地方,尤其重要。首战胜负,对士气影响,对未来发展都很重要。经过商议,他们采用就近原则,攻打了一个薄弱的地方:大泽乡。
结果:打赢了。
初战胜利,鼓舞了众人的斗志。接下来,他们攻打第二个地方,大一点的城邑:蕲县。
结果:又打赢了!
蕲县,是楚国走向衰落的开始。现在,成为楚国复兴的起点。这次胜利,鼓舞了陈胜等男儿,他们看到了楚国的光复、兴盛,也看到了亡秦的希望。
接下来,陈胜、吴广,犹如开挂,连战连捷,一个月不到,又攻克铚、酂、苦、柘、谯等五县,很快把起义的火种带到了中原大地。谁能想到,来自九百名底层的人,竟然整出如此大的动静。
从大泽乡起义,不到一个月,陈胜已经拥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1000多人,步兵几万人。此时,陈胜、吴广,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谋士有谋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陈胜、吴广连战连捷,声名鹊起,席卷整个中原。陈胜、吴广等人也没有想到,他们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其中有两位贤明的人前来加入,他们就是张耳和陈馀。
张耳和陈馀是魏国人,因为名声太响亮,曾被秦始皇点名追杀。这两个人的加入,陈胜岂能不高兴。
随着,陈胜、吴广名气越来越大,战功越来越多,武臣、韩广、葛婴、周文、周市、田臧、蒯通、李良、邵骚、房君、张黡、召平、邓宗、吕青、吕臣等人纷纷加入,足以见得,天下百姓多受秦朝之苦。
反对暴秦,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
这些人,是张楚政权,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核心成员,更是第一批反秦的主力。
这里有个问题,秦始皇横扫六国,何其雄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短短十几年,连九百名‘斩木为兵’的人都打不赢?
秦朝强悍的战斗力,不见了!
秦朝怎会如此脆弱不堪!
其实,陈胜之所以能够成功,要感谢秦二世,东巡之时,地方官员,被清理。很多地方,出现了权力空缺!
秦廷高层忙于夺权,把陈胜等人当成盗,放任不管。
再加上,起义是突发的,占据先机。很多人都没想到,秦始皇在世,天下安定。刚死不久,就有人出来闹事。闹事的人不是山东六国余孽,也不是匈奴,而是贫民。
还有一点,大秦的精锐,要么在咸阳,要么在长城,要么在岭南。没人想到,国内会有人点燃火种。
陈胜、吴广尝到胜利的滋味,趁着天时、地利、人和,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要一鼓作气,攻下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地方:陈。
陈,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是陈国的国都。战国后期,白起三伐楚国,楚顷襄王(公元前278年)迁都陈,直到楚考烈王(公元前341年)迁都寿春。陈,曾经是楚国的国都。秦灭六国,又把陈定为郡治,足见其地位很重要。
陈胜被幸运之神光顾,这运气,也太好了。
就当陈胜在想,如何攻破这座坚固的城池。他得到一个好消息:陈郡的郡守、县令,都不在。
史料没有记载,陈郡的郡守和县令干什么去了。是望风而逃,还是出去旅游。或者,去咸阳汇报工作,没有回来。
他们不在,就给陈胜等人提供一个机会。郡内,没有人指挥,面对起义军乱成一团。但,还是有人站出来与起义军开战。这个人的名字没有被记载,只留下了一个官爵:郡丞。
按照秦制,地方设郡,以郡守、令、郡丞、尉。郡丞相当于是一个郡的第三把手。
在没有郡守和县令的情况下,郡丞能够站出来,除了说他尽忠职守,还有就是他爱国情怀。可惜,寡不敌众,战败身死。
无论说郡丞是螳臂当车也好,还是说他不识时务也罢!他能够在危急情况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选择为国战死,这份情怀是值得赞许。
郡丞,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尽到了应该有的责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人,值得尊敬。
随着,唯一抵抗的郡丞战死,也标志着这场战斗结束。陈胜攻破了这座城,成为他落脚的地方,也成为‘张楚’政权的国都。
攻破陈后,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将火种传播出去。陈胜做了一个决定,开启几条新的战线。
以葛婴为南路军总指挥,封他为征南将军。他的任务,率军南下,南征九江郡。
葛婴被誉为陈胜吴广,首席战将。能打善战,这是毋庸置疑。陈胜把南下战线交给他,足以看出,对他的信任。
让邓宗攻淮南,确保后方安全。
宋留攻打南阳。
西路军总指挥以吴广为主,他的任务是攻打荥阳。荥阳地理位置特殊,不仅是取道函谷关的门户,也是直捣咸阳必经之路,还是秦国最重要的粮仓。守荥阳的人,正是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
由于李由死战,吴广不得西进。一位重量级人物登场,他就是周文(周章)。之所以说他是重量级人物,是因为这个人的简历不错:春申君的门客,项燕的门将。
也就是说,周文跟春申君黄歇、项燕等这类有名人物混过,名声大、人气高,有威望,年纪也大,能够服众。周文面对攻打荥阳不利,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意见:绕道荥阳,直取函谷,攻进咸阳。
吴广战术保守,不愿意冒险,分兵三千,让他率军西进。周文成为率军西征、破函谷、灭秦的重量级人物。
随着几路军,发展态势都不错。陈胜看着战果,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不想在当将军,而想立王。但,又害怕被人反对,找了城内有名望的三老和地方豪族来开会。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我能否称王。
三老和地方豪族听出吴广的话外音,皆说:当称王。
三老不愧是掌管教化的人,说得有理有据。他例举了为什么吴广应该称王的原因:
1.披坚执锐,复兴楚国,劳苦功高。
2.他称王才能统一号令,凝聚诸侯的力量,号召天下人,诛灭暴秦。
3.陈胜的功绩,足以称王。
陈胜听了很高兴,心中也有了称王的打算。但,他还要问一下,自己人的意见。
其中有两个人站了出来,反对陈胜称王。这两个人就是被称为刎颈之交的好友,魏地有名的贤者:张耳和陈馀。
这位历经乱世,目睹国破家亡,还躲过了秦始皇的追杀。他们经历多,人生经验丰富。看问题,比一般人看得深刻。想的东西,也比一般人远。
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有格局,有远见。
他们反对陈胜称王的理由:
称王容易表露私心,不利于团结天下诸侯伐秦。
容易被秦国盯上,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然后,他们给出了意见:拥立六国的后裔,增加盟友,给秦庭树立敌人,分散秦庭的力量。
又给了陈胜一个建议:不称王,实行帝业。(山东六国后裔复国,就会感谢陈胜之功,他们攻灭暴秦,就会尊他为帝)
张耳、陈馀的言论很精彩,说得很清楚。就像元末明初,朱元璋提出的那句口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终得天下。
可惜,陈胜听不进去。他就要称王。
他要实现那句诺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在陈称王,被称呼为陈王,号‘张楚’。张楚的意思就是张大、复兴楚国。
张耳、陈馀是有远见的人,当他们意识到陈胜执意称王,鼠目寸光,就知道这样的人,成不了大事。为了自保,另谋出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请兵伐赵。
陈胜也想把这两个不懂他心思,又招人厌的人,挤出权力中心,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陈胜又开辟了新的战场:以武臣为北路军统帅,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为校尉,领兵三千,北收赵地。
武臣之所以成为统帅,是因为他和陈胜是故友。
武臣拿下赵国邯郸,又兵分三路。李良夺取常山,张黡夺取上党,韩广收复燕地。
又让魏人周市,率军北上,收复魏国的故地。
一时间,起义军声势浩大,各地纷纷响应,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形势一片大好。
以张楚政权为中心,赵国光复,燕国光复,齐国光复,魏国光复,九江光复,南阳光复,荥阳被围,周文破函谷关,项氏在会稽郡率江东八千子弟起义,刘邦沛郡起义,鄱阳令吴芮是第一个秦吏举兵起义。
谁能想到,大泽乡九百闾左贫民,点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怎知,燎原之火,却昙花一现,成为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