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三足鼎立:蒯通说韩信
韩信能够平定齐国,取得巨大的战功。他要感谢一个人,就是蒯通。
若非蒯通献出乱齐计策,韩信也不会踏出伐齐第一步。其实,人生不难,难就难在,没有人站出来,让你踏出第一步。
蒯通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时间早,陈胜吴广起义时,他也参加,取得了骄傲的成绩:助武臣平定燕赵,千里之地。
他用的方法很简单:传檄千里。
也可以说,秦末汉初,纵横这个职业,蒯通是第一个登场。随后,张良、范增、郦食其、陆贾、随何、陈平、武涉等,这些人物相继出场。进而,给秦末汉初,带来了精彩的故事。
武涉劝说韩信,观点鲜明,又十分正确,但,没有切中要害。他忽略了韩信对项羽的讨厌程度,对刘邦的忠心不二。所以,这次出使,他没有完成项羽交给他的任务。
武涉走后,蒯通也觉得韩信之功,足以自立为王,三足鼎立。蒯通有个优势,韩信知道他的本领:乱齐之策。
所以,蒯通利用这个优势,站出来,决定用奇计打动韩信。
蒯通知道,用常规的方法,很难说动韩信。所以,他要利用玄学:看相。
简单说,蒯通要以天命为说辞,力劝韩信,自立为齐王。蒯通以看相为由,劝韩信自立。犹如,后世喜欢拿祥瑞造势。
蒯通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用三种方式看一个人的命格:骨骼、五官、决断。
骨骼,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高贵贫贱。脸,可以看出一个人素养。决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办事能力。
每个人都好奇自己的命运,也想知道自己是什么命格。
韩信也不例外,他虽战功显赫,足以裂土封王。但,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命格。
这种事属于天机,不可泄露,更不能让第三者知道。蒯通以看面相为由,让其他人离开,做韩信的思想工作。
众人走后,蒯通直接奔入主题,说了一句吸引韩信注意力的话:你的面相能封侯,背相贵不可言。
韩信听到这句话,下意识说了三个字:为什么?
蒯通成功挑起了韩信的好奇心,开始了精彩的个人表演,他先表达了一个观点:天下人为什么反秦?
那是因为天下人遭受秦的暴政,苦不堪言,群起激愤。
又摆出了另外一个观点,目前的现状是什么?
楚汉相争,使天下无辜的百姓遭受战乱,父子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数不胜数。
接着,蒯通话锋一转,说了目前的形势:汉军困在京、索之间,被阻于成皋以西的山岳地带不能再前进,已经三年了。
跟着,又说了刘邦个人能力不行:伐楚,既无尺寸之功,还不能自救。
刘邦做的最多两件事:逃跑、夺兵权。
刘邦不能东进,项羽不能西进,战事陷入僵持。没人能够平息这场,天下战乱。
蒯通顿了一下,重点来了,那就是韩信的重要性:刘项取胜的关键,在于韩信。
然后,他献上了一个计策:让刘项并存,三足鼎立。
蒯通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能够被韩信采纳。他又说了这样的话:韩信军功显赫,又占据齐国,迫使燕、赵屈服。刘邦想打,联项伐刘。项羽想打,联刘攻项。
韩信用正确的口号:呼吁和平,停止战争,顺从百姓心愿,就会得到百姓拥护。
到那时,韩信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诸侯莫敢不从。
蒯通又说了让韩信做大做强的方式:以分封削弱强大诸侯,被分封诸侯就会听令于齐。
韩信稳守齐国故有的疆土,据胶河、泗水流域,用恩德感召诸侯,天下的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
韩信就成为新时代的霸主,主宰天下。
为了让韩信重视自己提出的策略,蒯通加强语气,说了流传后世的经典句子: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蒯通说了自己想要说的话。他的观点和武涉相同,刘项并存,三分天下。但,蒯通的观点更鲜明,细节更具体。
他提出了如何去做?怎样去做?
他给韩信规划好了盛世蓝图。
这番豪情壮语,有想法的人听了都会去做。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正是听了隆中对,才有后来的曹魏、刘汉、孙吴三足鼎立。
然,韩信听了,心情很平静,说了这样的话,汇集起来,就四个字:知遇之恩。
韩信未遇到刘邦前,生活很糟糕。
他母死,没钱安葬。去南昌亭长哪里蹭饭,被别人嫌弃。受漂母接济,被人看不起。遭受胯下之辱,被世人嘲笑懦弱。去项氏,不被重视。
遇到刘邦后,他的人生才得到改变。
是刘邦,先封他为治栗都尉,后又封他为汉大将军,给他提供了名将舞台。
是刘邦,让他衣食无忧,人前显赫。
也是刘邦,让他有了显赫军功,攻灭多国诸侯。
刘邦改变了韩信一生,让他拥有一切。所以,韩信做了一个决定:效忠刘邦,绝不叛汉。
他要替刘邦解决忧患,征战天下,做一个忠臣,绝不做背信弃义的叛臣,乱臣。
如今,刘邦封他为齐王。他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蒯通见韩信不愿意采纳他的计策,又见韩信太感情用事,说了这样一句话: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这是错误的。
为了证明这句话说得正确,他先列举两个人物:陈馀与张耳。
他们是魏国人,也是有名的贤者,一起落难,被秦通缉,还有一起打天下的经历(助武臣定燕赵,自立为赵王;助赵王歇复国)。
他们的经历,被人称为刎颈之交。
後争张黡、陈泽之事,二人相怨。
陈馀向齐国借兵,攻打张耳。
张耳背叛项羽(分封张耳为常山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於汉王。
陈馀响应刘邦伐楚,提的条件:要张耳人头。
张耳东进杀陈馀泜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当然,这件事也是韩信帮了很大忙。毕竟,那场背水一战,太经典啦!
蒯通又列举了三个历史人物:越王勾践、文种和范蠡。
用这三人最后的结局,表达了一个观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蒯通又说了这样的话: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文种、范蠡之於勾践也。
进而得出一个结论:你忠心刘邦,他也不会善待你。
蒯通又拿韩信灭五国,建立军功说事,又说了这样一段话: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简单说,韩信功高震主。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都对韩信不放心。韩信要自保,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刘项并存,他据齐自立,实现三足鼎立。
蒯通论述很精彩,观点很清晰,分析问题也很严谨,甚至用了古今说法。他就只有一个目的,做通韩信思想工作,三足鼎立。
然,韩信听了是这样的反应,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别说了,我考虑一下。
蒯通没有得到韩信明确答复,过了几天,又来做他的思想工作。
他说了很长一段话,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付出行动,时机稍纵即逝。
其中,留下了几句经典的话:
比如,你想成为怎样地人?
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
又比如,聪明人会怎么做事?
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还引用了很多话语,比如: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蒯通说了这么多,心想韩信是聪明人,应该听得进去。然,他很失望,相当失望。
第一次蒯通做思想工作,韩信在犹豫,没有明确答复,也没有明确拒绝。然,第二次蒯通做思想工作,韩信做出了明确答复,表明态度:不会叛汉。
韩信中间的转变,说明这段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最终让韩信下定决心,不会做出叛汉的事情。
也许,是某个人出场,对韩信说了什么。(有可能是张良的到来)
或许,刘邦封韩信为齐王,打消了他自立门户的念想。
又或许,是刘邦做了什么事,让韩信认为他是可靠的人。再加上,韩信军功显赫,刘邦不敢拿他怎么样。
无论是武涉之言,还是蒯通之语,他们做的都是一件事:为韩信谋出路,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然,当事人韩信,拒绝了这个提议。
对于,韩信拒绝三足鼎立,大部分人的观点都说他忠于刘邦。但,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现实的因素。
韩信之所以能够定齐,取得成功,有个重要的因素,他的身份得到汉王刘邦的官方认可。如果韩信叛汉,跟随他伐齐的那些人,又会有什么反应?
曹参平定济北郡、灌婴平定胶东郡,还有傅宽(伐齐有功被封为阳陵侯,食邑二千六百户,担任齐国右丞相。韩信南下伐楚,他负责屯兵驻守防备田横作乱。),以及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汉军将领,他们会跟着韩信叛汉?
韩信没有采纳三足鼎立,有两个原因:
自身原因,是不想叛汉。
现实原因,是不能叛汉。
随着,韩信平定齐国,又表明不会叛汉。
北方诸侯国,都被平定,加入刘邦阵营。韩信占据齐国,出兵南下。刘邦在成皋,阻挡项羽西进。彭越在梁地站稳脚跟,切断楚国粮道。英布在九江折腾,围堵项羽。
面对不利局势,项羽又会如何摆脱困境。他还能逆转形式,走向人生巅峰?
项羽,属于你的西楚霸王时代,真的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