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拿破仑·波拿巴
我与中国的缘分始于35年前的一场精神之旅。那时,我想寻找“含笑而终”的人,想从他们的生活轨迹中得到启迪。而这段求索的旅程将我带到了东方,让我得以有幸邂逅道家学说和公元前6世纪老子所作的《道德经》。
自那以来,我造访了中国80余次,与数百位人士建立了联系。其中有中国企业高管、政府部门官员、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专家,以及许多对道家学说感兴趣的人。
在过去35年的时间里,这些联系和交流使我对中国留下了极佳的印象:我结识了能力卓越、学识渊博的政府官员;人们生活幸福、心态乐观,普遍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政府高度信任,对国家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认识,并对家庭、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充满强烈的责任感。
在过去多年中,我就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学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其中包括许多西方作者关于中国的著作。我也密切关注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和社论,特别是《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我发现,虽然有些作者的确了解中国,比如托马斯·弗里德曼、亨利·基辛格和汉克·保尔森等,但我在阅读中所看到的关于中国的描述和我从个人经历中认识的中国并不完全一致。
在一些并不了解中国的作者的笔下,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依赖不公平贸易和货币贬值,缺乏创新,并且对美国的知识产权进行了系统性窃取。
我试图发掘这种“脱节”背后的根源,而本书就是我探索的产物。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本书的重点是核心叙事,除了基于我在中国的个人经历和印象之外,还吸取了来源广泛的各种观点。我尽了最大努力,使本书观点公允、逻辑清晰并和基本事实一致。
我的第一步工作是挖掘美国和中国的治理、经济和社会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动力。第一个结论是,它们在很多核心维度上都是迥异的,而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
美国模式可被描述为:
● 个人主义
● 理想化
● 二元论:非对即错、非输即赢
● 国内政府角色最小化
● 选举民主制
● 基于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和开放市场的经济模式
● 绝对人权
● 认为美国应在全球广泛推行民主和人权
以上特征反映了美国早期移民的意愿——他们正是由于经济社会底层的机会制约与人权和信仰自由的匮乏而逃离了欧洲。自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以来,其一直享有相对良性的发展环境:外部威胁较少、边境安全、自然资源丰富。
中国模式可被描述为:
●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 基于共识的决策,与公司治理模式类似
● 民主政权,政府及时回应人民呼声
● 领导人的选拔基于贤能制,而不是全民选举(地方层面除外)
● 集体主义,即家庭和社会的集体福祉比个人更重要
● 相对的人权
● 高度务实而非理想主义的思维模式——更强调结果而不是“对错”
● 适度但不断增长的抱负,其动力是国家的经济利益和领土完整,而不是推广所谓“中国模式”的意愿
为了对这些差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本书探讨了它们的一些主要根源及其影响。总的结论是,中美彼此误解的一个主要根源是,美国完全无视塑造今日中国的历史文化,纯粹从西方视角来评判中国。
本书旨在通过阐释中美两国各自的模式和独特的文化及历史演变,促使两国相互了解。对美国人来说,重新审视中国意味着需要了解中国5 000年来的发展道路和原因。相应地,中国人应该认识到美国与欧洲的分裂,以及美国开国元勋早期的决定如何塑造了现代的美国。需要强调的是,本书并不暗示任何一个国家的模式可能出现根本性变化,或不同模式有优劣之分。除了对模式的阐述之外,本书还对比了两国在经济表现、教育体系、人权与法治、民主的形式、世界观和军事角色等方面的演变。本书最后呼吁在一系列非对抗性的全球问题上进行建设性接触——中美合作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发挥极大作用。
本书内容包括:
1. 背景:根植于历史文化的治理和思维模式的要素将不会改变
2. 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3. 经济表现:真正的战场
4. 教育体系:重要性随着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凸显
5. 人权与法治:美国的绝对主义与中国的相对主义
6. 民主的形式:美国的选举与中国的回应民意
7. 世界观与军事:美国重民主和人权的传播;中国重经济利益,轻对外扩张
8. 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