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具有先天的基础设施属性,是新基建的重要支撑,不仅其核心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赋能其他产业所带来的市场前景也不容小觑。可以说,“AI新基建”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原动力,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引擎,它的落地应用有助于我国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具有很强的“头雁”效应,能够为新一轮产业变革提供重要动力。而“AI新基建”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外部性,能够支撑数字经济的高效运转,并能广泛赋能各行各业,其基础设施属性会随着应用的加深变得越来越强。
从人工智能自身产业发展和赋能其他行业的角度来看,“AI新基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AI通用新基建”,二是“AI专用新基建”。
借助这两种赋能形式,“AI新基建”既能够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提供动力,也能为各行各业提供智能化的基础支撑。
◆AI通用新基建
(1)“AI通用新基建”的“三驾马车”
“AI新基建”具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数据、算力和算法。这三大要素共同构成了“AI通用新基建”的“三驾马车”,推动着“AI通用新基建”的落地实施。以“三驾马车”为动力,“AI通用新基建”可以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开放式、通用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
(2)“AI通用新基建”重点内容
“AI通用新基建”的主要内容是:将数据、算力、算法的资源和能力整合起来,构建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平台,为企业提供AI训练能力、云端推理能力和各种用以调用底层资源的接口。其中,数据产业所面向的人工智能市场主要是基础数据服务市场,其代表性产业不仅能提供数据资源定制服务和数据集产品,还能提供数据平台建设等;算力产业主要涉及芯片、传感器、服务器等人工智能上游硬件的研发与制造;算法产业主要涉及通用算法模型资源和经典算法模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3)“AI通用新基建”市场规模
斯坦福大学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之前,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翻倍时间是2年,而截止到2020年,这一需求翻倍时间降至3~4个月。由此可见,目前的AI算力远远无法满足人工智能发展的需求,而这一巨大的需求缺口则能刺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快速发展。
赛迪顾问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在2019年的总体规模为1302.4亿元,同比增长31.9%。招商证券等机构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进行过相关预测,即到2025年,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的累计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其中,代表性的基础设施包括人工智能相关底层硬件、通用技术及平台的基础设施。目前,“AI通用新基建”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其核心产业已经催生出千亿级别的新兴市场。
◆AI专用新基建
(1)“AI专用新基建”的概念
“AI专用新基建”是应用于特定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智慧城市的“城市大脑”平台就是一种“AI专用新基建”。城市大脑平台能连接和整合城市的各类数据,并利用认知、决策、优化、探索、挖掘、预测、干预等方式对城市数据和城市问题进行即时分析、智慧调动、优化管理、科学研判和协同指挥。
要使城市大脑平台发挥人工智能的谋划作用,就需要集中建设好五大基础能力:一是建立足够的弹性计算能力;二是建立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三是建立兼容的算法服务能力;四是建立广泛的感知汇聚能力;五是建立可靠的网络安全能力。城市大脑平台建设不仅能推进政府的数字化升级,实现政府与企业数据的共享,同时还能支撑各类城市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总之,它既是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手段。
(2)“AI专用新基建”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可以为各行各业赋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机构优化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开拓更大、更有潜力的行业市场。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具有专用应用场景和属性,具体来说,可包括以下领域: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驾驶、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能零售、智慧教育、智能机器人、智慧安防等。
(3)“AI专用新基建”市场规模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据该通知的相关规划,我国人工智能到2020年所能带动的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到2025年所能带动的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到2030所能带动的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人工智能能够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随着其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等方面更深、更广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将为我国打造一个完善的、广泛应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