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章 官制

官制是政治制度中最繁複的一門。(一)歷代設官既多,(二)而又時有變遷,(三)他的變遷,又不是審察事實和制度不合,條理系統地改正的,而是聽其遷流之所至。於是有有其名而無其實的,亦有有其實而無其名的。名實既不相符,循其名遂不能知其實。而各官的分職,亦多無理論可循。求明白其真相,就很不容易了。然官制畢竟是政治的綱領。因爲國家要達其目的,必須有人以行之。這行之之人,就是所謂官。所以明於一時代所設之官,即能知其時所行之政。對於歷代的官制,若能知其變遷,即亦能知其政治的變遷了。

人的見解,總是較時代落後一些的。時代只有新的,而人之所知,卻限於舊。對付未來的方法,總是根據既往的情形,斟酌而出之的。所以無論如何,不能全合。制度纔定出來,即已不適於用。制度是拗不過事實的,(一)非格不能行,(二)即名存實亡,這是一切制度,都如此的,而官制亦不能例外。我國的官制,大略可分爲六期:(一)自周以前,爲列國時代的制度。(二)而秦及漢初統一時代的制度,即孕育於其末期。(三)因其大體自列國時代蜕化而來,和統一時代不甚適合,不久即生變遷。各方面變遷的結果,極其錯雜不整。直至唐朝,才整理之,成爲一種有系統的制度。(四)然整理甫經就緒,又和事實不符。唐中葉以後,又生變遷,而宋朝沿襲之。(五)元以異族,入主中原,其設施自有特别之處。明朝卻沿襲著他。清朝的制度,又大略沿襲明朝。然因實際情形的不同,三朝的制度,又自有其大相違異之處。(六)清朝末葉,因爲政體改變,官制亦隨之改變。然行之未久,成效不著。直至今日,仍在動盪不定之中。以上略舉其變遷的大概,以下再略加説明。因爲時間所限,亦只能揭舉其大綱而已。

官有内外之分。内官即中央政府之官,是分事而治的。全國的政務,都彙集於此,依其性質而分類,一官管理一類的事。又有綜合全般狀況,以決定施政的方鍼的,是即所謂宰相。外官則分地而治。在其地界以内,原則上各事都要管的。出於地界以外,則各事一概不管。地方區畫,又依等級而分大小。上級大的區畫,包含若干下級小的區畫。在行政上,下級須聽上級的指揮。這是歷代官制的通則。

列國並立之世,到春秋戰國時代,已和統一時代的制度相近了。因爲此時期,大國之中,業已包含若干郡縣。但其本身,仍只等於後世一個最大的政治區域。列國官制:今文家常説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但這只是爵,没有説出他的職守來。三公依今文家説,是司馬、司徒、司空。九卿無明文。古文家説,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少師、少傅、少保爲三孤。冢宰、天官。司徒、地官。宗伯、春官。司馬、夏官。司寇、秋官。司空冬官。爲六卿。許慎《五經異義》。案今文説的三公,以配天、地、人。司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地。古文説的六卿,以配天、地、四時。此外還有以五官配五行等説法。見《左氏》昭公十七年、二十九年,《春秋繁露·五行相勝篇》。這不過取古代的官,隨意揀幾個,編排起來,以合於學説的條理而已。和古代的事實,未必盡合。古代重要的官,不盡於此;並非這幾個官特别重要;不過這幾個官,亦是重要的罷了。司馬是管軍事的。司徒是統轄人民的。司空是管建設事務的。古代穴居,是就地面上鑿一個窟籠,所以謂之司空。空即現在所用的孔字。《周官》冬官亡佚,後人以《考工記》補之。其實這句話也靠不住。性質既不相同,安可相補?不過《考工記》也是講官制的。和《周官》性質相類,昔人視爲同類之書,合編在一起,後人遂誤以爲補罷了。《周官》説實未嘗謂司空掌工事,後世摹仿《周官》而設六部,卻以工部擬司空,這是後人之誤,不可以説古事的。冢宰總統百官,兼管宫内的事務,其初該是羣僕的領袖。所以大夫之家亦有宰。至於天子諸侯,則實際本來差不多的。天子和諸侯,大國和小國制度上的差異,不過著書的人,説得如此整齊,和實際亦未必盡合。宗伯掌典禮,和政治關係最少,然在古代迷信較深之世,祭祀等典禮,是看得頗爲隆重的。司寇掌刑法,其初當是軍事裁判。説詳第十章。三公坐而論道,三孤爲之副,均無職事。案《禮記·曾子問篇》説:“古者男子,内有傅,外有慈母。”《内則》説:國君世子生,“擇於諸母與可者,必求其寬裕慈惠、温良恭儉、慎而寡言者,使爲子師,其次爲慈母,其次爲保母”。太師、太傅、太保,正和師、慈、保三母相當。古夫亦訓傅,兩字蓋本係一語,不可以稱婦人,故變文言慈。然則古文的三公,其初乃係天子私人的侍從,本與政事無關係,所以無職事可言。《周官》説坐而論道之文,乃采諸《考工記》,然《考工記》此語,“坐而論道,謂之王公”。是指人君言,不是指大臣言的,説《周官》者實誤采。總而言之:今文古文,都係春秋戰國時的學説,未必和古代的事實密合。然後世釐定制度的人,多以經説爲藍本。所以雖非古代的事實,卻是後世制度的淵源。

列國時代的地方區畫,其大的,不過是後世的鄉鎮。亦有兩種説法:《尚書大傳》説:“古八家而爲鄰,三鄰而爲朋,三朋而爲里,七十二家,參看上章。五里而爲邑,十邑而爲都,十都而爲師,州十有二師焉。”這是今文説。《周官》則鄉以五家爲比,比有長。五比爲閭,閭有胥。四閭爲族,族有師。五族爲黨,黨有正。五黨爲州,州有長。五州爲鄉,鄉有大夫。遂以五家爲鄰,鄰有長。五鄰爲里,里有宰。四里爲酇,酇有長。五酇爲鄙,鄙有師。五鄙爲縣,縣有正。五縣爲遂,遂有大夫。這是古文説。這兩種説法,前者和井田之制相合,後者和軍隊編制相合,在古代該都是有的。後來井田之制破壞,所以什伍之制猶存,今文家所説的組織,就不可見了。

漢初的官制,是沿襲秦朝的。秦制則沿自列國時代。中央最高的官爲丞相。秦有左右,漢通常只設一丞相。丞相之副爲御史大夫。中央之官,都是分事而治的。只有御史是皇帝的祕書,於事亦無所不預,所以在事實上成爲丞相的副手。漢時丞相出缺,往往以御史大夫升補。武官通稱爲尉。中央最高的武官,謂之太尉。這是秦及漢初的制度。今文經説行後,改太尉爲司馬,丞相爲司徒,御史大夫爲司空,謂之三公,並稱相職。又以大常、本名奉常,掌宗廟禮儀。光禄勳、本名郎中令,掌宫、殿、掖門户。衞尉、掌宫門衞屯兵。太僕、掌輿馬。廷尉、掌刑辟,嘗改爲大理。大鴻臚、本名典客,掌歸義蠻夷。宗正、掌親屬。大司農、本名治粟内史,掌穀貨。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税。爲九卿。這不過取應經説而已,並無他種意義。三公分部九卿,大常、光禄勳、衞尉屬司馬。太僕、廷尉、大鴻臚屬司徒。宗正、大司農、少府屬司空。亦無理論根據。有大事仍合議。後漢司馬仍稱太尉。司徒、司空,均去大字,餘皆如故。

外官:秦時以郡統縣。又於各郡都設監御史。漢不遣監御史,丞相遣使分察州。案州字並非當時的區域名稱,後人無以名之,乃名之爲州。所以截至成帝改置州牧以前,州字只是口中的稱呼,並非法律上的名詞。武帝時,置部刺史十三人,奉詔書六條,分察諸郡。(一)條察彊宗巨家;(二)條察大守侵漁聚斂,(三)條失刑,(四)條選舉不平,(五)條子弟不法,都是專屬大守的;(六)條察大守阿附豪强。成帝時,以何武之言,改爲州牧。哀帝時復爲刺史。後又改爲州牧。後漢仍爲刺史,而止十二州,一州屬司隸校尉。武帝置,以治巫蠱的,後遂命其分察一部分郡國。案《禮記·王制》説:“天子使其大夫爲三監,監於方伯之國,國三人。”這或者傅會周初的三監,説未必確,然天子遣使監視諸侯,實即大國之君,遣使監視其所封或所屬的小國。則事所可有。大夫之爵,固較方伯爲低。秦代御史之長,爵不過大夫。漢刺史秩僅六百石,大守則二千石。以卑臨尊,必非特創之制,必然有所受之。以事實論,監察官宜用年少新進的人,任事的官,則宜用有閲歷有資望之士,其措置亦很適宜的。何武説:“古之爲治者,以尊臨卑,不以卑臨尊。”不但不合事宜,亦且不明經義。舊制恢復,由於朱博,其議論具載《漢書》,較之何武,通達多了。大守,秦朝本單稱守,漢景帝改名。秦又於各郡置尉,景帝亦改爲都尉。京師之地,秦時爲内史所治。漢武帝改稱京兆尹,又分其地置左馮翊、右扶風,謂之三輔。諸王之國,設官本和漢朝略同。亦有内史以治民。七國亂後,景帝乃令諸侯王不得自治民,改其丞相之名爲相,使之治民,和郡守一樣。縣的長官,其秩是以户數多少分高下的。民滿萬户以上稱令,不滿萬户稱長。這由於古代的政治,是屬人主義,而非屬地主義之故。侯國的等級,與縣相同。皇大后、公主所食的縣稱爲邑。縣中兼有蠻夷的謂之道。這亦是封建制度和屬人主義的色采。

秦漢時的縣,就是古代的國,讀第三章可見。縣令就是古代的國君,只能總握政治的樞機,發蹤指示,監督其下。要他直接辦事,是做不到的。所以真正的民政,非靠地方自治不可。後世地方自治之制,日以廢墜,所以百事俱廢。秦漢時則還不然。據《漢書·百官公卿表》和《續漢書·百官志》:其時的制度:係以十家爲什,五家爲伍,一里百家,有里魁。檢察善惡,以告監官。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三老管教化,體制最尊。嗇夫職聽訟,收賦税,其權尤重。人民竟有知嗇夫而不知有郡縣的。見《後漢書·爰延傳》。和後世絶不相同。

以上所述,是秦及漢初的制度。行之未幾,就起變遷了。漢代的丞相,體制頗尊,權限亦廣。所謂尚書,乃係替天子管文書的,猶之管衣服的謂之尚衣,管食物的謂之尚食,不過是現在的管卷之流。其初本用士人,漢武帝游宴後庭,才改用宦官,謂之中書謁者令。武帝死後,此官本可廢去,然自武帝以來,大將軍成爲武官中的高職。昭宣之世,霍光以大將軍掌握政權。其時的丞相,都是無用或年老的人,政事悉從中出。沿襲未改。成帝時,才罷中書宦官,然尚書仍爲政本,分曹漸廣。後漢光武,要行督責之術。因爲宰相都是位高望重的人,不便督責他,於是崇以虚名,而政事悉責成尚書。尚書之權遂更大。魏武帝握權,廢三公,恢復丞相和御史大夫之職。此時相府復有大權,然只曇花一現。魏文帝篡漢後,丞相之官,遂廢而不設。自魏晉至南北朝,大抵人臣將篡位時則一爲之,已篡則又取消。此時的尚書,爲政務所萃,然其親近又不敵中書。中書是魏武帝爲魏王時所設的祕書監,文帝篡位後改名的,常和天子面議機密。所以晉初荀勖從中書監遷尚書令,人家賀他,他就發怒道:“奪我鳳皇池,諸君何賀焉”了。侍中是加官,在宫禁之中,伺候皇帝的。漢初多以名儒爲之。後來貴戚子弟,多濫居其職。宋文帝自荆州入立,信任王府舊僚,都使之爲侍中,與之謀誅徐羨之等,於是侍中亦參機要。至唐代,遂以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爲相職。中書主取旨,門下主封駁,尚書承而行之。尚書諸曹,魏晉後增置愈廣,皆有郎以辦事。尚書亦有兼曹的。隋時,始以吏、户、禮、兵、刑、工六曹分統諸司。六曹皆置侍郎,諸司則但置郎。是爲後世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之始。三公一類的官,魏晉後亦時有設置,都不與政事,然仍開府分曹,設置僚屬。隋唐始仿《周官》,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少師、少傅、少保爲三孤,都不設官屬。則真成一個虚名,於財政亦無所耗費了。九卿一類的官,以性質論,實在和六部重複的。然歷代都相沿,未曾并廢。御史大夫改爲司空後,御史的機關仍在。其官且有增置。唐時分爲三院:曰臺院,侍御史屬之;曰殿院,殿中侍御史屬之;曰監院,監察御史屬之。御史爲天子耳目,歷代專制君主,都要防臣下的壅蔽,所以其權日重。

前漢的改刺史爲州牧,爲時甚暫。至後漢末年,情形就大不同了。後漢的改刺史爲州牧,事在靈帝中平五年,因四方叛亂頻仍,劉焉説由刺史望輕而起。普通的議論,都説自此以後,外權就重了。其實亦不盡然。在當時,並未將刺史盡行改作州牧。大抵資深者爲牧,資淺者仍爲刺史,亦有由刺史而升爲牧的。然無論其爲刺史,爲州牧,實際上都變成了郡的上級官,而非復監察之職。而且都有兵權,如此,自然要尾大不掉了。三國分離,刺史握兵之制,迄未嘗改。其爲亂源,在當時是人人知道的。所以晉武帝平吳後,立即罷州牧,省刺史的兵,去其行政之權,復還監察之職。這真是久安長治之規。惜乎“雖有其言,不卒其事”。《續漢書·百官志》《注》語。而後世論者,轉以晉武帝的罷州郡兵備,爲召亂的根源,真是徇名而不察其實了。東晉以後,五胡擾亂,人民到處流離播遷,這時候的政治,還是帶有屬人主義的。於是隨處僑置州郡,州的疆域,遂愈縮愈小,寖至與郡無異了。漢朝只有十三州,梁朝的疆域,遠小於漢,倒有一百零七州。此時外權之重,則有所謂都督軍事,有以一人而督數州的,亦有以一人而督十數州的。甚至有稱都督中外諸軍的。晉、南北朝,都是如此。後周則稱爲總管。隋時,并州郡爲一級,文帝開皇三年,罷郡以州統縣,職同郡守。煬帝改州爲郡。并罷都督府。唐初,又有大總管、總管,後改稱大都督、都督,後又罷之,分天下爲若干道,設觀察使等官,還於監察之舊。

唐代的官制,乃係就東漢、魏、晉、南北朝的制度,整理而成的。其實未必盡合當時的時勢。所以定制未幾,變遷又起。三省長官,都不除人。但就他官加一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名目,就視爲相職了。而此三省的長官,實亦仍合議於政事堂,並非事後審查封駁。都督雖經廢去,然中葉以後,又有所謂節度使,參看第九章。所駐紮的地方,刺史多由其兼領,支郡的刺史,亦都被其壓迫而失職,其專横,反較前代的刺史更甚。這兩端,是變遷最大的。而中葉以後,立檢校、試、攝、判、知等名目,用人多不依資格,又爲宋朝以差遣治事的根源。

宋朝設中書省於禁中。宰相稱同平章事,次相稱參知政事。自唐中葉以後,户部不能盡總天下的財賦,分屬於度支、鹽鐵二使。宋朝即合户部、度支、鹽鐵爲三司,各設使副,分案辦事。又設三司使副以總之,號爲計相。樞密使,唐時以宦官爲之,本主傳達詔命。後因宦官握兵,遂變爲參與兵謀之官。宋朝亦以樞密院主兵謀。指揮使,本藩鎮手下的軍官。梁太祖篡位後,未加改革,遂成天子親軍。宋朝的禁軍,都隸屬殿前司、侍衞馬軍親軍司、侍衞步軍親軍司,各設指揮使,謂之三衙。宋初的官,僅以寓禄秩,即借以表明其官有多大,所食的俸禄有多少。而别以差遣治事。名爲某官的人,該官的職守,都是與他無涉的。從表面上看來,可謂錯亂已極。但差遣的存廢、離合,都較官缺爲自由,可以密合事情。所以康有爲所著《官制議》,有《宋官制最善》一篇,極稱道其制。宋朝的改革官制,事在神宗元豐中,以《唐六典》爲模範。然卒不能盡行。以三省長官爲相職之制,屢經變遷,卒仍復於一個同平章事,一個參知政事之舊;樞密主兵之制,本來未能革除;三衙之制,亦未能改;便可見其一斑。

宋初懲藩鎮的跋扈,悉召諸節鎮入朝,賜第留之京師,而命朝臣出守列郡,謂之權知軍州事。特設通判,以分其權。縣令亦命京朝官出知,以削藩鎮之權,而重親民之選。特設的使官最多。其重要的,如轉運使,總一路的財賦;發運使,漕淮、浙、江、湖六路之粟。他如常平、茶鹽、茶馬、坑冶、市舶亦都設立提舉司,以集事權於中央。太宗命諸路轉運使,各命常參官一人,糾察州軍刑獄。真宗時,遂獨立爲一司,稱爲提點刑獄,簡稱提刑。是爲司法事務,設司監察之始。南渡後,四川有總領財賦。三宣撫司罷後,見第九章。亦設總領以籌其饟,仍帶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字銜,則參預并及於軍政了。

元朝以中書省爲相職,樞密使主兵謀,御史臺司糾察。尚書省之設,專以位置言利之臣。言利之臣敗,省亦旋廢。而六部仍存,爲明清兩朝制度所本。設宣政院於中央,以轄吐蕃之境,亦爲清代理藩院之制所本。元代制度,關係最大的是行省。前代的尚書行臺等,都是暫設的,以應付臨時之事,事定即撤。元朝卻於中原之地,設行中書省十,行御史臺二,以統轄路、府、州、縣。明朝雖廢之而設布政、按察兩司,區域則仍元之舊。清朝又仍明之舊。雖然略有分析,還是龐大無倫,遂開施政粗疏,尾大不掉之漸了。唐初,惟京兆、河南,稱府設尹,後來梁州以爲德宗所巡幸,亦升爲興元府。宋朝則大州皆升爲府,幾有無州不府之勢。其監司所轄的區域則稱爲路。元於各路設宣慰司,以領府、州、縣而上屬於省。然府亦有不隸路而直隸於省的。州有隸於府的,亦有不隸於府,而直隸於路的。其制度殊爲錯雜。

明清兩朝的制度,大體相沿。其中關係最大的,在内爲宰相的廢罷,在外爲省制的形成。明初本亦設中書省,以爲相職。後因胡惟庸謀反,太祖遂廢其官,并諭後世子孫,不得議設宰相。臣下有請設宰相的,處以極刑。於是由天子親領六部。此非嗣世之主所能,其權遂漸入殿閣學士之手。清世宗時,又設立軍機處。機要之事,均由軍機處逕行,事後纔下内閣,内閣就漸漸的疏闊了。六部:歷代皆以尚書爲主,侍郎爲副。清代尚侍皆滿漢並置。吏、户、兵三部,又有管部大臣,以至權責不一。明廢宰相後,政務本由六部直接處理。後雖見壓於内閣,究竟權力還在。吏、兵二部,尤真有用人及指揮軍事之權,清朝則内官五品,外官道府以上,全由内閣主持。籌邊之權,全在軍機。又明朝六部用人,多取少年新進,清朝則一循資格,内官遷轉極難,非六七十不得至尚侍。管部又係兼差,不能負責。於是事事照例敷衍,行政全無生氣了。

御史一官,至明代而其權益重,改名爲都察院。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均分置左右。又有分道的監察御史。在外則巡按清軍、提督學校、巡漕、巡鹽等事,一以委之,而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其權尤重。這即是漢朝刺史之職。既有巡按,本可不必再行遣使。即或有特别事務,非遣使不可,亦以少爲佳。然後來所謂巡撫者,愈遣而愈頻繁。因其與巡按御史不相統屬,權限不免衝突,乃派都御史爲之。其兼軍務的加提督銜,轄多事重的,則稱總督。清代總督均兼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巡撫均兼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又均有提督軍務、兼理糧饟之銜,成爲常設的官了。給事中一官,前代都隸門下省。明廢門下省,而仍存給事中,獨立爲一官,分吏、户、禮、兵、刑、工六科,以司審查封駁。其所駁正,謂之科參,在明代是很有權威的,清世宗將給事中隸屬於都察院,就將審查和糾察混爲一談了。翰林在唐朝,爲藝能之士如書、畫、弈棋等。待詔之所,稱爲雜流,與學士資望懸絶,玄宗時,命文學之士居翰林中,稱爲供奉,與集賢殿學士,分掌制誥,後改稱爲學士,别立學士院,即以翰林名之。中葉後頗參機密,王叔文要除宦官,即居翰林中,可見其地位的重要。宋代專以居文學之士,其望愈清。至明中葉後,則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閣,六部長官,亦多自此而出,其重要,更非前代所及了。

外官:明廢行省,於府州之上,設布政、按察兩司,分理民政及刑事,實仍爲監司之官。監司之官,侵奪地方官權限,本來在所不免。清代督撫既成爲常設之官,又明代布政司的參政參議,分守各道,按察司的副使僉事,分巡各道的,至清朝,亦失其本來的性質,而在司府之間,儼若别成爲一級。以府、州領縣,爲唐、宋相沿之制。元時,令知州兼理附郭縣事,明時遂省縣入州,於是州無附郭縣。又有不領縣而隸屬於府的,遂有直隸州與散州之别。清時,同知、通判有駐地的謂之廳,亦或屬於府,或直達布政司,稱爲散廳及直隸廳。地方制度,既極錯雜。而(一)督撫,(二)司,(三)道,(四)府、直隸州、廳,(五)縣、散州、廳,實際成爲五級。上級的威權愈大,下級的展布愈難。積弊之深,和末造中央威權的不振,雖有别種原因,官制的不善,是不能不尸其咎的。

藩屬之地,歷代都不設官治理其民,而只設官監督其酋長,清朝還是如此的。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清朝稱爲發祥之地。其實真屬於滿洲部落的,不過興京一隅。此外奉天全省,即前代的遼東、西,本係中國之地。吉、黑兩省,亦是分屬許多部落的,並非滿洲所有。此等人民,尚在部落時代,自不能治以郡縣制度。清朝又立意封鎖東三省,不許漢人移殖。所以其治理之法,不但不能進步,而反有趨於退步之勢。奉天一省,只有奉天和錦州兩府,其餘均治以將軍、副都統等軍職。蒙古、新疆、西藏,亦都治以駐防之官。這個固然歷代都是如此,然清朝適當西力東侵之時,就要情見勢絀了。末年回亂平後,改新疆爲行省。日俄戰後,改東三省爲行省。蒙古、西藏,亦圖改省,而未能成功。藩屬之地,驟圖改省,是不易辦到的。不但該地方的人民,感覺不安。即使徼幸成功,中國亦無治理其地的人才。蒙、藏的情形,和新疆、東三省是不同的。東三省漢人已占多數,新疆漢人亦較多,蒙、藏則異於是。自清末至民國初年,最好是將聯邦之法,推行之於蒙、藏,中央操外交、軍事、交通、幣制之權,餘則聽其自治。清季既不審外藩情勢,和内地的不同,操之過急,以致激而生變。民國初年,又不能改絃易轍,許其自治,以生其迴面内向之心,杜絶强鄰的覬覦。因循既久,收拾愈難,這真是賈生所説,可爲痛哭、流涕,長太息的了。

以上是中國的舊官制,中西交通以來,自然不能没有變動。其首先設立的,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實因咸豐八年,中英《天津條約》,規定要就大學士、尚書中簡定一員,和英國使臣接洽而起,不過迫於無可如何,並非有意改革。内亂平後,意欲振興海軍,乃設立海軍衙門。後來卻將其經費,移以修理頤和園,於是中日戰後,海軍衙門,反而裁撤了。庚子以後,又因條約,改總理衙門爲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其時舉辦新政,隨事設立了許多部處。立憲議起,改革舊官制,增設新機關,共成外務、吏、民政、新設的巡警部改。度支、户部改。新設的財政處、税務處并入。禮、大常、光禄、鴻臚三寺并入。學、新設的學務處改,國子監并入。陸軍、兵部改,太僕寺和新設的練兵處并入。農工商、工部改,新設的商部并入。郵傳、理藩、理藩院改。刑部改。十一部,除外務部有管理事務大臣,會辦大臣各一人外,餘均設尚書一人,侍郎二人,不分滿、漢。都察院亦改設都御史一人,副都御史二人。前此左都御史,滿漢各一。左副都御史各二。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但爲督撫兼銜。大理寺改爲院,以司最高審判。宣統二年,立責任内閣。設總、協理大臣。裁軍機處及新設的政務處及吏、禮二部,其事務并入内閣。而增設海軍部及軍諮府。今之參謀部。改尚書爲大臣,與總、協理負連帶責任。外官則仍以督撫爲長官。於其下設布政、提法、按察司改。提學、鹽運、交涉五司,勸業、巡警二道,而裁分巡、分守道。此等制度,行之爲日甚淺,初無功過可言。若從理論上評論:内官增設新官,將舊官删除歸并,在行政系統上,自然較爲分明,於事實亦較適切。若論外官,則清末之所以尾大不掉,行政粗疏,其癥結實在於省制。當時論者,亦多加以攻擊。然竟未能改革,相沿以迄於今,這一點不改革,就全部官制,都没有更新的精神了。

民國成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定行政分五部,爲外交、内務、財政、軍務、交通。這是根據理論規定的,後修改此條,設陸軍、海軍、外交、司法、財政、内務、教育、實業、交通九部。其時采美國制,不設總理。孫文遜位後,袁世凱就職北京,《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改爲《臨時約法》,設總理,分實業爲農林、工商兩部。三年,袁世凱召開約法會議修改《臨時約法》爲《中華民國約法》。即所謂《新約法》。復廢總理,設國務卿。并農林、工商兩部爲農商部。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爲總統,復設總理。外官:民軍起義時,掌握一省軍權的稱都督。管理民政的稱民政長。廢司、道、府、直隸州、廳、及散州、廳的名稱,但存縣。袁世凱改都督爲將軍,民政長爲巡按使。於其下設道尹。護國軍起,掌軍權的人,復稱都督。黎元洪爲總統,改將軍、都督,都稱督軍,巡按使稱省長。其兼握幾省兵權,或所管之地,跨及數省的,則稱巡閲使。裁兵議起,又改稱督理或督辦軍務善後事宜,然其尾大不掉如故。國民黨秉政,在訓政時期内,以黨代人民行使政權,而以國民政府行使治權。其根本精神,和歷代的官制,大不相同,其事又當别論。

無官之名,而許多行政事務,實在倚以辦理的爲吏。凡行政,必須依照一定的手續。因此職司行政的人,必須有一定的技術。這種技術,高級官員,往往不甚嫺習,甚或不能徹底通曉,非有受過教育,經過實習的專門人員以輔助之不可。此等責任,從前即落在胥吏肩上。所以行政之權,亦有一部分操於其手。失去了他,事情即將無從進行的。

吏之弊,在於只知照例。照例就是依舊,於是凡事都無革新的精神。照例的意思,在於但求無過,於是凡事都只重形式,而不問實際。甚至利用其專門智識以舞弊。所以歷來論政的人,無不深惡痛絶於吏,尤以前清時代爲甚,然其論亦有所蔽。因爲非常之事,固然緊要,尋常政務,實更爲緊要而不可一日停滯。專重形式,誠然不好,然設形式上的統一,不能保持,政治必將大亂。此前清末年,所以詔裁胥吏,而卒不能行。其實從前所謂吏,即現在所謂公務員,其職實極重要。而其人亦實不能缺。從前制度的不善,在於(一)視其人太低,於是其人不思進取,亦不求名譽,而惟利是圖。(二)又其人太無學識,所以只能辦極呆板的事。公務員固以技術爲要,然學識亦不可全無,必有相當的學識,然後對於所行之政,能彀通知其原理,不至因過於呆板而反失原意。又行政的人,能通知政治的原理,則成法的缺點,必能被其發見。於立法的裨益,實非淺鮮。昔時之胥吏,是斷不足以語此的。(三)其尤大的,則在於無任用之法,聽其私相傳授,交結把持。自民國以來,因爲政治之革新,法律的亟變,已非復舊時的胥吏所能通曉,所以其人漸歸自然淘汰,然現在公務員的任用、考核,亦尚未盡合法,這是行政的基礎部分,斷不可不力求改良的。

古代官職的大小,是以朝位和命數來決定的。所謂命數,就是車服之類的殊異。古人所以看得此等區别,甚爲嚴重。然因封建制度的破壞,此等區别,終於不能維持了。朝位和俸禄的多少,雖可分别高低,終嫌其不甚明顯。於是有官品之别。官品起於南北朝以來。南朝陳分九品。北朝魏則九品之中,復分正從;四品以下,且有上、中、下階;較爲複雜。宋以後乃專以九品分正從。官品之外,封爵仍在。又有勳官、散官等,以處閒散無事的官員。此等乃國家酬庸之典,和官品的作用,各不相同的。

官俸,歷代雖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爲最甚。古代大夫以上,各有封地。家之貧富,視其封地之大小、善惡,與官職的高下無關。無封地的,給之禄以代耕,是即所謂官俸。古代官俸,多用穀物,貨幣盛行以後,則錢穀並給。又有實物之給,又有給以公田的。明初尚有此制,不知何時廢墜,專以銀爲官俸。而銀價折合甚高。清朝又沿襲其制。於是官吏多苦貧窮。内官如部曹等,靠印結等費以自活,外官則靠火耗及陋規。上級官不親民的,則誅求於下屬。京官又靠外官的餽贈。總而言之,都是非法。然以近代官俸之薄,非此斷無以自給的。而有等機關,收取此等非法的款項,實亦以其一部分支給行政費用,並非全入私囊。所以官俸的問題,極爲複雜。清世宗時,曾因官俸之薄,加給養廉銀,然仍不足支持。現代的官俸,較之清代,已稍覺其厚。然究尚失之於薄。而下級的公務員尤甚。又司法界的俸禄,較之行政界,不免相形見絀。這亦是亟須加以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