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从食物中能学到更多
我的两个孩子都很喜欢厨房,也爱和我逛菜市场。回老家度假时,我们还会参与太爷爷菜园的蔬菜采摘活动。我一直在研究,为什么孩子如此喜欢食物,以及我们如何通过食育进行学龄前孩子的早期启蒙。
食育的领域十分广泛,涵盖食材、烹饪、社交、文化、艺术和科学等部分,而且频次很高——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在更新,并且和人类的感官紧密相连,所以非常适合作为早期家庭教育的核心。那么,从食育出发,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带孩子发展认知、做早教启蒙呢?
从食育了解自然
有一次,我们全家一起处理奶奶从乡下带来的土豆,准备腌制咸土豆。
大宝突然问我:“土豆是树上长的吗?”我告诉他,土豆是长在地底下的。
大宝又问:“土豆会开花吗?”我一时有点懵,我也没见到过土豆开花啊!
幸亏奶奶帮我解了围,她告诉大宝:“土豆的花朵是白色的。”
烹饪所用的食材都是自然的馈赠,本身具有强烈的自然特征。比如季节性,西瓜是夏季水果,大白菜是冬季蔬菜;比如地区差异,南方产菱角,北方产山楂。育儿专家认为,孩子生长在城市远离自然,会出现诸如注意力不集中、感觉统合失调等“自然缺失症”。
因此,我们呼吁家长为儿童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认识菜篮子里的食物,不正是了解自然最方便的途径吗?
带着对土豆的好奇,我们在阳台上开辟了一小块土豆种植园。我在网上买了可以观察土豆生长的透明袋子。我让大宝和二宝亲自浇水、添加生长素,我们一起观察土豆生长的情况。一段时间后,我们不仅知道了土豆开花是白色的,还知道了土豆生长需要的条件。
从食育了解传统
陈晓卿在《风味人间》中写道:刀功火候,五味调和,不仅是中国人处理食物的方法,而且隐含着他们的烹饪审美和处世哲学。
正如他所说,食物可以用来饱腹,而烹饪并非简单的生存行为。对于不同食材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寄托着每个文化群落对于食物的想象和情感。这一点,在制作传统节日所需要的食物时,最为明显。在我家,一直都有逢年过节全家聚会包饺子的传统。上到将近90岁的太奶奶,下到刚刚2岁的二宝,全家齐上阵,每个人都有被安排好的任务。擀皮儿的人、调馅的人、包饺子的人、传递饺子皮或给包好的饺子“排队”的人,围在一张圆桌前一起劳动、彼此交流,这也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环节。
人类文化学中,对一个族群的定义,就是他们拥有相同的语言、习俗、经济生活特点等。同样,最能让孩子深切体会传统文化的地方,也是餐桌和厨房。通过参与有节日特色的饮食制作,孩子既接受了人文教育,又了解了民族风俗传统。
从食育了解艺术
我第一次意识到食育和艺术有关,是受来自他乡美食的启发。有次和朋友在法国普罗旺斯省的一个海滨小城度假,从岛上回来,我们觉得肚子好饿,就四处寻找餐馆。结果,在海滩旁边看到一个类似大排档的小吃摊。店主强烈推荐一款甜点,端上来时,那盘甜点美得让我舍不得挪开眼睛。那是一大盘用鲜花装饰的甜点,老板说甜点的名字叫“普罗旺斯花园”。
法国人在小吃摊都能运用到美食艺术,让我觉得很震惊。我问朋友:“当地人会为这个买单吗?会不会觉得太不划算?”朋友笑着说:“西餐烹饪学校中,摆盘分数能占到三分之一,经典法餐更是如此。食物和艺术本来就密不可分啊!”
很多关于艺术启蒙的书籍都会告诉家长:在儿童艺术敏感期应提供丰富的画材和环境,让他自由创作,充分锻炼精细动作,发展创造性思维。但有谁规定,画画一定要用油彩和画布?又有谁想到,帮妈妈摆盘,也是一个艺术创作呢!
小时候,家里聚会,爷爷都会让我担任“熟肉摆盘师”,主要任务是把大人切好的各种香肠、蛋卷、猪肝、烤肉摆成有美感的样子,有时他还会教我使用胡萝卜、香菜等作为配饰。如果摆得好看,会获得全家人的一致称赞。
大宝、二宝的精细动作有了一定发展后,我也开始如法炮制,将水果、熟肉、饼干、蛋糕的摆盘工作都交给他们。有次跟大宝一起看了纪录片《法国主厨》,晚上摆冷盘时,大宝在圆盘中间放了一块肉,一根香菜叶子,还像模像样地在旁边挤上沙拉酱。这让我忍不住窃喜,看来他已经从《法国主厨》的摆盘片段中,学到了留白。
从食育学会生活
我的父母经常对我说:“最重要的是学会生活!”我也认为,学会生活比学会任何一种知识都更加重要。因为,只有生活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并且是你无从回避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会生活的人呢?一个会吃的人,往往活得通透,比如大文豪苏轼。
不妨让我们想得形而上学一点,食育的最终目的,或许并不是让孩子从饮食这件事中学到多少自然科学知识、文化传统。因为这些内容,在其他地方(比如学校)也可以学习。生活的真正奥义隐藏在一餐一饭中,尤其在中国文化中更是如此。因此,食育也是在教会孩子“该如何好好生活”。这其中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食育教会孩子如何吃得更健康。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准妈妈咨询:“孕期吃什么更健康?”“怀孕了什么食物不能吃?”账号后台的私信中,也会经常有家长留言:“孩子吃什么能长得高?”“吃什么能让孩子更聪明?”我们每天都吃饭,吃下去的每一口食物都事关健康。然而,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却没有任何一门课系统地告诉孩子,如何能吃得更健康。于是,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跟着自己的饮食欲望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糖、高热量食物催生的肥胖、早熟等都是可以预见的结果。我想说的是,家长别低估了孩子的自制力,如果从小进行食育,将健康饮食的理念传达给他们,养成习惯,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肥胖、早熟等现象发生。
另一方面,学会欣赏美食。懂得从食物中理解生活之美,对孩子而言,是一种软实力。这也是在AI时代,被反复提及的人类思维特性:通感。通感是人类各个感知维度之间的互通,属于五感之上的“高级感知能力”。
中国人是通感的高手,赋比兴的创作手法都是基于通感的。于是,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那些文章诗词写得好的文豪大家,往往对饮食也颇有研究。从孔子到苏轼,再到李渔和袁枚,无一不是“吃货”附体。理解生活之美,无论身处哪里,从一日三餐中就能感受到幸福,这难道不是一个“大本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