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流量获取+经典模型应用+销售转化+品牌塑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

虽然行业巨头收割了大部分流量,但是消费者的注意力却越来越分散,媒介也越来越多。四五年前微信公众号是流量大头,但是现在,短视频、游戏、成千上万的KOL,将消费者的注意力瓜分成一个个碎片。在广告行业内,有一句话叫“企业有一半的广告费都会被浪费,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半”。而现在,被浪费掉的广告费可能远远超过一半。

1.2.1 媒介形式趋向多样化

微博平台上获得个人认证且粉丝数量较多、影响力较大的账号,通常被网友们叫作大V。有一次,我和一个微博大V聊天,她说当时他们想“炒火”一个词,只要群里所有大V轮流把它发布一遍,那这个词基本上就会成为一个“热词”。但是现在渠道太多了,这些大V在微博上轮流发布几遍,这个词可能都火不了。其实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无论是抖音还是微博,找几个有几百万粉丝的KOL投放广告,可能一点热度都没有,哪怕微博话题的阅读次数达到好几亿,也是一样的效果。

一个刚红起来的流量明星的一条微博可能会有几百万的转发量,而现实中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极光发布的《2019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移动网民手机均安装App的总量多达56个,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天在线上的注意力,有56个App抢夺。一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碎片化的注意力就那么多,又有多少分给一个渠道呢?发布硬广告,也就是直接介绍商品和服务内容的广告的渠道多到数不过来:信息流广告类、朋友圈广告类、开屏广告类、视频贴片类、影视剧穿插类、百度专区类等,再加上各种发布软广告的渠道和KOL,到底要看哪种?

同时,线下媒介也毫不示弱:公交车站、地铁、户外广告牌、电梯、电视、报纸等。只要是人们能想到的媒介,都有可能成为广告媒介。多样化和碎片化的媒介充斥着消费者的生活,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

1.2.2 互联网圈层文化越来越多样

除了大众熟知的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以外,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圈层文化也越来越多样。“人以群分”这一点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互联网上,如以二次元群体闻名的B站(bilibili,哔哩哔哩)充斥着“动漫宅”“游戏爱好者”“汉服圈”等圈层。

而其他的小众兴趣圈也越来越多,光是潮鞋群体,就衍生出了得物App(原毒App)与nice App。而微博是最大的“饭圈”,可以在微博上找到很多明星的官方账号、官方粉丝后援团及微博超话。此外,还有如“运动圈”的Keep、“种草社区”小红书、厨艺讨论区下厨房等其他圈层。

非常有趣的是,各圈层间并不爱沟通。特别是对于“90后”这些互联网的初期用户而言,各自的社交圈里已经生发出各种沟通暗语,这些是外人听不懂的“梗”。所以,如果现在要打造全民舆论,则比过去难得多,不仅要有大把预算将各个圈层打透,还要熟悉各个圈层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1.2.3 大众的遗忘速度加快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对于热点事件的记忆时长越来越短,已经从原来的黄金48小时缩短到现在的黄金12小时。也就是说,当热点出现的时候,可以“蹭”热点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曾经热点在产生后48小时还有余热,而现在超过12小时就已经过时。而一个热点事件,如果3天之后还没有新的舆论点出现,它也就非常自然地消失在公众视野中,通常不再有人关注。每一次营销事件,除了在与互联网上所有的舆论竞争,还在与时间竞争,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竞争。

举例

一年中对于商家而言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有“6·18”、“双十一”、春节等。这些节日的活动预热时间从提前3天,发展到提前半个月,目前发展到提前一个月。大家可以仔细回想一下,是不是“国庆黄金周”一结束,大家就可以在地铁站、公交站、开屏网页、微博KOL等处看到无处不在的天猫广告了呢?

消费者被巨大的信息量裹挟着,并且越来越追求快速了解信息,越来越多的人会把视频调成2倍速,短视频的时间设置为15秒至1分钟。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容易从一个注意点转移到另一个注意点,他们的感官被太多新鲜的事件刺激,对事件的遗忘速度也越来越快。想让人们长时间讨论一个事件,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举例

公众号——切身体会到的流量困境

2015年是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那时候我可以明显感觉到,身边的人几乎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我那时候刚毕业,在一家广告公司的市场部工作,被安排运营这家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当时在负责运营微信公众号的部门里,只有我和一个设计师。这个微信公众号除了用于宣传公司案例以外,还用于介绍营销理论及发布一些与热点条件相关的内容。当然,主要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就是吸粉及增加阅读量。

由于这个微信公众号是订阅号,所以每天都可以发布一篇文章,只是公司没有硬性规定,有内容就发,没内容就不用发。于是我们保持着大概每周2篇文章的频率更新。那时候,我们没有做任何吸粉小游戏,也没有花钱通过广点通这个平台投放广告,相当于在“佛系”更新。但就是这种自然流量,日常发布一篇文章的阅读量大概有几千左右,但是一旦遇到热点,阅读量就会立刻暴涨到几万,于是一两万的新关注量立刻就有了。但是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是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带来的好处。当时只要追一追互联网热点,就可以获得每月涨粉几万的数据。

后来我跳槽到另外一家手机科技公司做活动策划,才过了短短一年,微信公众号就已经无法再仅凭追热点来获得粉丝。几乎每家公司的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都是前几年在红利期获得的,之后就是微信公众号发展的漫长的停滞期,但还是不断有刷屏级的案例出现。而一个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也从原来的一两个人变成了五六个人的大团队。我当时负责活动策划,活动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就是活动帮助微信公众号吸引到的粉丝数量。我当时策划的最大的一次活动是,花了80万元的预算,最后吸引到了20万的粉丝。虽然活动达到了目的,但是我当时觉得获得粉丝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很怀念曾经追追热点就可以获得几万粉丝的时期。后来我才认识到那时的粉丝成本已经翻了3倍。

再后来,曾经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朋友都放弃了他们的微信公众号,第一家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也早早停更。其他的企业微信公众号大多数都是“新品发布+半电商”的性质,纯粹靠内容吸粉已经不可能了,刷屏级的案例也越来越少。新媒体运营的岗位招聘要求中都写着需要具有运营短视频的经验。

我也算见证了微信公众号红利期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从只要认真写内容就可以吸粉,到后来各种花里胡哨的H5,再到最后,必须要依靠外部渠道和增加功能性用途,才能获得粉丝。短短5年,我庆幸自己早早认清流量已经陷入困境,并早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