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之后:1405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名、地名小注
A NOTE ON NAMES AND PLACES

撰写一本时空范围如此宽广的书,在人名、地名的语言上,不可避免要碰到麻烦。不只名称有所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本身除了反映看法、身份的变更,往往还反映掌控权的变动。在世上许多地区,改城名、镇名、街名,乃至改国名,一直是借以象征旧体制(通常是殖民体制)终结,以及本土文化与认同重获肯定的方式。我的习惯做法,乃是使用本书读者群(以西方人和英语族群占绝大多数)所最可能熟悉的名称,在合适的地方也会采用其他相应的名称。有时这代表要使用当时对某地有特殊意义的名称。因此,我使用“君士坦丁堡”,而非“伊斯坦布尔”,以指称奥斯曼帝国的都城。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该城之后,西方有很长一段时间仍惯称该城为君士坦丁堡。我保留这种用法,以表明它作为帝国都城的角色(大不同于现代伊斯坦布尔的角色),以及它作为遭占领而亟待“收复”的基督教城市(在欧洲人眼中)具有的争议性身份。西方人这观念直到1923年《洛桑条约》签订才消失。

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一提。首先,用罗马字母拼写的伊斯兰名字向来毫无章法,这可能是无可避免的事。千百年来,欧洲人拼写伊斯兰名字没有固定的规则,因而使同一个伊斯兰名字出现多种不同的拼法,而其中有些拼法在今人看来甚是怪异。此外,某些拼法反映了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欧亚中部伊斯兰世界的三大语言)口语表达上的差异,使这问题更为复杂难解。穆罕默德这个最为人熟悉的名字,可能拼写为Mahomet、Mehmet、Mohamed或Muhammad,费萨尔可能被拼写为Feisal、Faisal或Faysal。我使用了自认为大家熟悉且便于理解的拼法,而非那些被学界视为“正确”的拼法。

其次,还有伊朗这个问题。1935年之前,伊朗的正式名称叫“波斯”(Persia),那是当时西方人对这个国家一般的称呼。但在过去,在该国和该地区之内,叫“伊朗”比叫“波斯”更为普遍。为求行文简洁,本书所涵盖的那几百年间,凡是提及那个地区和那个地区上的民族,我一律以“伊朗”称之。但切记,波斯语(Persian,又称法尔西语)曾是强势语言,波斯文化曾是强势文化,“波斯人”曾用来指称某个多民族混居地区中最大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