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让孩子受用终生(致家庭教育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不要忽略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还能够获得新知识,是使新旧知识衔接和系统化的必要步骤,它能够促使短时记忆材料顺利地进入到长时记忆系统里。

1.及时复习,让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

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课后的复习也是不可忽视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研究发现,人们对学到的新知识,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两天后只留下28%,6天后只剩下25%。

这些数据表明,知识刚学过之后,遗忘得特别快。经过较长时间以后,虽然记忆保留的量减少了,但遗忘的速度却放慢了。即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针对这一规律,我们学过新知识后,要“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及时复习、巩固,才能不断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

2.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

大量研究证明,对于理解后的知识很难再忘记。由此可知,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要复习好功课,必须先把知识充分消化了才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上课高度集中注意力,把课听懂,最大限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积极思考问题;有疑必问,做到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绝不拖到第二天再去想。

3.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对于刚刚学过的知识,大脑很容易大量遗忘。所以,复习的次数就相对要多一些,间隔的时间也要相对短一些,也就是说要做到经常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加深,知识就会成为牢固的记忆,不会再忘记。

4.课后复习,让孩子做好四件事

(1)课后回忆

又被称作是“尝试回忆”以及“试图回忆”。是指在听课的基础上,将所学内容再回忆一遍,它具有检验听课效果的作用。也有人把课后回忆叫做“过电影”。如果能顺利回忆,就证明听课效果好,反之就应寻找原因,改进听课的方法。

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一遍,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

课后回忆可按教师的板书提纲进行,也可按教材的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和每部分的细节。及时检查当天的听课效果,提高记忆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2)精读教材

对于那些在课后回忆不起来,记得不太清楚的知识点,应精读几遍教材。许多优秀学生的学习实践表明,对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作业就做得越好,越节省时间。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精读教材,一要全面,二要突出重点。对课堂上未完全理解或在回忆中未能再现的内容要着重精读。精读时要注意把握要领,从多个角度分析同一个内容,并有意识地加强对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可以在教材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体会。

(3)整理笔记

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加上老师的讲课速度一般较快,因此难免会漏记一些内容。

对此,课后一定要整理好笔记,先把上课时没有记下来的部分补上,再把记得不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以保证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然后把笔记本上记录的疑点弄明白,对于一些新发现、新体会,均需补进笔记本内。

(4)及时练习

课后练习,包括书面作业和实际操作等。练习,需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切忌抄袭与照搬;

要有针对性,针对重点难点练习,因老师最清楚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切忌题海战术;

要留心总结解题方法,寻求解题规律,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要知难而进,不要一有问题就马上求助于老师,应力争自己解决,即使是必须请教别人,自己也要事先进行充分的思考,这样才能使印象更加深刻。

以上四个步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回忆”“精读”和“整理”是理解消化课堂所讲内容的过程,“练”是运用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过程,四个步骤缺一不可。实际操作则可以依照各自情况灵活安排,以达到复习效果为宜。

5.课后复习,让孩子做到“五到”

“五到”,是指在复习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以及心到。其中尤以“心到”最为重要,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感知信息,记忆的效率就高。

有研究表明,光看只能获取知识的20%,光听只能获得知识的15%,如果眼看、耳听、手写、心想同时并用,则可获取知识的50%,所以“五到”是提高复习效率、增强记忆能力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养成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习惯。

习惯提示

课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拒绝遗忘的有力武器。因此,对于当天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除了要在课上认真学习,课后还要进行及时的复习,绝不能只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事,应多看看书,理一理知识的脉络,该背的要背,该写的要写,该想的要想,使知识真正刻在大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