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爱上了读书(好孩子励志成长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课外读物是精神食粮

青少年朋友,你读课外读物吗?你知道课外读物对我们的学习有怎样的帮助吗?你知道我们在课外读物中学到的知识有多么庞杂吗?不要以为只要把课本的知识弄明白就万事大吉了,因为只读课本上的知识,你永远成不了最出色的学生。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我们青少年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你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你的认知水平和作文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1.课外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当你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时,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

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你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就能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品味人生,升华人格。

2.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得少,二是记住得少。如果你能多读点书,多积累些词,等到自己说话、写作时恰当的语句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课外阅读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知识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恨不得我们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其中的知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思维在作祟。

有这样一位理科高考状元,他在高中的3年内借书100多册,平均10天阅读1册。他的阅读面非常广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均有涉及。既有新课标指定的课外读物,如《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老人与海》,也有学术类著作如《二十五史》《王阳明》《菜根谭》等,还有教辅类书籍等,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小说、散文,以及各类杂志,如《傲慢与偏见》《飘》等以及李敖、余秋雨、冰心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到高三时,他的阅读目标更明确了,既有理科的教辅书,介绍有效学习方法的书籍,还有清华等名校的介绍资料。

可见,课外阅读并不是闲书,优质的课外读物反而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知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很有益处。

4.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我们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寻觅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课外阅读有助于开拓我们的思维

书读多了,思路自然开阔,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再单一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不但能“节省”我们的学习时间,而且有利于学习潜力的深度发掘,撞击出我们内心的智慧火花,从而取得优异成绩。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课外书呢?

第一,值而不费。读书是为了进步,为了提高自己,所以要读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书,这样才值得,才有效。读书若只为了消遣有趣,于己无益,还是一种浪费。所以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努力方向选书。

第二,易而不难。要选择那些语言通俗、内容较浅显的读物。有许多好书,比如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著、科技方面的名著,我们中小学生一般难以读懂,所以不宜选择。

第三,好而不劣。所谓好书,就是书的思想内容好、知识多、文笔好。劣书则是指那些内容不健康、文笔差、错误多的书。对于黄色书刊要坚决抵制。

第四,全而不偏。读物的范围大体有:加强思想修养的书,提高文艺素养的书,扩展知识范围的书,如科普读物、历史读物、地理读物等,配合课程学习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