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习惯左右你的人生
1.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好的习惯使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把人从成功的神坛上拉下来。美国前第一富豪保罗·盖蒂对此有过深切的体会。
有个时期,盖蒂的香烟抽得很凶。有一天,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那天正好下着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子之后,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里过夜。吃过晚饭他便到自己的房里,很快便入睡了。
盖蒂清晨两点钟醒来,想抽一支烟。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烟,结果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结果毫无所获。他又搜索他的行李,希望在其中一个箱子里,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心想,这时候要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太不堪设想了。他惟一能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车站,但它至少在6条街之外。
情景看来并不乐观。外面仍下着雨,他的汽车停在离旅馆尚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别人提醒过他,车房是在午夜关门,第二天早上6点才开门。而且能够叫到计程车的机会也将等于零。
显然,如果他真的这样迫切地要抽一支烟,他只有在雨中走到车站,但是要抽烟的欲望不断地侵蚀着他,他想抽烟的欲望就越浓厚。于是他脱下睡衣,开始穿上外衣。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衣,这时他突然停住了,开始大笑,笑他自己。他突然体会到,他的行动多么不合乎逻辑,甚至荒谬。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所谓的商人,一个自认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好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盖蒂生平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不能自拔的习惯,他愿意牺牲极大的舒适,去满足这个习惯。这个习惯显然没有好处,他突然明确地注意到这点。头脑很快清醒过来,他片刻就做了决定。
他下定了决心,把那个仍然放在桌上的烟盒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然后脱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他关上灯,闭上眼,听着打在门窗上的雨点。几分钟之内,他进入一个深沉、满足的睡眠中。自从那天晚上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支烟,也没有抽烟的欲望。
盖蒂说,他并不是利用这件事指责香烟或抽烟的人。常常回忆这件事,仅仅是为了表示,以他的情形来说,被一种恶习惯制服,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差一点成为它的俘虏!
常常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的确大极了。但是人类也有一股不小的缓冲能力,人类既然有能力养成习惯,当然也有能力去除他们认为不好的习惯!
一个商人有乐观和热忱,这对自己是有帮助的。它会使工作较优良、较容易,而且也会激励和鼓舞他的同僚和下属。但是,习惯性的乐观和热忱,往往会造成危险的甚至是不堪设想的过度乐观和过度热忱。
美国有一个商人,名叫史密斯。他的乐观,对他建立的几个工厂很有助益,也帮他赚了许多钱,使他前途无量。不幸的是,史密斯所有做生意的经验都是从旺季得来的,因而,他的乐观看法和希望,也都是在旺季的市场下一一实现的。
后来,突然转换到经济比较萧条的时期。这种时候,有经验的商人,或多或少都会收敛一点,节省开支,小心翼翼地等待着经济状况改观。
然而史密斯完全没有办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过分乐观的习惯已牢不可破,在应该踩煞车的时候,他却仍旧一如既往加足油门往前冲,并且非常自信地认为前途似锦呢。
经过一段很短的时间,史密斯已没有办法在那种情况下生存了。他过度发展自己的事业,结果破产了。
由此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大,它既可导致一个人的事业走向成功,亦可导致它走向毁灭。
2.良好的习惯是成功者的第二性
很多人都说:养成好习惯较难,而陷入坏习惯很容易!但也并非一定如此,主要还是看一个人的毅力而定。事实上,习惯就是习惯,并没有合理的推论来说明养成好习惯比养成坏习惯要难。
动作敏捷或缓慢只是习惯问题。一个人不是养成准时的好习惯,就是养成迟到的坏习惯。
一个有准时习惯的人,对他有很大的好处和利益。不管是赴约会、还钱、或实现任何方面的诺言。
人家请你吃饭,如果迟到的话,会使主人和其他受邀的客人不便。如此,很快地就会变得不受欢迎,以后人家就不再请你吃饭了。
对商人来说,守时是项特别有价值的资产。常言说“时间就是金钱”,这话永远都是正确的,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比以往更重要。现代企业的步调更是一日千里,分秒必争,主管和高级职员的日程工作必须排得满满的,因为他们负担不起生产时间的浪费,就像负担不起生产线上的耽搁一样。
美国现在有飞机的公司越来越多了,因此他们能迅速地把他们的职员准时地送到任何地方。今天美国公司的飞机就有34000多架,仅通用汽车公司就有22架。
蒙哥马利华德百货公司承认:公司利用自己的飞机运送职员,要比让他们自己去搭乘民航客机,费用要高出1/3。但是,使用自己公司的飞机,职员的旅行时间却节省了将近60%。而蒙哥马利华德跟许多其他的公司一样,都了解节约时间比多花点钱要划得来。
总而言之,一个人说他什么时候要到某地方而准时到达的话,不但给人一个极好的印象,他还替自己或他的公司节省了钱。
“敏捷守信”对生意人来说,非常重要,最可能成功的商人和公司,他们必定准时接受订单、交货、提供服务、付款、还债以及其他事项。假如等得时间过了,所订的货还没送来,顾客下次可能就到别的地方订货了。
节俭是另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而它可以说是能使任何事业成功的因素。
“勿以善小而不为。”节俭也是一样,不论大小。
一旦事业开始,对天性节俭的人而言,其成功机会较才华相同者要多。而习惯节俭的人,他知道只有减少开支和成本才有赚钱机会,而在今天高度竞争的市场里,即使在小东西方面去节俭,聚少成多,也是很可观的,甚至造成赚钱和赔钱的区别。
除此之外,对一个有节俭习惯的人而言,他似乎永远有一笔积蓄,以防不时之需,必要时可使他渡过难关,或使他有扩张和改进的机会,而不必去借钱。
聪明的人都知道,能做到“准时和节俭”,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如果你能经常准时、节俭,直到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就会在事业上,收到由这些习惯为你带来的利益。
3.好习惯是成功人生的保证
任何一个想要在事业上迅速成功的人,遇事必须养成轻松的心情,成功的人通常是能放松自己心情的人,甚至在碰到逆境的时候。
一个人能否成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人的行为习惯如何,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拥有良好的习惯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了积极的、主动的开拓条件,它包含着人的信念、意志、冷静坚持等好的修养,而不良的行为习惯,无疑是影响人们事业发展的桎梏。所以说良好的习惯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1)守时、节俭能成为你一项有价值的资产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认为,对成功的人来说,守时是项特别有价值的资产。常言说“时间就是金钱”,这话永远都是正确的,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比以往更重要。现代企业的步调更是一日千里,分秒必争,主管和高级职员的工作日程必须排得满满的,因为他们负担不起生活时间的浪费,就像负担不起生产线上的耽搁一样。
现在有飞机的公司越来越多了,因此他们能迅速地把他们的职员准时地送到任何地方。今天美国公司的飞机就有34000千架,仅通用汽车公司就有22架。
蒙哥马利华德百货公司公开承认:公司利用自己的飞机运送职员,要比让他们自己去搭乘民航客机,费用要高出三分之一。但是,使用自己公司的飞机,对职员的旅行时间却节省了将近60%。而蒙哥马利华德,跟许多其他的公司一样,都了解节约时间比多花点钱要划得来。
总而言之,一个人说他什么时候要到某地方而准时到达的话,将给人一个极好的印象。
节俭是另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而它可以说是能使任何事业成功的因素。
“勿以善小而不为。”节俭也是一样,不论大小。
一旦事业开始,对天性节俭的人而言,其成功机会较才华相同者要多。而习惯节俭的人,他知道只有减少开支和成本才有赚钱机会,而在今天高度竞争的市场里,即使在小方面去节俭,聚少成多,也是很可观的,甚至造成赚钱和赔钱的区别。
除此之外,对一个有节俭习惯的人而言,他似乎永远有一笔积蓄,以防不时之需,必要时可使他渡过难关,或使他有扩张和改进的机会,而不必去借钱。
聪明的人都知道,能做到“准时和节俭”,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如果你能经常准时、节俭,直到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就会在事业上,收到由这些习惯为你带来的利益。
(2)留下几分钟整理思绪,可以避免你决策上的失误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士,要养成最有价值的习惯是在他下决心之前,可以停下片刻,迅速回顾他的推理。这种最后的检查,也许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但收获却非常之大。这可以让人有一次机会,来合理地整理自己的思绪,或回想自己为什么或怎样会有这种决定。这个简单的过程,可以大大地增加一个人如何迅速而有效地去处理可能碰到的难题。这有点像世界上某些最佳演员所养成的习惯一样,虽然他们可能对所扮演的角色已经熟透了,但是在开幕之前,仍会迅速地把剧本或他们自己的那一部分过目一遍。
拿破仑·希尔认识一个最成功的推销员,他对拿破仑·希尔说:他的成功是在经营事业的初期便养成了这种习惯。
“我甚至还想出一个秘诀来养成这个习惯。”他告诉拿破仑·希尔说,“去拜访顾客之前,我一定要先静下心来,喝杯咖啡,擦擦皮鞋。这样一来,在我真正踏入顾客办公室之前,我有一个最后思索的机会——如何表现自己。所得到的效果好极了!除了能从容地应付对方所提的问题外,还使我推销了很多的东西。”
拿破仑·希尔“对自己养成这种习惯的秘诀”的看法,认为是极好的。不管任何人,当他下决心之前,最好再留下几分钟来冷静地整理思绪!
(3)养成遇事轻松的心情,可以使你成为一名成功的人
任何一个想要在事业上迅速成功的人,遇事必须要养成轻松的心情,成功的人通常都是能放松自己心情的人,甚至在碰到逆境的时候。他的脑筋必须保持能感受、能反应的状态,随时准备好捕捉和发掘新机会,以了解和对付新的问题。
成功的人心境轻松的情形,就像一个合格的橄榄球员一样。当球员传球的时候假如球意外地落到他的手中,他并不胆寒或惊慌。而高明的人也是一样,对突发的新情况,并不会使他手忙脚乱。他能灵敏地反应,他有办法掌握或对付情况,他会紧抱着球跑过去,也会警觉而放松地转个方向,以免对手扑过来。
要具备这种轻松的内在能力,需要经过多次经验,才能养成这种习惯。
“随时都要把你自己看成是一个在湖中翻了船的人!”一个资深的石油商人在盖蒂事业刚开始的时候忠告盖蒂:“如果你能保持镇静,你就可以游到岸边,至少在浮凫时有人来救起你。假如你失去冷静,你就完蛋啦。”
当一个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真有点像突然沉溺在湖中央的船。如果他保持镇静,他生存的机会就较大,否则他就很可能溺死。刚开始做生意的人或年轻的职员,都应该常常把这警句牢记在心里,这样,你就会养成心情轻松的习惯,而获得不少的帮助,也有办法应付任何情况。
拿破仑·希尔的一位经理有种习惯,每星期都要把他那部门所有的人找来开会。虽然这种方式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开了好几个月的会,还没有产生一点显著的好结果。
这位经理想,他是否应该中断这个会议。他对于开会失败这个问题想了好久。他把问题分析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他每次开会的时间都是星期五下午4点15分。
由于习惯性,每当星期五,员工们都在想着回去度周末,而在下班前45分钟,他们对于公司的任何讨论已没有兴趣,也没有兴致了。终于这位经理把开会的时间和日子都改变了,而他这种每星期召开会议的习惯,几乎立即就变成好的习惯了。由于会议日期、时间配合得当,后来,在会中提出了很多增加产量和效率的好想法,他的员工士气也达到高峰。
一个想成功的人,必须明白习惯的力量如何强大。也必须了解养成好习惯一定要实地去做。他必须时时警惕去除那些可能破坏他好习惯的事物,也要赶快养成对自己所追求的事业有好处的那些习惯。
4.坏习惯是污染人生乃至社会的病源
行为习惯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它影响着个人与社会。可以说好习惯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而坏习惯则会污染我们的生活。
行为习惯涉及人的修养,反映出人的文明程度及内心世界,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正是由于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比如:有的人晾衣服晾在人家的窗前边,泼脏水泼到人家的门前,住楼上的往楼下扔脏东西,这些行为习惯必然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我们在社会上遇到的诸多不便,往往也与人的行为和习惯有关。
农村人到城市说你们这里有两大怪,一怪是“小的比老的还厉害”,指有些年轻人特别不文明,伸手就打架,张嘴就骂人,特别厉害。农村人到城市问路都不敢问年轻小伙子,明明往东走,他给你往西指。人家说,这儿的年轻人提前进入“更年期”了,脾气先变古怪了。第二怪是“女的比男的坏”,指的是有些服务行业的女性服务态度不好,行为不文明。
乘坐公共汽车,乘客明明跑到门口了,可年轻的女售票员“叭”的一下子把门关上了,闹不好还被车门夹一下。
好容易上了车,问路——女售票员爱答不理,有时还耍态度;
去商店买东西——年轻的女售货员把脸拉得老长,好像你欠她什么,弄不好就吵起来,惹一肚子气;
住旅馆——服务态度冰冷,有的女服务居然当着客人的面把刷痰盂的水倒进洗脸盆里……
这些现象虽是个别的,却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和温馨。
被服务的人行为习惯不好也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例如,一个旅客住旅馆,临走抄起新洗的枕巾,“噌!噌!噌!”擦自己的皮鞋。别人说:“先生,您怎么这么干哪?”他说:“这怕什么,小事!反正他们也得洗。”
有时,在公共汽车上谁挤了谁一下,一骂就是一路,越骂声越高,越骂越难听。至于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现象更是严重。
所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习惯,都会造成社会的污染。
更严重的是,有些不良习惯还会酿成大祸。大兴安岭火灾就是一例,工人吸烟随地扔烟头引起了大火。还有些人有赌博习惯,搞迷信活动,甚至卖淫等等,这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要保持国家的安定团结,要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必须抓紧人们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说,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必须改变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一个国家,人们的行为习惯如何,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在国内,大家对一些坏习惯已经习以为常,可在国外,一个随地吐痰的人,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据报道,在公共汽车上有几个外国人,边聊天边剥糖纸,几个人的动作都是一样的,他们拉开自己包的拉锁,把糖纸卷成卷扔进包中。从动作和表情看,他们都未加思索,是一种自主化的定型行为,说明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
而我们生活中有不少人在马路上边嗑瓜子边吐皮,吃香蕉、橘子都是随手把皮扔在地上。不良的习惯,严重地污染了生活的环境。又如,很多人有个习惯,排队买东西时,总想投机取巧,“钻”到前面去。而一些西方国家的人们对此十分看不惯。据说一位中国留美学生在美国排队购物时,施展了“加塞儿”的本领,竟受到大家的一致抗议,使他非常难堪。一件在国内习以为常的小事,却在国外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再如:德国市民非常自觉,过马路时,红灯一亮,没有一个人穿行人行道,虽然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但他们还是自觉地等着绿灯。可我们有些人不要说过人行道,就是骑自行车过路口,也不管不顾地乱闯红灯。德国到处可见绿茵茵的草坪,虽然没有立着“不准践踏,违者罚款”的牌子,但人们都自觉地不进入草坪。可是我们有些公园绿地尽管大字罚款招牌立着,还是有人进去,如果是在拐角处有绿地,总要被人们走出一条斜路,以取近道。西方国家一些城市的广场上总有鸽子悠闲地踱来踱去,没有人去抓、去轰,而我们这里,树上落了一只麻雀都会有人用石头砸。
在国外,演出团表演结束,观众全体起立鼓掌,表示对演员劳动的敬意。而我们国内有些演出,演员还未下台观众已走掉一半。演出节目很高雅,可观众又是嗑瓜子又是聊天,还不时发出尖叫和吹口哨。演员演得很好,观众不懂鼓掌,而演员下台时不小心摔下跟头,台下却“呱呱呱”地鼓起掌来。凡此种种习惯的不同,正体现了文明程度的不同。
上述这些,并不是说外国人什么习惯都比我们强,说他们某一方面好,不等于他们什么都好;说我们某一方面差,不等于我们各方面都差。我们只是希望在培养好习惯,改变坏习惯上不妨借鉴一些他人的长处,只要他们在这方面有可取之处,我们就应该学。
5.微笑的习惯是征服困境的利器
微笑的后面蕴涵的是坚实的、无可比拟的力量,一种对生活巨大的热忱和信心,一种高格调的真诚与豁达,一种直面人生的智慧与勇气。
百货店里,有个穷苦的妇人,带着一个约莫四岁的男孩在转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摄影机旁,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让我照一张相吧。”妈妈弯下腰,把孩子额前头发拢在一旁,很慈祥地说:“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旧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可是妈妈,我仍会面带微笑的。”每想起这则故事,就会被那个小男孩的感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如果精神垮了,没有人救得了你。包括人们所信奉的“上帝”。
约翰·内森堡是一名犹太籍的心理博士。在二战期间,由于纳粹的疏手,使他幸免于难,然而他却没能逃脱纳粹集中营里的惨无人道的生活折磨。他曾经绝望过,这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那些持枪的人像野兽一样疯狂地屠戮着,无论是怀孕的母亲,刚刚会跑的儿童,还是年迈的老人。
他时刻生活在恐惧中,这种对死的恐惧让他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集中营里,每天都有因此而发疯的。内森堡知道,如果自己不控制好自己的精神,他也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的厄运。
有一次,内森堡随着长长的队伍到集中营的工地上去劳动。一路上,他产生一种幻觉,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是否能吃上晚餐?他的鞋带断了,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这些幻觉让他感到厌倦和不安。于是,他强迫自己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是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他精神饱满地在发表演讲。
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了笑容。内森堡知道,这是久违的笑容。当他知道自己也会笑的时候,他也就知道了,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会活着走出去。当从集中营中被释放出来时,内森堡显得精神很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在魔窟里保持年轻。
这就是心境的力量。有时候,一个人的精神可以击败许多厄运。因为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箪食、一钵水足矣。但要存活下来,并且要活得精彩,就需要有宽广的心胸、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微笑是一种心灵魔力的外在表现,这种魔力不仅能够给日渐枯萎的生命注入新的甘露,也会使你的人生开出幸福的花朵。
一家信誉特好的大花店以高薪聘请一位售花小姐,招聘广告张贴出去后,前来应聘的人如过江之鲫。经过几番口试,老板留下了三位女孩让她们每人经营花店一周,以便从中挑选一人。这三个女孩长得都如花一样美丽,一个曾经在花店插过花、卖过花,一人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余下一人只是一个待业青年。
插过花的女孩一听老板要让她们以一周的实践成绩为聘用条件,心中窃喜,毕竟插花、卖花对于她来说是轻车熟路。每次一见顾客进来,她就不停地介绍各类花的象征意义以及给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花,几乎每一个人进花店,她都能说得让人买去一束花或一篮花,一周下来,她的成绩不错。
花艺女生经营花店,她充分发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插花的艺术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琢磨,她甚至联想到把一些断枝的花朵用牙签连接花枝夹在鲜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识和她的聪明为她一周的鲜花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待业女青年经营起花店,则有点放不开手脚,然而她置身于花丛中的微笑简直就是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美丽。一些残花她总舍不得扔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费送给路边行走的小学生,而且每一个从她手中买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软语“鲜花送人,余香留己。”这听起来既像女孩为自己说的,又像是为花店讲的,也像为买花人讲的,简直是一句心灵默契的心语……尽管女孩努力地珍惜着她一周的经营时间,但她的成绩比前两个女孩相差很大。
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然留下了那个待业女孩。人们不解——为何老板放弃能为他挣钱的女孩,而偏偏选中这个外行的待业女孩?
老板如是说:用鲜花挣再多的钱也只是有限的,用如花的心情去挣钱才是无限的。花艺可以慢慢学,可如花的心情不是学来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气质、品德以及情趣爱好、艺术修养……
富兰克林说:“懿行美德远胜于美貌。”这句话在我的大学生活里,被一个鲜活的现例所证实。
在学校里,有一个长得很丑的女孩,学校的人常常讥笑她,甚至给她取了一个封号:“丑八怪”。
每当别人这样叫她时,她都气得要命,有时甚至气得大哭起来。
有一天当她又因为别人的取笑在那里痛哭时,有一位慈祥的老工友经过,问明她难过的原因后,老工友告诉她变漂亮的秘方:
第一,脸上常常挂着笑容,碰到同学就亲切地打招呼。
第二,绝不自怨自艾,不再去管自己的长相如何。
第三,乐于帮助人,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服务别人。
老工友告诉她只要切实遵守这些秘诀,三个月后她一定会变成全校最美丽的姑娘。
于是这女孩听了老工友的话,全心全力地去实践这些秘诀。没有多久,她果然成为全校同学中最受欢迎,最有人缘,最乐于相处的人了!
由此可见微笑是一道令人心动的风景,微笑后面蕴含着坚实的无可比拟的力量,那是一种对生活巨大的热忱和信心,一种直面人生的成熟与智慧。
6.倾听的习惯会使你受益匪浅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的对话者,那么,首先应该做一名善于倾听别人讲话的人,千万不要忘记,静静地倾听别人讲话,这是一种美德。
就人的本性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当然最为关心的是自己。每一个人都喜欢讲述自己的事情,希望找到一位忠实的听众。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听别人讲话,和自己讲话一样重要,如果你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那么先不妨从做一个善于倾听别人谈话的人开始。
在美国内战最紧张的时候,林肯度过了一段极为烦恼的时期。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想找一位朋友来谈心,于是写信给在伊里诺斯居住的一位老朋友,请他到华盛顿来商讨一些问题。
这位老朋友到白宫来拜访他,林肯感到非常高兴,林肯兴致一来,竟然与之谈了数小时关于解放黑奴的问题。数小时以后,林肯与他的老朋友握手互道晚安,送他回伊里诺斯。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林肯并没有征求老朋友的意见,所有的话都是林肯在说,而他的老朋友则没说什么,只是一直在倾听,陪着林肯度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好像是为了舒畅林肯的心情而来的。
后来,这位老朋友对林肯说:“谈话之后,你似乎稍感安适。你当时并未要求我提出建议,所以我只能充当一位友善的、同情的静听者,使你得以发泄苦闷,而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林肯对此非常满意,以后他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了。可见,倾听对于一个需要倾诉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忽略了静听的魅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事实:有些商店的地址选在非常繁华的街道上,出售的商品也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店员不善于倾听顾客的意见,经常不礼貌地打断顾客的讲话,所以常常惹得“上帝”发火,从而不再光顾这家商店。如果在你的身边也发生过类似的问题,不妨借鉴一下乌托的经验。
乌托从商店买了一套衣服,很快他就失望了,衣服褪色,把他的衬衣的领子染上了乌七八糟的颜色。他拿着这件衣服来到商店,找到卖这件衣服的售货员,向他说了事情的经过。他只是想说说事情的经过,可没想到,售货员总是打断他的话。售货员声明说:“我们卖了几千套这样的衣服,你是第一个找上门来抱怨衣服质量不好的人。”他的语气似乎在说:“你在撒谎,你想诬赖我们,等我给你个厉害看看。”
就在双方吵得正凶的时候,第二个售货员走了进来,说:“所有深色礼服开始穿时都会褪色。一点办法都没有。特别是这种价钱的衣服,这种衣服是染过的。”
乌托先生叙述这件事时强调说:“当时我差点气得跳起来,第一个售货员怀疑我是否诚实;第二个售货员说我买的是二等品,我气死了。我准备对他说:你们把这件衣服收下,随便扔到什么地方,见鬼去吧。”
正在这时,这个商店的部门负责人来了。他很内行,他的做法改变了我的情绪,使一个被激怒的顾客变成了满意的顾客。这位部门的负责人先是一句话也没讲,听乌托先生把话讲完。然后,又听那两位营业员把话讲完,当那两个售货员又开始陈述他们的观点时,他开始反驳他们,替乌托先生说话。他不仅指出乌托先生的领子确实是因衣服褪色而弄脏的,而且还强调说商店不应当出售使顾客不满意的商品。后来,他承认他不知道这套衣服为什么出毛病,并直接对乌托先生说:“你想怎么处理?我一定遵照你说的办。”
后来,乌托先生不但没有把这件可恶的衣服扔给他们,反而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商店。
每一位经受过困难的人都需要别人真心地听他讲话。每一位被激怒的顾客、被解聘的职员都有一肚子委屈需要向人诉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的对话者,那么,首先应该做一名善于倾听别人讲话的人,千万不要忘记,静静地倾听别人讲话,这是一种美德。
7.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增加你的能量
人有两种类型的能量。一个是身体上的能量,一个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能量。身体忍受的训练强度愈大,心理和精神上的耐力也就愈强。
田径教练沃尔夫是美国卓越的教练之一,在他的指导下,有几位中学生已经打破了全国预备学校的田径记录。
他是怎样训练这些新星的呢?沃尔夫有一个双重规定。他教学生要同时增强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如果你相信你能做到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就能做到。”沃尔夫说。
你有两种类型的能量。一个是身体上的能量,另一个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能量。后者比前者要重要得多,因为在必要的时候,你能从你的下意识心理中吸取巨大的能量。
例如,人们在紧张情绪的驱使下,能使自己的体力和耐力达到在正常情况下决不能达到的程度。曾经发生过一次汽车事故,丈夫被扣在翻了的汽车下面动弹不得。他的娇小脆弱的妻子在紧急时刻,竭力抬起了汽车,将丈夫救了出来。一个神经错乱的人,当他发狂时,也能够具有他在正常情况下所决不可能有的力量。
班尼斯特在给《运动画报》所写的一系列文章中谈到,他用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锻炼,因而于1954年5月6日第一次打破了四分钟跑一英里的世界记录,实现了体育界长期以来的梦想。他用好几个月的时间进行心理控制训练,使它适应这个信念:“这个成绩是可以达到的。”有些人认为四分钟跑一英里是这个项目的极限,要突破它是不可能的。班尼斯特认为它是一个大门,一旦通过了它,就会为自己及其他一英里长跑运动员打通取得新成就的道路。
当然,他是对的。班尼斯特引了路。在四年多的时间里,继他首先打破四分钟一英里的记录之后,他和其他的长跑运动员又先后四十多次打破了这个记录。仅1958年8月6日在爱尔兰都伯灵的一次比赛中,就有五位长跑运动员以不到四分钟的时间跑完了一英里!
教给班尼斯特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是伊利诺斯大学身体适应实验室主任库里顿博士。库里顿博士发展了关于身体能量水平的革命的观念。他说,这种观念可以应用于运动员,也可以应用于非运动员。它能使长跑运动员跑得更快,使普通人活得更久。
“没有‘为什么’的理由,”库里顿博士说,“任何人在50岁时都不能像在20岁时那样适应环境——除非他懂到如何训练他的身体。”
库里顿博士的理论体系基于两个原则:
..训练全身。
..把你自己推进到耐力的极限,并随着每一次的练习而扩大极限。
库里顿博士给欧洲运动明星检查身体时,同班尼斯特成了熟人。他注意到班尼斯特身体的某些部位惊人地发达。例如,就身体的大小说来,他的心脏比常人大25%。但是,班尼斯特身体的另一些部分的发育就不及一般人了。班尼斯特接受了库里顿博士的忠告:要锻炼身体的各个部分。他学到了通过爬山去训练他的心理,培养他克服困难的意志。
与此同等重要的事是:他学会了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班尼斯特推论:一个人跑一个四分之一英里比他连续跑四个四分之一英里要快些,所以他训练自己要分开想到一英里中的四个四分之一。他在训练中先是冲刺第一个四分之一英里,然后就绕着跑道慢跑,作为休息。接着他再冲刺另一个四分之一英里。他的目标是以58秒钟或更少的时间跑完四分之一英里。58秒×4=232秒,或3分52秒。他总是跑到极限点。而每次,他都在加大训练极限。终于他用3分59秒6的成绩打破了一英里长跑的世界记录。
库里顿博士教导班尼斯特说:“身体忍受的训练强度愈大,心理和精神上的耐力也就愈强”。
但是他又强调说:休息同锻炼一样重要。身体只有通过刻苦锻炼才能健壮。体力、活力、能量就是这样发展的。身体和心理两者的休息过程也是恢复体力和精力的过程。如果你不让身体有一个休息的机会,它就可能受到严重的损害甚至死亡。
8.善于放松的习惯会驱逐你的疲劳
休息就是修补。在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里,就能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哪怕只打五分钟的盹,也有助于防止疲劳。
为什么要讲如何防止疲劳的问题呢?很简单,因为疲劳容易使人产生忧虑,或者至少会使你较容易忧虑。疲劳同样会减低你对忧虑和恐惧等等感觉的抵抗力,所以防止疲劳也就可以防止忧虑。
拿破仑·希尔认为:“任何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完全放松之后就不可能再存在了”。这就是说,如果你能放松紧张情绪,就不可能再继续忧虑下去。
所以要防止疲劳和忧虑,首先要做到:常常休息,在你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
这一点为何重要呢?因为疲劳增加的速度快得出奇。美国陆军曾经用几次实验,证明即使是年轻人,如果不带背包,每一小时休息10分钟,他们行军的速度就加快,也更持久,所以陆军强迫他们这样做。
一个人的心脏每天压出来流过你全身的血液,足够装满一节火车上装油的车厢;每24小时所供应出来的能量,也足够用铲子把20吨的煤铲上一个三尺高的平台所需的能量。你的心脏能完成这么多令人难以相信的工作量,而且持续50、70甚至可能90年之久。你的心脏怎么能够受得了呢?哈佛医院的华特·坎农博士解释说:“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人的心脏整天不停地在跳动着。事实上,在每一次收缩之后,它有完全静止的一段时间。当心脏按正常速度每分钟跳动70下的时候,一天24小时里,实际的工作时间只有9小时。也就是说,心脏每天休息了整整15个小时。”
在二次大战期间,邱吉尔已经六十多岁了,却能够每天工作16小时,一年一年地指挥英国作战,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的秘诀在哪里?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口述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举行很重要的会议。吃过午饭后,再上床去睡一个小时。到了晚上,在8点吃晚饭以前,他再上床去睡两个钟点。他并不是要消除疲劳,因为他根本不必去消除,他事先就防止了。因为他经常休息,所以可以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半夜之后。
约翰·洛克菲勒也创了两项惊人的记录:他赚到了当时全世界为数最多的财富,也活到98岁。他如何做到这两点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他家里的人都很长寿,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养成了休息的习惯,他每天在办公室里睡半小时午觉。他会躺在办公室的大沙发上——在睡午觉的时候,哪怕是美国总统打来的电话,他都不接。
在一本名叫《为什么要疲倦》的书里,丹尼尔·何西林说:“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在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里,就能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五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